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卫上将张宗逊缘何未授大将军衔?

 虛怀若谷 2024-05-26 发布于浙江


时光回到1947年7月21日,军委中央组建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兼政委,张宗逊任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8月20日,西野主力在沙家店地区歼灭了胡宗南的王牌整编第36师,张宗逊直接指挥第一纵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8月23日,毛泽东专程到野司驻地祝捷,在接见了旅以上干部同张宗逊谈话时说:“彭德怀同志提出,让你到他身边工作,我们都同意了你到野司来担任第一副司令,就不要再兼一纵司令了,由你的副手贺炳炎接替你;在你的任职命令上,'副司令’三个字前边,我加了'第一’两个字 ,是想让你增强点责任感;你的长处是稳重厚道,不足的地方是该厉害的时候厉害不起来;这一点你应该向彭老总学习;对上,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对下,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

从毛主席对张宗逊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张宗逊统兵作战的能力: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善于防守,攻坚战不强,缺乏大兵团指挥作战的猛勇顽强的魄力,对上级给予自己的重担责任心不强,作战执行力不坚决不果断,缺乏狠劲与韧性,怕部队伤亡牺牲过大,该进攻决战时不坚决进攻,患得患失,丧失最后胜机。临场应变能力与信息沟通也很是不足,战法单一不灵活,过于呆板,墨守常规,该狠时不狠,该坚决时不坚决,缺乏亮剑精神。

张宗逊在红军时期与抗战时期的表现中规中矩,战功赫赫,很是出众,依他在红军和抗战时期的优异战绩,入选55年大将人选是众望所盼,实至名归。

1924年5月张宗逊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后因成绩优异被归入到黄埔第四期),同年3月入党,在后来评为55位上将中入党时间排位第五,26年7月张宗逊参加了著名的第一次北伐战争(55年上将中还有肖克三人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9月他随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为55位上将中参加秋收起义的5人之一,成为毛主席秋收起义系的嫡系将领,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张宗逊参加了历次反进剿,反会剿,反围剿,从井冈山初期的连长进而表现突出,不断进步,进而升任红36师师长,红12军军长。后又调红三军团先后任红四师师长,红十团团长,成为彭德怀麾下得力将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张宗逊于37年1月调任军委一局局长,并负责保护警卫毛主席与党中央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宗逊出任八路军一二0师358旅旅长,做为贺老总起家班底的一把手,在抗战初期,率领第358旅屡立战功,成绩斐然,人马也有创建时的5000人发展到一万余人.。张宗逊率358旅先后参加了著名的雁门关战斗、收复晋西北七城作战、滑石片战斗、陈庄战斗、米峪镇战斗、百团大战、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战役,成就可贺,斩获颇丰。抗战后期,又率358旅奉命回师陕北负责扼守延安南大门,又指挥爷台山战斗,重创日军。在整个抗战期间,张宗逊一直是贺胡子麾下的头号战将,表现十分突出,业因他战功卓著于1945年被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在55年授衔的55位开国上将中,只有宋任穷、王震和他三个人加上三八式革命东北军代表吕正操共四人入选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后评定为大将的十人中有六人也入选了中央候补委员。关于55年元帅大将评衔标准,元帅入围的基本准线为七届中央委员,大将入围的一个准线则为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张宗逊在抗战时的战功和职务已达55年入围大将资格,只要他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一如既往,指挥作战成绩显赫,定能在以后的大将评定中占有一席之地,奈何天不将人,张宗逊在以后的解决战争中指挥作战中屡次失手,表现差强人意,最后被迫交出军事作战指挥权,充当了彭总副手,从而丧失了评定大将的一个重要砝码。

解放战争爆发后,张宗逊被任命为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员,历史曾两次眷故垂青他,赋予他战役的作战指挥权,但他都没有很好的把握战机,两次贻失良机,缺乏大兵团作战魄力,指挥失误,优柔寡断,战术呆板沉旧,多次遗误战机,使我军处于被动劣势。先是在大同集宁战役中做为战役前线总指挥,指挥无力,多次在关健时刻指挥失当,判断失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攻打大同受挫,又用"围城打援"之计却败在了傅作义的"围魏救赵"打法上,集宁被夺取,大同亦未攻下,最后还导致了张家口失守,使晋绥,晋察冀我军受到重大损失。

大同集宁战役后,张宗逊率晋绥一纵回师延安,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被任命为陕甘宁集团军司令员,但他却在西华池战役中,再次指挥失误,缺乏指挥连续作战,一战到底的顽强魄力,以多打少,却把一场全歼战打成了击溃战,同时我军损失巨大。两次战役的指挥失当,让张宗逊彻底丧失了战役的军事指挥权,陕甘宁集团军番号被撤销,张宗逊改任彭总副手,协助彭总指挥西北战场的战争并解放了大西北。

建国后做为西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协助彭总治理大西北,主管军事,在彭总奉命援朝后,张宗逊又代表彭总全权负责西北军区的军事工作。做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老总的三架马车(张宗逊,王震,许光达),在王胡子52年上半年主政新疆时,因土改运动犯重大过失与中央政策相悖,王震被解职查办,后仅保留新疆军区代司令军职一职,张宗逊做为一二0师,一野与西北军区的代表在随后的大将评定中入选,随着王胡子的犯错隐退似乎是板上钉钉之事。尔后彭总代替周总理入主军委,主持军委日常工业,张宗逊做为彭德怀的右臂奉调总参工作(彭总的左膀为红三军团嫡系黄克诚),被任命为第五副总长,分工负责军训,军校工作(而黄克诚同样也被彭总重用,任命为第四副总长兼勤部总后部长),若事无异常,张宗逊作为分工军训,军校工作的副总参谋长又兼西北军区代司令员一职,在随后的大将评定中必定占有一席之地,奈何随着高饶事件的波澜风起,张宗逊作为高岗同乡,在揭发高岗事件中的不甚作为,不主动揭发,表现很不积极,使得他在55年评衔时,虽入选了初评大将第一方案,可最终无缘评为大将军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