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佚文 || 序张氏宗谱

 潇湘原创之家 2024-05-26 发布于湖南

一篇隐藏在张氏家谱178年之久的左宗棠佚文

这是一篇清代道光丙午年即1846年左宗棠为家乡近邻长塘张氏续谱时受托所撰的序。在张氏家族于2003年八修族谱时从旧谱中得以发现,至今已逾170多年。

无疑这篇序对于研究千古英雄左宗棠不无史料价值。


序张氏宗谱

谱者也,所以维系人心,纲纪宗姓,明礼厚别,教孝笃本,意深而情挚矣。

欧苏两大家所撰,一则依汉年表,一则仿周宗法,义例各有攸取,而其质实谨严,矜慎不苟之意,固异文而同情也。

近代以来,作者类多援引古昔名德钜公,牵附华宗英胄,以诧于人;至源流舛牙,不可究诘。又或世纪绵远,记载无征,辄逞意凭虚,妄有所作,诬其祖,紊其宗,以疑其后人,既悖作谱之意,复蹈虚文不实之讥,其于义果何取也?相国文达纪公自别于景城之纪;中丞陆郎夫先生不祖云间之陆。贤达所见,岂俗士恒流所识哉?

余家湘水之东,数百年近卜居柳村,与长塘张氏同里闬。张氏故邑中旧族,夙多贤豪长者。一日其宗人彧南、桃溪两君,出其续修宗谱示余,属为之序。

按张氏之支祖讳廷溪者,元至正初官江南转运使。宦成而归,居湘之十八都寺源洞。其孙讳兴富,当明正统时,复由寺源洞迁居长塘,称长塘张氏。谱自廷溪以上可记者,记之;不得而记者,不敢诬也。廷溪以下,原原本本,信而有征。然则由兹观之,其质实谨严,矜慎不苟之意,于古不益有合乎哉,夫根深者枝茂,源远者流长,维祖若宗积德累行,而后能贻庆于子孙,亦维子孙克念其先人之积累之艰,而益思恢宏,而保固昭其世嗣,序其旅行,俾先绪克承世守弗替,斯无愧于宗祖,而亦保世滋大之一端矣。然则张氏之盛,其曷有涯量乎?

余故不辞而为之序。

例授文林郎国史馆眷录官掌教渌江涟滨书院壬辰科举人,现钦差大臣太子太保青宫东阁大学士总督三江陕甘等处军务兼管巡抚事一等恪靖伯二等恪靖侯加轻车都尉左宗棠拜撰

道光丙午岁

左宗棠简介

左宗棠(1812—1885)清湖南湘阴人,字季高。举人出身。道光十七年(1837)主讲醴陵渌江书院。咸丰二年(1852)助湘抚张亮基守长沙拒太平军。十年经曾国藩保荐以四品京堂襄办皖南军务。招募楚军五千人,赴江西、浙江与太平军作战。十一年败太平军于乐平,奉命襄办江南军务,十一月任浙江巡抚。同治二年(1863)升闽浙总督。次年攻陷杭州,封一等恪靖伯爵。四年奉命节制赣、粤、闽三省军务,入闽镇压太平军余部。五年九月创设福州船政局,十月调任陕甘总督。六年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镇压捻军和农民起义。以“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战略,先后攻灭捻军和农民起义军,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元年(1875)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军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和阗 (今和田)等地,阻遏俄、英对新疆的侵略。自光绪三年起,曾一再吁请建立新疆行省。六年上书反对崇厚与沙俄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主张对俄“决之以战”。后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等新式企业。七年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次年调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爆发后,力主抗法,奉命入闽视师,病死于福州。遗著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图片:张老师提供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