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特色炮制|禾本科之王,祛湿小能手——炒薏苡仁

 wyfx100 2024-05-26 发布于浙江
图片
谷雨/雨生百谷

图片

相传东汉时,南方多瘴气,伏波将军马援,奉汉光武帝刘秀之命,远征交趾(今两广一部分和越南中北部),平定南疆叛乱。由于将士水土不服,众多染上脚气,患者手足无力、疼痛,下肢水肿。马援采用薏苡仁煎水服食而愈。战胜后,马援载一车薏苡仁引种,但被人诬告说他搜刮“明珠”,马援当众将薏苡仁倒入桂林漓江之中,谣言不攻自破。后人为纪念清廉奉公的将军,将此山称为伏波山,山中洞称为还珠洞。这就是现在漓江边上的“伏波胜境”,而“薏苡仁”也就有了“薏珠子”的美誉。

图片


来源

禾本科植物薏米Coix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 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


别名

米仁、薏仁、苡仁、六谷、药玉米、沟子米等。


产地

主产于福建、河北等地。


性味归经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性状鉴别

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以粒大充实、色白、无破碎者为佳品。


炮制历史沿革

薏苡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炮制历史悠久,且炮制方法多样,存在多种规格的炮制品。从南北朝开始记载有糯米炒和盐汤煮2种炮制方法,随后宋代新增清炒和土炒;明代新增盐炒;清代则新增姜汁拌炒。现代《中国药典》及全国和各省市炮制规范中记载清炒、土炒、麸炒和砂炒等炮制方法。其中麸炒和砂炒历代本草中未见记载。


岭南炮制方法

取净薏苡仁,用水润透,蒸2~3小时至熟透,取出,干燥,用中火炒至表面微黄色并膨胀,取出摊凉。


炮制作用

炒薏苡仁较生品寒凉之性减弱,增强了健脾、止泻的功效,更适合身体虚弱的病人服用。


生品和炮制品鉴别

图片

图片

△左图为薏苡仁饮片,右图为炒薏苡仁饮片。


现代研究

在化学成分方面,炮制后薏苡仁中甘油三酯类成分含量增加;在临床疗效方面,薏苡仁除了有中医的祛湿利水作用外,在西医方面也能治疗多种癌症、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还能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等。


服用注意事项

津液不足及孕妇慎用。

药膳
图片
食疗

图片

薏米山楂茶。

1
薏米山楂茶

材料:炒薏苡仁20g,山楂10g,甜叶菊2片。

做法:将炒薏苡仁、山楂加至容器中,加入约600~800ml饮用水,浸泡30分钟,煮沸20分钟后,再加入甜叶菊煮沸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祛湿,行气消食。

2
薏米山药瘦肉汤

材料:炒薏苡仁15g,山药150g,瘦肉150g,生姜适量。

做法:将炒薏苡仁用清水浸泡30min,瘦肉切块焯水捞起备用,鲜山药洗净切段,将炒薏苡仁、瘦肉、山药、生姜片加适量清水至砂锅中煮沸后微火煲40~60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利水祛湿。

3
薏米赤小豆粥

材料:炒薏苡仁30g,赤小豆20g,粳米150g。

做法:将炒薏苡仁、赤小豆、粳米和适量清水煮粥。

功效:利水祛湿,健脾。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周宇,吴孟华,罗思敏,等.薏苡仁炮制历史沿革考证[J].中国中药志,2020,45(11):2694-2701.

[3]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M]:广东省卫生厅,1984.

[4]李晓凯,顾坤,梁慕文,等.薏苡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0,51(21):5645-5657.

图片

END

文/图:饶剑花、潘丽

专业审核:朱卫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