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为什么不足以封公爵?实际满清朝廷为了不给曾国藩封王,绞尽脑

 铁血老枪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曾国藩为什么不足以封公爵?

实际满清朝廷为了不给曾国藩封王,绞尽脑汁,把一个王爵拆成了两个爵位(有的说拆成了四个,但是另外两个给了湘军中的别人,没给曾家),一个是一等侯,给了曾国藩,另一个是一等伯,给了曾国荃。
其实传说中咸丰说的是收复南京的封王,而南京是曾国荃统军打下来的,严格意义上讲封王应该封给曾国荃。但是,曾国荃实际上还是曾国藩的部下。所以满清朝廷就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就把王爵拆了,给了曾国藩哥俩一人一个。
这也是为啥曾国藩总说他自己的侯爵是他弟弟给他挣来的。
明清制度,文官是很难封爵的。曾国藩是实打实的指挥过战斗才可能封爵,像洪承畴那样给满清卖了一辈子命的,就因为是文官,他手下封公封侯的都有,他自己却啥也没有,最后还是满清看在劳苦功高的份上才封了个轻车都尉,连“五爵”都不是。
而武将封爵却很容易,很多武将一场大胜就有爵位了。像轻车都尉这种爵位,清初的时候作为小兵先登府城就有可能拿到一个。和珅身上世袭的轻车都尉爵位就是他祖先先登弄来的。
续:
其实我在上面回答的是满清不给曾国藩封王(公)的办法,而不是原因。
原因就是,满清封的汉人王、公,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定南王孔有德,被李晋王攻下桂林后自焚,全家只留了一个女儿,剩下死光。平南王尚可喜,因为儿子尚之信造反忧惧而死。靖南王耿仲明,因为擅留逃人畏罪自尽,平西王吴三桂就不用说了,全家死光。义王孙可望,一说忧惧而死,一说打猎的时候被满清射杀。续顺公沈志祥无子由侄子承袭,第四代续顺公被抓到台湾处死。海澄公黄梧之子第二代海澄公黄芳度,被郑经杀全家.....
搞笑的是,王公以下的侯伯子男等爵位,汉人们当的真是风生水起,清初的张勇、施琅能世袭罔替传十几代到清末。后面的杨芳杨遇春等也都是荣宠不衰长寿令终。
所以我觉得满清的汉人王公们落到这种下场其实基本上跟朝廷都没什么关系,只能说汉人给满清当王公这件事可能是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要整整他们。
所以满清朝廷和曾国藩要是知道本朝历史的话,朝廷会想方设法不给曾国藩封王封公,名义上是保全功臣,实际上是怕尾大难掉。而曾国藩这边会想方设法的不要封王封公,免得自己被朝野集火,也免得自己跟上面那些人一样命不好。
两面一合拍,王公就别想了,一侯一伯给你曾家也差不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