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老了,不需要那么多钱 ”2020年,连为自己花一分钱都心疼的

 铁血老枪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我老了,不需要那么多钱。”2020年,连为自己花一分钱都心疼的大学教授王泽霖,却大手一挥捐出了8208万元,然而,女儿知道后却只说了一句话。

王泽霖教授曾一度被学生称为最“抠门”的教授,然而,晚年,他却把自己的全部资产捐了出来,用于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

王泽霖出生在江苏苏州,14那年岁参加红军,后来经历了抗日、解放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

1955年,王泽霖的父亲失业,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当时姐夫刚刚抗美援朝回国,在他的帮助下,一家人度过难关。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王泽霖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1973年,王泽霖在工作十年后,考入了南京农大第一届传染病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山西农大牧医系任教。

1984年,王泽霖调入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禽大国,也是禽病频发的国家。鸡瘟、禽流感等疾病,一旦爆发,养殖户多年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

想要解决这种情况,就要打疫苗。但是当时科研条件非常落后,实验室也很简陋,想要开展禽畜疫苗研发,真是难于上青天。

为此,王泽霖就想办法赚钱,他一边在学校讲课,一边开设禽畜医疗门诊,还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并且不定时下乡义诊。

之后十年的时间里,王泽霖挣到了400万,在那个“万元户”都稀罕的年代,王泽霖绝对是大富翁。

王泽霖用这些钱为河南农大建了两座急需的实验楼,光是价值30万的超速离心机就买了好几台,还有其他实验器材。

为了能够搭建起研发和金钱的良性循环,王泽霖选择与企业合作,他将科研成果的技术,直接转让给企业,以此来获得技术转让费。

王泽霖曾经研发的5个兽药证书,一次性获企业转让经费500万元,当时,这笔钱学校拿了115万元,学院里分了60万元,王泽霖从剩下的钱里拿去230万给禽病研究所建实验室用,他又凑了100万,捐给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能出这么多科研成果已属不易,更让业界惊叹的是,王泽霖教授的成果转化率竟达到了100%。

2020年底,分完了学校、学院、团队的收入之后,王泽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还有8208万元。

对于这些钱,有人说让他买一个大房子,因为几十年都住在河南农大的家属院里,没有电梯,而且他和老伴的身体都不好,但是他们对这房子有感情,不愿意换。

王泽霖也不愿意把这些钱分给孩子们,他怕他们以后会不思进取。

最终,王泽林决定把这些钱捐给河南农大,建一个P3实验室。

王泽霖表示:“P3实验室对于河南农大有关学科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希望尽快将这笔资金用到它需要的地方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对于父亲把钱全部捐出去,他的女儿也非常支持:“捐了吧,钱够用就行”。

王泽霖在公益事业上“挥金如土”,但是对自己却很抠门,他的代步工具就是一辆破到不能再破的电瓶车,那时候每次出差为了省差旅费,宁可在火车站过夜。坐火车还会带着小马扎。

有一次,王泽霖应邀到全国禽病大会上做报告去,依旧穿着旧衣服,秋衣的两个袖子都磨得破边了,领子也松松垮垮的。

王泽霖的妻子曾说,她和王泽霖刚结婚没过几天,就发现王泽霖穿着打了十几个补丁的棉裤。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的副院长曾明确说过,王泽霖老先生的金钱观是两极分化的。一方面,他可以二话不说,把手中的数千万元捐出去。另一方面,他对自己十分抠门,就连几十块钱都要较真儿。

《孟子》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王泽霖一辈子为了我国家禽事业不懈奋斗至今不休,一辈子科研建功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却总是说“做得还不够”。

他对自己抠,对国家和人民是确是无私,这才是大爱。

王泽霖教授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行为和成就激励了人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