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军转编之九:历代名将传奇(上)

 启我东疆 2024-05-26 发布于黑龙江

1恶来(-前1046)商纣王时大臣,商朝名将,飞廉之子,以勇力而闻名。秦非子五世祖,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帝辛。前1046年武王伐纣时,后被周武王处死。

2妇好:河南商丘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家,也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根据甲骨文出土,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对巴方作战中,率领大军设伏,切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她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祭典,又任占卜之官,曾经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深受武丁宠幸,封于外地,担负守土和从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时期,时年35岁。

文章图片1

妇好

3尹吉甫(前852-前775)湖北房县人,尹国国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名甲,金文作兮伯吉甫。本姓姞,封为尹,所以又称尹吉甫,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沧州,南皮等地。西周末期,猃狁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前823年率军反攻太原,并奉命在洛邑负责征收南淮夷等族,并在朔方筑城垒,遗物有青铜器兮甲盘。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编纂者,是尹姓吉姓族人共同的始祖,周宣王时任太师,西周时期贤相,军事家和政治家,辅助周宣王中兴周朝。后来发兵南征,对南淮夷征取贡物,深受周王室的倚重,后因年老辞职,享年78岁。

4荀息(-前651)姬姓,字息,名原黯,晋国军事家与政治家。辅佐曲沃武公,武公曲沃代翼,灭亡晋国大宗取得晋国君位,史称晋武公,担任晋国大夫。晋武公灭荀国,以荀国旧地赐封地,故以荀为氏,史称荀息。足智多谋,规劝晋献公放弃建造九层高台,献计假途灭虢,打通晋国向中原发展的通道。晋献公临终前,任命其为相国,辅佐新君继位,生子荀逝敖。

5孙武(前545-前470)字长卿,山东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兵圣或孙子,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早年经历不详,父亲孙凭。因齐国发生内乱,从齐南奔至吴国。在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下,向吴王阖闾进呈兵书《孙子兵法》被吴王重用为将。柏举之战中,率领吴军以少胜多,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都郢城,使楚国差点亡国。在夫椒之战中,率领吴军大败宿敌越国,使得越王勾践被迫求和,成为吴国阶下囚。后来,因伍子胥被夫差所杀,不再为吴国效力,隐居至死,享年76岁。所著兵法《孙子兵法》共十三篇,被誉为兵学圣典,是一部不朽的巨著。

文章图片2

孙武

6田穰苴(前565-前510)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田完后代,齐国军事家和理论家。初任将军,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封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即被罢黜,最后抑郁发病而死,享年56岁。

7李牧(-前229)嬴姓,李氏,河北邢台人,战国时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22岁从伍军队,初在北部边境抗击匈奴。曾经大败匈奴,灭了襜褴,打败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匈奴不敢侵扰赵国边境。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封号武安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显示出高超军事指挥。前229年赵王听信谗言,夺取其兵权,不久后将其杀害。

8白起(约前315-前257)又叫公孙起,陕西眉县人,战国时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与穰侯魏冉,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前294年任左庶长,在伊阙之战中,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前278年受封武安君,260年长平之战中,重创赵国主力,担任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巨大的贡献。后因得罪范雎,接连贬官,前257年被赐死于杜邮,享年59岁。参与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役,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9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名颇,字洪野,河北定州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等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前295年拜为大将,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阳晋,封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长平之战前期,采用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秦军进攻。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因不得志,出奔魏国大梁,前243去世,享年85岁。

文章图片3

廉颇

10孙膑(前380-前314)本名伯灵,山东鄄城人,孙武五世孙,战国时期军事家。师从鬼谷子,曾与庞涓为同窗。庞涓下山后,成为魏将。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唐德宗将孙膑等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宋徽宗时追尊为武清伯。晚年辞官归乡,著书立说,享年67岁。

文章图片4

孙膑

11庞涓(前378-前341)山东人,战国时期魏国名将。与孙膑为同窗,二人一起拜师学习兵法。后来出仕魏国,担任将军。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次年齐国救韩,采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兼程追击,在马陵中埋伏大败,后兵败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史称马陵之战,时年38岁。

12蒙骜(前312-前240)本是齐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屡立战功。前284年入秦国,拜上卿。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后又攻打魏国五十余座,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后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前240年去世,享年73岁,其子蒙武,其孙蒙恬,蒙毅都是秦国名将。

13王翦(前284-前215)字维张,陕西富平人,秦国名将,秦国杰出的军事家。喜欢军事,前246年随侍秦王政。曾率军攻破赵都邯郸,攻破燕国都城蓟,率军消灭楚国,与子王贲成为最大功臣。因功拜太师,封武成侯,娶公主为妻。秦国统一后,辞职归隐,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采用反间计,除掉赵将李牧。李牧死后,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击杀赵军主将赵葱,攻下邯郸,俘虏赵王迁。前224年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境,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随后南征百越,封武成侯,前214年病死,享年70岁。

