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仁和:慢性肾病气血两虚,4味药组成一首“红太灵丹”

 无难事无完美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导读

“红太灵丹”是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临床常用的一首自拟方,由4味药组成,分别用每味药名的第一个字组成了方名,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IgA 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01
组成

红景天12~15g,太子参20~30g,灵芝20~30g,丹参25~60g。

02
功效

益气活血,安神补劳。

03
主治

病程日久,证属气血两虚,具有虚劳表现者。常用于慢性肾脏病及消渴病,症见乏力、气短、汗出、口渴喜饮、咽痛、腰膝酸软,舌淡暗,脉沉迟等。

04
方解

红太灵丹为吕老师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验方。

红景天性寒,味甘、涩,入肺经,产于西藏,为藏医所习用,最早载于藏药书籍《四部医典》。

灵芝味甘,性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其补气但不会温燥助热。《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品”,认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且有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之分。吕老师使用灵芝,重视其调节免疫的功能。他认为,灵芝可补益肾、肺、心之气,对于慢性肾脏病肾元虚衰、肺卫失固、心气不足等证候具有较好疗效。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本草再新》指出,太子参“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认为太子参可治疗水肿。吕老师认为,太子参可补益脾肺之气,其功效虽较人参弱,但温燥之性也较低,有补益而不助邪之功。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功可活血化瘀,凉血止痛,清心除烦。《神农本草经》曰:“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又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提示丹参在活血之外,还有补血之效。针对慢性肾脏病“微型癥瘕”的病理特点,丹参可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而对于慢性肾脏病本虚之证,又可益气养血。

诸药合用,气血同调,邪正两顾。

05
临床应用

吕老师常用红太灵丹治疗糖尿病肾病、IgA 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发病具有“癥瘕致病,虚实相因”的特点。消渴病内热伤阴耗气,阴虚则血脉失于濡养,气虚则血行不畅,津液失于输布,化生痰浊、瘀血,胶结于肾之络脉,形成微型癥瘕,而微型癥瘕又可加重气阴两虚证候。治疗时强调扶正补虚、养血活血,而红太灵丹切合病机,常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常配伍丹参、牡丹皮、赤芍、莪术等药活血消癥,或生黄芪、炒白术等药益气健脾。又可配伍牛蒡子、桑叶等药宣发肺气,疏利咽喉,调节气机,以促进气血运行的通畅。

(2)IgA肾病:吕老师认为,IgA肾病的病机为风毒之邪侵袭肺卫,扰及肾络,肾失封藏。日久精微外泄,气血亏虚,且久病入络,又可出现血瘀证候,故可用红太灵丹治疗。在益气养血活血之余,针对病因,吕老师善用疏风散邪法,药如荆芥、防风、蝉蜕、连翘等。对于兼见水肿的患者,可加用猪苓、茯苓、泽兰、水红花子等药利水渗湿。若兼见血尿者,可加用茜草、小蓟、白茅根、三七粉等药。

(3)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为肾元虚衰,水液失于气化,湿浊邪毒内生,阻滞气机所致。吕老师认为,“微型癥瘕”形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治疗既要重视补益肾元,又要重视活血消癥。常可应用验方红太灵丹治疗,或合用黄芪、当归、丹参、牡丹皮、赤芍等药益气养血活血。且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见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当理气和胃,配伍香橼、佛手、砂仁等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