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战役-海南岛战役

 千山小草 2024-05-26 发布于辽宁

海南岛战役,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场关键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才解放,过程艰难,形势急迫!

广西战役后,15 兵团受命解放海南岛,司令员邓华发现困难超出想象,对手强大,有 10 余万兵力、舰艇、飞机,蒋介石还空降薛岳指挥三军。

薛岳可谓是信心爆棚,甚至在岛上构筑起了一个所谓的“伯陵防线”(薛岳字伯陵),还自吹坚如磐石、固若金汤,仿佛给海南岛的防御上了一道双保险!

再看我军这边。鉴于解放海南岛兵力有所欠缺,林彪将原本属于 12 兵团的 40 军调遣过来,再加上 43 军,由 15 兵团统一指挥。两个军外加两个炮兵团,总计差不多十万人,这与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大致旗鼓相当。

经典战役-海南岛战役

然而,当部队在雷州半岛集结之时,问题出现了。首先,绝大多数官兵都来自北方内陆,别说有海战经验了,很多人根本连大海都没见过,登上船后不光头晕目眩,还不停地呕吐。海战装备也相当不给力,用于渡海的都是些小木船,这玩意儿在海上漂着,一旦遇到大风就会直接被掀翻。

一些战士的心理也出现了状况。解放战争已临近尾声,他们觉得自己历经平津战役、强渡长江、解放华南,一路走来极为辛苦。其他部队都开始休整了,唯独让他们去攻打海南,再加上马上就到春节了,思乡之情愈发浓烈,他们不愿意再继续征战了。

仅仅只有这些困难吗?不,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1950 年 2 月,15 兵团在广州召开海南岛作战会议。除了司令员邓华等人以及大佬叶剑英之外,还有一个人参与其中。他就是解放海南岛最为关键的人物——40 军军长韩先楚。

他的主张十分明确且简单,那就是尽早行动!他说:“应当趁着敌人还未站稳脚跟,尽早发起海南战役,拖延得越久就越不利。”

经典战役-海南岛战役

然而,此次会议最终做出的决定是先派遣小股部队分批次偷渡,而后再以主力部队展开登陆作战,更为离谱的是,强攻的时间暂且定在了 6 月!

而接下来要解放的海南岛,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放大版的金门。从中央到 4 野,再到 15 兵团以及下面参与作战的部队,都极其谨慎,对于作战计划“反复研究、反复商议,最后才决定在 6 月份发动攻岛,但能否成功实在难以预料。

韩先楚索性将指挥所迁至海边,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

其一为思想工作。说实话,这个的确非常重要,诸如指示、方针、原则等等。

其二则是韩先楚向战士们阐明了我军所具有的优势,像是有海南军民的协同配合;四五月份风向有利且风浪较小;敌军虽然号称有十万人,但是海南岛面积广阔,这就如同将一把沙子撒在碗里和大盆里,效果肯定不同,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的兵力并没有多少……

那效果究竟如何呢?

在解决实际困难上,韩先楚更是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他积极搜集海洋知识资料,还虚心地向当地渔民请教学习,收集并改装能够用于渡海的船只。为了克服战士们晕船的问题,韩先楚直接让部队乘船到海上进行训练,而且他可不是在办公室里跷着二郎腿悠闲地喝茶看报告,而是亲自和战士们一同上船开展训练!

后来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蜕变后的 40 军:“老虎”变成了“蛟龙”!

4 月 1 日,43 军加强团也成功在海口东的海岸实现登陆,且与琼纵顺利会师!

两批共四次的偷渡行动取得成功,使得岛上我军增添了一个师的兵力,这不但收获了经验,还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大规模登岛作战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经典战役-海南岛战役

1950 年 4 月 16 日,15 兵团总计 8 个团(其中 40 军有 6 个团,43 军有 2 个团,共计 25668 名指战员)正式发起渡海作战!韩先楚一马当先登上战船,成为此次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中级别最高的将领。

17 日清晨,两军近乎同时成功登陆,琼州海峡这一天险被成功突破,国民党寄予厚望的“伯陵防线”被彻底击溃!韩先楚指挥 40 军主力与 43 军在美亭共同歼灭了薛岳调集的将近 6 个师,赢得了美亭决战的胜利。薛岳这个老狐狸,一见形势不妙便撒腿就跑,于 4 月 28 日下午乘坐飞机离开海南前往了台湾,岛上的国民党军队随即迅速土崩瓦解。5 月 1 日,海南岛得以全部解放!

在海南岛战役胜利后,毛泽东于中南海与邓华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要是晚打两个月,很有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

海南岛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占据海南岛苟延残喘以及将海南岛作为反攻大陆跳板的企图。这对于确保我国中南地区的安全,保卫新中国,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经典战役-海南岛战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