14王贲(-前211)字典,陕西富平人,王翦子,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前230年拜大将,前226年率军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城池。次年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前222年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因功封通武侯。前219年随秦始皇东巡,前215年辞官归乡,前211年病死。

15蒙恬(前259-前210)姬姓,名恬,山东蒙阴人,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孙,内史蒙武子。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前221年任为将军,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等地,威震匈奴,西北最早的开发者,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交通闭塞的困境,促进北方各族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前210年秦始皇死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吞药自杀,享年50岁。

文章图片5

蒙恬

16韩信(前231-前196)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后人奉为兵仙。秦末大乱之际,初属项羽郎中,未得重用。后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经萧何保为大将,制定汉中对策,申明军法,定下还定三秦之计。刘邦兵败于彭城后,先破楚军,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刘邦收其精兵后,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歼灭了龙且二十万楚军。后来攻打楚国,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刘邦听从张良等人的计策,追击项羽失败。前202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其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前196年被吕后诱骗入宫,将其杀害,享年36岁。

文章图片6

韩信

17灌婴(前250-前176)河南商丘人,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谥号懿侯。初以骁勇著称,前208年随刘邦参加起义,后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打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兵参加破魏战争,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攻下彭城。前202年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攻取江淮数郡。次年受封颍阴侯,后以车骑将军参加平定臧荼,陈豨,英布叛汉的作战。吕后死后,因与周勃等拥立文帝有功,升为太尉。前177年继任为相,次年病卒,享年75岁。

18樊哙(前242-前189)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著名军事统帅。出身寒微,以屠宰为业,迎娶吕嬃,深得刘邦信任。秦末参加沛县起义,骁勇善战,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刘邦。汉初任大将军,左丞相,册封舞阳侯,参与平定臧荼,卢绾,陈豨等叛乱。刘邦去世前,安排陈平将其处死,没有实现。前189年去世,时年54岁,谥号武。

19周勃(-前169)江苏丰县人,西汉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弓马娴熟,孔武有力。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封威武侯。参加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曾经率兵攻取曲逆等郡,前201年封为绛侯。带兵讨平韩信,陈豨,卢绾叛乱,拜为太尉。前180年吕后死后,联合陈平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最终罢职归国,前169年去世,谥号武。

20周亚夫(前199-前143)江苏丰县人,西汉时期名将,官至丞相,周勃次子,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初任河内郡守,其兄周胜之因罪夺爵。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前158年驻守细柳,后调任中尉。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国发动叛乱,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汉景帝升其为太尉,领兵平定七国叛乱。前143年被冤下狱,闭食自尽,享年57岁。

21卫青(前153-前106)字仲卿,河东郡(山西临汾)人,本名郑青,冒姓卫姓,西汉名将,军事家。本为平阳公主府骑奴,后因姐卫子夫随行入宫,颇得汉武帝重用,先后任建章监,侍中和大中大夫。前129年匈奴举兵南下,汉武帝任其为车骑将军,同李广,公孙敖,公孙贺一起迎击匈奴。卫青杀敌七百而回,其余三路皆失利。汉武帝对其赏识有加,封关内侯。前127年领兵收复河套地区,在河朔地区移民屯田,建立朔方郡,因此封长平侯。前119年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军队十万余,兵分两路,发动扫荡匈奴的漠北战役。历任大司马,管理日常军事行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汉武帝下诏娶平阳公主为妻,前106年病死,享年48岁,葬于茂陵。

文章图片7

卫青

22霍去病(前140-前117)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生父霍仲孺,母卫少儿。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选入宫为妃,数年后生长子刘据,被立为皇后,卫氏家族从此平步青云。17岁时出任侍中官,18岁随舅舅卫青出征。前123年初次征战,获授骠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出征匈奴。此战中,斩杀了单于祖父若侯产,俘虏单于叔父罗姑比,并斩杀匈奴二千余人,因功封冠军侯。前121年任为骠骑将军,发动了两次对匈奴的河西战役,大胜而回。前119年汉武帝调集十万骑兵,由卫青和其各领五万骑兵,发动扫荡匈奴的漠北战役。自此,匈奴迁到更偏远的地方,和卫青同时加封大司马。前117年病死,时年24岁,陪葬于茂陵,谥号景桓。

文章图片8

霍去病雕像

23李广(前187-前119)甘肃秦安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后代。前166年从击匈奴有功,授为中郎。汉景帝时授陇西都尉,并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历任七郡太守,镇守北疆多年,防止匈奴侵扰汉境。汉武帝即位,授未央宫卫尉。前129年任骁骑将军,带兵攻击匈奴,负伤被俘,辗转返回长安,出任北平郡守。英勇善战,使得匈奴畏服,称为飞将军,致使匈奴数年不敢来犯。前119年任前军将军,参加漠北之战。途中迷失道路,贻误军机,自杀于家中,享年69岁。

