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桂华治疗感冒特效药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4-05-26 发布于青海

治疗感冒的特效疗法段桂华著名运动中医学专家,男,1963年6月出生,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治疗感冒的特效疗法近十余年来,我又在服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服“三黄片”,更显著地提高了感冒的治疗效果。“桂附地黄丸”和“三黄片”均属中成药类非处方药(OTC),全国各地不同品牌的中药企业都有生产,一般药店均有销售。?剂型上,“桂附地黄丸”有水蜜丸和大蜜丸两种;“三黄片”只有片剂。?感冒时两种药可按其说明书的常规剂量加倍服用。一般在感冒的初期,每3-4小时一次,一天至少服用三次;病情稳定后可每天服2次,早晚各一次。“桂附地黄丸”的服用剂量:水密丸,如果常规剂量是每次30粒(不同的品牌标注的剂量可能不一样),感冒时则每次40-60粒左右;大蜜丸:一般常规剂量是每次1丸,感冒时可每次2丸。?“三黄片”的常规剂量是每次4片,感冒时则可以服用8-12片左右。“三黄片”有比较明显的通便作用,服用后一般在5?小时左右出现腹泻的情况,腹泻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属正常现象,一般泻后即安。出现腹泻后可减量服用,以每天大便次数不超过3次为宜,超过则减量。?两种药小儿的服用剂量可根据成人量随年龄按比例酌减,一般18岁以上按成人剂量服用。比如,一个4岁的孩子,感冒时“桂附地黄丸”的服用剂量是,年龄4除以18,乘以成人量30,再乘以2,等于13.3,这样4岁的孩子每次可按8-13粒服用即可。因为该药是纯中药制剂,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服用的剂量不必象西药那样有严格的限制。4岁的孩子服用“三黄片”的剂量,一般在2片左右。小儿服药时会有吞咽困难,可将两种药浸泡在水中溶化后,加适量蜂蜜调味后服用。?上两种药可以同时服下,以感冒初起疗效最佳,一般在2-4小时左右即可见效,12-24小时左右感冒多会得到有效控制。如果遇到症状较重的感冒,坚持服用3-6天,多会痊愈。?服用时不必按传统中医对感冒的分型,即不用区分是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也不用确诊是细菌性感冒或感染病毒的流感等等,所有的感冒都适用。?对于免疫力低,经常感冒的孩子日常“桂附地黄丸”可按常规量酌减(不加倍),连续服用30天左右;三黄片每周服1-2次。周期性服用,可有效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需要指出的是,“桂附地黄丸”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栏注明“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我的应用实践表明,此说法缺少理论和临床实践依据。?如果在药店或医院买不到上述中成药,也可购买中草药自已煎服。方药如下:“桂附地黄丸”(肾气丸)方:生地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云苓9克、丹皮9克、泽泻9克、桂枝3克、炙附子3克。水煎服,日1付,早、中、晚各服一次。“三黄片”?(三黄汤)方:大黄12克、黄连12克、黄芩12克。水煎服,日1付,早晚各服一次。?为什么两种药可以治疗感冒?应用“桂附地黄丸”和“三黄片”治疗感冒,是我个人独创的治疗方法,按目前通常的中、西医用药理论很不容易被医生和病人理解。不用常规的治疗感冒的中药或西药治疗感冒,不以简单的对症、对病治疗的方法治病正是我治疗疾病的一个突出特点。??“桂附地黄丸”和“三黄片”方分别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肾气丸”和“泻心汤”方,应用此两种药治疗感冒,我主要是取二者之通利小便和通调大便的功能。及时把体内的代谢毒素和饮食消化后的食物垃圾排出体外,对于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早在2010年,本人就在济南电台新闻频道开设的“段教授谈养生”栏目中向广大听众多次介绍过应用这两种药治疗感冒的方法,许多人用之大为受益,以至造成了该药在济南脱销的情形。当然,我自己及我的家人首先是该方法的受益者。我们家已有多年不备感冒药了,前年我女儿去西班牙学习一年,我只给她带了10瓶“肾气丸”和6盒“三黄片”,没带任何治疗感冒的药。我的办公室始终存放着这两种药,多次感冒时鼻涕流个不止,服上两种药后多在1至2个小时左右就会止住,一般在12小时左右就会大获痊愈。我女儿在北京上学,记得有两次孩子哭着打电话给我,说“头痛死了!”,向我“求救”。我立即要求她服上这2?种药,数小时后她就会破涕为笑,连声称赞“爸爸太神奇了!”?前几天,有一个6岁的孩子,发烧到40度,打了三天的青霉素和退烧针,还是反复的高烧。第四天开始服用“三黄片”,每次4片,一天三次;“桂附地黄丸”,每次12粒,一天三次。第五天早上7点左右,排出超常量的大便,体温就再也没有烧上去。众多奇效的病例不再一一列举。?每一次感冒的病毒是不一样的,感冒的症状也不尽相同,病程也不一样。提醒大家感冒时及时用上“三黄片”和“金匮肾气丸”或“桂附地黄丸”。??想起了医圣孙思邈的一句话,“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