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不分析,操盘不盯盘

 吾上善若水 2024-05-26 发布于四川

有的朋友看到这个题目,一定认为这是期市版的天方夜谭。其实,刚开始交易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实胜于雄辩,随着交易阅历的丰富,我逐渐体会到了“清静无为”的奥妙。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交易不分析的原因。人们通常认为良好的分析是成功交易的前提,古人亦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经过多次被市场蹂躏之后,有时候不得不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叹。痛定思痛,我认为分析结果经常与交易结果相去甚远的原因,既不在于分析,也不在于交易,而是在于市场的无规律性,或者称为随机漫步性。分析是一个主观行为,面对同样的走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同一个分析师面对同一种走势都可能会产生多种推演,所以不同分析师的观点大相径庭应该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期货交易是“零和游戏”,我们现在试想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当全球的分析师突然间观点都趋于一致的时候,当我们下单却寻不到买家的时候,盈利从何而来。因此,正是这种对未来走势判断的差异性才是期货市场波涛汹涌的动力,分析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的把潜在可能性罗列出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波浪理论总是“千人千浪”,“一形多解”的原因。总之,分析是一种主观行为,分析就是预测趋势。

交易不分析,操盘不盯盘

交易却是一种客观行为,交易要求我们跟随趋势。交易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走势的唯一性上。可以这么说,分析师提出的都是种种假说,事实没有发生之前,谁都无法推翻其合理性。可惜事实只有一个,交易员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从种种假说当中找到那个最接近事实的分析,然后将其执行。投机行业有句名言叫做“市场总是对的”,所以交易员应该是客观引导主观,而不是主观指引客观,这就是所谓的跟随趋势,而不预测趋势。人们常说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才是成功的交易员,这也是亚当理论所倡导的。

如果我们把市场的走势看作一条河流,试问一根树枝和一片树叶哪个漂得更远?我想答案可能是树叶,因为树叶就像无根的浮萍,总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而树枝棱角过于分明,所以更容易被大势所淘汰。我们头脑中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就像是河流中的树枝,你的分析越周密,自信心越强,但如果方向有误,其结果很可能是南辕北辙,纵然你的马跑得再快,又能怎样?相同的原动力却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所有混沌系统的基本特征。当原因与结果间的关系不确定时,便产生非线性现象。

交易不分析,操盘不盯盘

说到博弈,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操盘和下棋相似。K线就像是围棋中的棋子,K线有涨跌之分,棋子有黑白两色;操盘者和下棋者都需统观全局,同时还要根据对手见招拆招。只是上下之间已令世人为之疯狂,只是黑白二色以至变化无穷。无论涨跌,其实都只是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方向而已,而全世界的投资者终其一生也只是在一个一维空间中忙忙碌碌,而且多数人可能是碌碌无为。这不由让人想到《庄子》中的一个故事,说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双方打得昏天黑地,不可开交,但其实这两个国家一个在蜗牛的右犄角上,另一个在左犄角上。如果市场是随机漫步的,那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一个司机出门之前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他今天所要面临的路况,那他是不是就不出门了呢?当然不是,虽然司机出门之前无法预知路况,但是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驾驶技术和经验做到处乱不惊,有惊无险。同理,投资者虽然不能够完全预期到市场未来的变化,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尽量化解风险。日积月累,一旦这些经验和技术定型之后,就意味着投资者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系统。

交易不分析,操盘不盯盘

那么投资者如何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呢?前文我们假定市场是随机漫步的,这个无序的市场就好像是一群无序的人群。尽管这群人是无序的,我们可以将其按照性别或者高、矮、胖、瘦等标准加以区分。但是,如果事先没有设定区分标准,那么这群人就只能还是乱糟糟的一群人了。所以,从无序到有序的前提就是确立排序标准。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所以投资者应该跟随趋势。上文我一直强调交易员不应该主观臆断行情,不猜顶,不猜底,要尽量客观交易。客观交易正是投机大师彼得·林奇的至胜法宝。但是,什么是趋势呢?客观交易的灵魂却是趋势在心,战胜市场的办法就是向市场低头。的确很矛盾,投资就是一种矛盾的艺术。古人云:目短于自见,智短于自知。要认清趋势,首先必须认清自我。投资者应该首先给自己定位,自己到底属于套期保值者,还是套利者,或者是投机者。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交易类型。一旦投资者确立了自己的交易类型,接下来就应该确立交易风格了。在投机市场中趋势天天有,时时有,那么什么样的趋势才是适合自己的趋势呢?什么样的趋势最适合自己只有自己最清楚,这就是趋势在心的原因。有的投资者喜欢快进快出,有的投资者则喜欢放长线钓大鱼。确定了自己的交易类型和风格之后,投资者就要拿着自己选定的标尺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趋势了。激进的投资者可以边做边学,将研发和测试过程合二为一;保守的投资者也可以先在以往的走势中做个统计,找到成功概率最高的趋势。前者耗财,后者耗时,投资者自己选择。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有一个修正、调和的过程,甚至不排除彻底否定,从头再来的可能。交易系统是有性格的,一个合理的交易系统应该是和投资者的性格特点相吻合的。

