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人的标签效应:子女长大后有没有出息,看父母的“嘴”就行了

 布衣粗食68 2024-05-26 发布于湖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学家贝科尔做了一个测试。

召集一批纪律散漫的新兵,让他们每个月给家人写信,告诉家人,自己在前线是如何勇敢,还立功了。

半年后,这些新兵变得积极向上了,也能严格守纪律。

这种现象,就是“标签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从家庭的角度看,子女成长的时候,父母会有很多的评价、鼓励、嘲讽等,无形之中,就刻画了子女的形象,形成了标签。

不得不说,子女长大后有没有出息,看父母的“嘴”就行了。

01

被父母浮夸的子女,难免爱慕虚荣。

作为父母,护短是本能。就算子女犯错了,也要找个理由,说“没错”。

人家说,某个孩子不听话,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父母很不爱听,甚至因此和人结仇。

护短的根本,是为了保护孩子,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短处。

在本能的带动下,很多父母,老以为自己的子女是神童,具有不可一世的出息。

父母反复吹捧自己的子女,其实让子女飘飘然,从而失去扎根的想法,为人轻浮、虚伪,难以有出息。

唐朝的杜甫,才高八斗,但是他在培育子女方面,下的功夫不够。

他的儿子杜宗武,从小就会写诗。

杜甫一开心,就说:“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在儿子生日的时候,杜甫又说:“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杜甫看来,儿子已经有自己那么有才学了,诗词也能成为家中最骄傲的事情。

当然,儿子在诗词方面,确实有一定成绩,《竹坡诗话》记载:杜少陵之子宗武,以诗示阮兵曹。

穿过历史的时光,再看杜甫的儿子,一生穷困,并没有留下有名的诗词。杜甫过世之后,想要安葬在老家,儿子也无能为力。

类似的情况,还有李商隐,开口就评价儿子“四周知其名”。过于吹捧儿子,但是儿子却平凡一生。

古人写诗句,会用夸张的手法。但是对于子女来说,却不明就里,还真的以为自己了不起。

我们要知道,子女年幼的时候,是很天真的,也很真实。夸他也要适度,别有浮夸风。

02

被父母责备的子女,做什么都不对劲。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父母责备孩子礼貌不周,那么孩子也会笑话父母教育失策。”

父母责备子女,这样不好,那样不行。其实是应该责备自己,教育不到位,引导不够。

所有的责备,都很扎心,会打击人的自信心。

陶渊明写了一首诗,责备子女:“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很明显,五个儿子都不被看好,并且被认定为“杯中物”。

古人都以“此人非池中物”为引导,让子孙都跳出原有的格局,突破祖辈的层次。

从职业上看,陶渊明多次辞官,也不太合群,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

父亲在官场不够励志,子女自然就会学会。

并且,陶渊明一生贫困,能给子女多好的教育条件,也可想而知。

从历史人物走出来,看看现在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条件好多了,但是责备子女不争气的时候,也多了。

子女从小就读书,但是成绩常常不被父母认可。

比方说,儿子考了九十分。父母一开口就嫌弃:“看看隔壁家亮亮,都是一百分,还拿了三好学生。”

还比方说,子女做了手工,不够完美。父母不会认可,而是说:“浪费材料,乱花钱。”

反正,子女做什么都不对,那就索性什么都不做了,彻底放任自己。就算有想法,也是畏手畏脚,一开始就怕父母骂,也一开始就做不好。

03

被父母看好的子女,芝麻开花节节高。

对待子女,要一碗水端平。避免偏心,这是公认的教育方式。

同样,对于子女的评价,要中肯,不偏不倚。不过分抬高,也不贬低,同时要扬长避短。

中肯的话,可以让子女知道自己的错误,也找到自己的长处。从多方面认识自己。

看看曾国藩教育九岁的儿子,言辞之中,就有肯定、指正,还有引导。

“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家人都说,儿子很有礼貌,因此曾国藩很欣慰,这是肯定。

希望儿子努力读书,做一个君子,不图什么大官,这是期待。

如何做君子,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有提到,这是引导。

更重要的是,曾国藩也一直要求自己,一辈子读书,求进步。在低谷时,如何深度思考,扭转局面。给子女做了榜样。

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智慧,还是一门艺术。

看到子女的好处,让子女远离坏处,方向搞对了,接下来的发展就顺了。

04

子女要撕掉父母贴的标签,需要很长时间。这是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力。

当然,子女长大后,应该有自己的认知,不能一直停留在原生家庭里。就算父母没有教育好你,也要自我崛起,大不了归零,重启。

不轻易贴标签,是父母应有的自律。想一想,父母贴了标签,子女大概率会像标签一样发展下去,后果有多严重。

在很多幼儿园,对表现好的孩子,贴上红苹果贴画,对表现一般的孩子,贴青苹果贴画,对表现很差的孩子,什么都不贴。不同的标签,能带来不同的家庭氛围。

父母家,是最长久的“幼儿园”,给子女贴什么标签,慎重一些,知错就改。

父母们,管好自己的嘴,一开口就引导正能量,考虑长远,这就对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