文章图片9

李广

24李蔡(前186-前118)甘肃秦安人,李广堂弟,西汉名将。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后官至丞相。军功显赫,前166年随堂兄李广参加汉军,同为汉文帝侍从,后任武骑常侍。汉景帝初年,赐二千石禄。汉武帝即位后,前124年任轻骑将军。后与卫青出兵朔方,击败匈奴右贤王,右贤王乘夜逃走,俘获民众一万五千余人。因功封乐安侯,升任御史大夫。前121年丞相公孙弘死,因击战匈奴有功,任命为丞相。前118年病死,享年69岁,政绩卓著,尤其以改币,统禁盐铁等项成就最大。

25赵充国(前137-前52)字翁孙,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西汉著名将领。为人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前99年随李广利出击匈奴,率百壮士突围,拜为中郎,历任车骑将军长史,大将军都尉,中郎将等职。后任水衡都尉,后将军等职,率军击败武都氐族叛乱,并出击匈奴,俘虏西祁王。汉昭帝死后,与霍光等人拥立汉宣帝,封营平侯。官至蒲类将军,后将军,迁少府。前61年平定羌人叛乱,开展屯田制,晚年致仕后,前52年去世,享年86岁,谥号壮。

26霍光(前131-前64)字子孟,山西临汾人,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上官皇后外祖父。身材魁梧,皮肤白皙,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等职。武帝晚年,升任光禄大夫,汉武帝临终时,授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汉昭帝继位,诛杀上官桀等人,揭穿谋立刘旦的阴谋,册封博陆侯。汉昭帝去世,拥护并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其女立为皇后。前68年4月去世,谥号宣成,葬于茂陵,享年68岁。

文章图片10

霍光

27李陵(前134-前74)甘肃秦安人,字少卿,李广孙,李敢侄。汉武帝时任侍中建章监,历任骑都尉,教射酒泉,张掖将士,防备匈奴侵扰。前99年李广利出击匈奴时,自请率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为单于所率八万余骑包围。虽率军力战,终因粮尽矢绝,救援不继而投降。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尊贵用事。后来,汉武帝听信谣传,以为李陵教匈奴为兵,遂族灭其家。汉昭帝时,霍光遣使苏武招其归汉,乃不还,居匈奴二十余年,前74年病死,享年61岁。

28陈汤(~前6)字子公,山东兖州人,西汉时期将领。学识渊博,通达事理,起家太官献食丞,交好富平侯张勃。汉元帝时以荐为郎,数求使外国。匈奴郅支单于攻略乌孙与大宛,威胁西域的安全。前36年以西域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矫制发兵进击康居,诛杀郅支单于,赐爵关内侯,迁射声校尉。成帝初年,丞相匡衡劾其矫制发师,盗所收康居财物,以此免官。又因上书言康居王侍子非王子失实,削爵为士伍。后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幕府事皆为所决。前19年成帝诏罢昌陵,遂以妄言复徙民实陵,为大臣王商弹劾,因此免为庶人,徙居敦煌,后归长安,前6年病死,谥号壮。

29马援(前14-49)字文渊,陕西咸阳人,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赐号伏波将军,后人称为马伏波。25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来归顺刘秀,为刘秀立下赫赫战功。33年任太中大夫,统领诸军,驻守长安。曾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49年征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逝世,享年63岁,追谥忠成侯,子马光,马廖,马客卿。

文章图片11

马援

30耿弇(3-58)字伯昭,陕西兴平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父耿况,自幼喜好兵事,后劝父投奔刘秀,被任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25年刘秀称帝,拜为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击败延岑,平定齐鲁,攻陇右,为东汉王朝立下战功。次年与盖延等人攻破落门,隗纯投降。37年辞军职,以列侯参加朝会,58年病逝,年仅56岁,谥号愍。

31耿秉(30-91)字伯初,陕西兴平人,东汉时期名将,耿国长子,大将军耿弇侄子。博通书籍,熟读《司马兵法》喜好谋略。初任郎官,屡次谈论军事,拜谒者仆射,深得汉明帝宠信。74年随窦固平定车师叛乱,次年拜征西将军,出兵援救校尉耿恭。89年大败北匈奴,封美阳侯,次年接替桓虞任光禄勋,91年去世,谥号桓,享年62岁,子耿冲官至汉阳太守。

32班超(32-102)字仲升,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幼子,兄班固,妹班昭皆是史学家。为人有大志,博览群书,后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73年奉车都尉窦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随军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率兵进攻伊吾,在蒲类海与北匈奴交战,斩获甚多。窦固很赏识其才干,派其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后奉命出使西域,先后收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做出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100年因年迈请求回朝,102年抵达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逝,享年71岁,葬于洛阳。

文章图片12

班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