交易不分析,操盘不盯盘

道可道,非常道。操盘没有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规律。操盘是一个见招拆招,动态博弈的过程。期市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是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地方。每天,当我为新的一天布置战术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位将军;当我拿着十字准线寻找合适的点位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位狙击手。但是,谁又能知道今天谁又会丧命呢?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期市毕竟不是战场,生命只有一次,但是交易可以重来。

接下来,我想谈谈操盘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和心态调整。外汇专家许强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客户向他抱怨说,每当他手里有单的时候,他都提心吊胆,以致夜不能寐,请教如何解决。许强老师告诉他,把交易量减少到你能够安然入睡的水平。在风险市场当中,我们往往没有能力控制利润,但是能够控制风险。所以,交易的精髓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风险最小化。无论操盘技术还是资金管理都体现着投资者的人性,但人性天生不适合交易。人的本性之一就是趋利避害,当金融资产升值的时候,多数人往往表现出贪婪的一面,越涨越追;当金融资产贬值的时候,多数人往往表现出恐惧的一面,割肉离场。这就是所谓的“追涨杀跌”,很多人认为这是顺势而为,但很少人能够做到适可而止。因此,巴菲特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别人贪婪时我谨慎,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很多人利令智昏,重仓以致万劫不复,却不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愚若智难,大智若愚更难。我上文曾提到“交易不分析”,让交易员放弃自作聪明的主观臆断本已违背人性,要做到像树叶一样随波逐流就必须忘我,主观符合客观的过程就是一个“看进去”的过程。研发交易系统的时候,投资者必须能够“看进去”,仔细观察市场所谓的变化规律,就像董事会仔细挑选、考核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一样。但这只做到了疑人不用,更难的是用人不疑。

当组建好了管理团队之后,董事会就应该权力下放。投资者一旦建立了自己比较满意的交易系统之后,操盘过程就应该“跳出来”。这时投资者就应该充分信任交易系统,认真执行系统发出的交易指令。这是在考验企业的执行力。由于自己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投资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越俎代庖,董事长行使总经理的权力。这种现象表现在交易上就是主观经常试图修正客观,也就是投资者不能彻底的执行交易指令。也许,盈利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做到泰然自若,但是亏损的时候,能够做到顺其自然的人就不多了。当投资者总是对着大盘目不转睛时,大盘的起落必然引发投资者情绪的波动,这时候大盘的波动更像是投资者的心电图。要想尽量减少投资者主观因素对交易系统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即“操盘不盯盘”。我们只要做到定时看盘,在重要数据公布时看盘就行了。

交易不分析,操盘不盯盘

天人合一是一种境界,超然物外更是一种境界。我们虽然达不到“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的境界,但是可以尽量做到“手中有单,心中无单”的层次。一旦交易系统定型之后,这时候的投资者更像是一位农民。他可以选择播种的品种,可以决定播种的面积,也可以预期今年的收成,但是真实的收成还取决于今年的自然条件,这是他所无法预期和控制的,他所能做的就是精耕细作。此时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期望过高,即佛家所说的“求不得”,这也是贪欲的表现。知足者方能常乐,有些钱是注定挣不到的。操盘过程中还经常遇到一个问题——获利回吐。有经济学家做过试验,赔一块钱给人带来的痛苦大于赚一块钱给人带来的快乐,但更痛苦的是让你先赚一块钱,然后再把这一块钱拿走。其实,这些回吐的盈利就像是农民种在地里的种子,如果你连种子都舍不得播种,那还能期望怎样的收获呢?有些钱是注定要赔的。

总之,交易不分析可谓无为,操盘不盯盘方能清静。孔子曾说过,人到七十岁可以做到从心所欲而不越矩。虽然,我们未必真要等到年逾古稀方有所感悟,但要做到游刃有余必先苦其心志。希望大家能够任凭风吹浪打,依然闲庭信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