分享

我的高中同学

 淮阴语文 2024-05-26 发布于江苏

    

我的高中同学

          ◎刘庆文

  

前些日子回老家办事,舅舅家的表哥告诉我,我读高中时的一位老同学在连襟家祝寿的喜宴上突发疾病,未能及时得到抢救,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就停止了呼吸,我听后怔住了,难过了好大一会儿。老同学的离世,让我深感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只能默默祝愿他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永恒和安宁。

我是1971年1月进入淮安市南陈集中学(那时候为淮阴县陈集中学)高中部学习的,那时候我15岁,身高才1.55米,在全班级55名同学中是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一个。表哥说的那位同学,个子比我稍微高一点儿,读高中的年时间里,我们一直是同桌,坐在讲台下第一排的位置。那个时候学校不但学文化,还要学农,学校有农场,在劳动时班干部和大同学们很照顾我们,总是分配我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至今想起来还从心底感谢他们。

高中毕业虽然过去了50多年,但我还一直记得这样一件趣事。那是1971年的冬天,学校领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向学校交10斤粪,以此来保证农场在种庄稼时有足够的肥料,我和同桌起了个大早,跑遍了学校周边的几个村庄,也未捡到多少粪便。同桌的父亲是生产队里的饲养员,而我的舅舅正好是那个队的生产队长,我们一合计,只好向他们求救,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们俩挎着粪箕,到生产队的饲养房里去扒牛粪,2头大水牛刚拉完屎,我们就迫不及待把它装进粪箕,村里离学校有5公里远的路程,由于粪便又比较稀,一路上掺了好几次土才把它运到学校,弄得我们身上都沾满了牛粪,人也累得够呛。

高中毕业后,同学们天各一方,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做工、有的务农,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上奋力拼搏,由于那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微信,再加上交通条件不发达,生活条件不富裕,同学之间的联系就很少了,甚至有的同学在毕业后一直就没见过一次面,失去了联系。我在高中毕业后参军到了部队,退役后回到地方工作,只是偶尔去探望舅舅家时才和这位同桌老同学在一起叙叙旧,只知道他一直在农村务农,晚年才在他一位亲戚家开的工厂里做门卫,这次突然听到他不幸离世的消息后,心情特别难过。

我读高中时还有一位老同学,在不到30岁时就因病撒手西去,那时候我还在部队里当兵,第一次回家探亲时听邻家的一位嫂子(这位同学和她是一个村子的人,距离我们老家有20多公里远)说我的同学向我问好,我还让邻家嫂子代问他好。谁知第二年我请假回老家结婚,邻家嫂子告诉我那位同学已因病去世了,我怎么也不敢相信那天,突然间听到这个噩耗,我的心都要碎了,老同学的离去,让我倍感失落哀痛,仿佛少了一点什么,只能默默祈祷,祝愿他在那边的世界一切安好

人们常说人这一辈子,有两大“铁”,即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最铁的关系莫过于此。战友,是一起出生入死,患难与共,那是玩命的关系;同学,是一起成长、一起快乐,那是在最纯洁的年代里最纯洁的情感。

我读高中时同一个班级的55名同学,在经过50多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后,各人的命运各不相同。到现在和我有联系的同学也就20位左右,不到总数的一半,据我所知,已经有9位老同学因各种意外去世了,对于他们的不幸离世,我们一直予以怀念。剩下的老同学有的在外发展,情况很好,有的老同学成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有的成为机关干部,现在都已经退休,安度晚年。其余的老同学都在农业战线或外出务工,尝尽世间辛酸苦辣,奋力打拼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大都生活温饱,儿孙满堂,也有个别单身孤老,度日为艰。风雨人生几十年,尽管在同一起跑线出发的同学,各自的收获不尽相同,无法用成败来判断好与差,因为其中有机遇、天意和造化的作用,但至少我们都拼搏了,尽力了,问心无愧了,这就是人生!

如今,我的老同学大多数已迈入古稀之年。今天,我又一次翻开高中毕业时的合影,不由感慨万千。在这里,我只想对每位健在的老同学说请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珍爱生命,愿我们都平安!

作者简介:刘庆文:淮阴区总工会退休干部,当过兵,从过政,热爱文学,喜欢阅读,闲时写些杂文,在报刊杂志以及网络媒体上发表各类文章若干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