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小伙投资10亿沙漠养鱼,后来员工离职、鱼塘被毁,小伙:值了

 小天使_ag 2024-05-26 发布于湖南
沙漠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干燥、酷热、风沙满地,而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居然实现了在沙漠中养鱼,并且经过他的十几年奋斗,他成功开展了沙漠养鱼的产业链。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壮举,却因为一场天灾而遭到毁灭性打击,面对投资了10亿,却毁于一旦的养鱼工程,这个甘肃小伙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内容图片

药王泉里的虹鳟鱼

1986年,时年24岁的何延忠做出了一个让全家都意想不到的举动,那就是他辞掉了现有的稳定工作,选择回老家养鱼。
何延忠的老家是甘肃省永登县的一个乡村,这个乡村靠山而建,山上有一处泉眼叫做“药王泉”
以前的人们常来这处泉眼打水,因为这座泉眼里的水十分清冽,入口凉爽甘甜,但是随着农村自来水的全面普及,这个泉眼也渐渐被人们遗忘。
可这恰恰为何延忠提供了良好的养殖条件,当何延忠将自己借款几万元买来的鱼苗投放到挖好的两处鱼塘中时,周围好奇的村民曾经问过他,这种浑身透红的鱼是什么品种?
何延忠则回答道,这其实是虹鳟鱼
原来,不久前何延忠在工作的时候,注意到了工作地点附近有一个虹鳟鱼养殖基地,他对养鱼有很大兴趣,所以经常去参观,他还和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混了个脸熟。
渐渐,他明白这种虹鳟鱼价值十分珍贵,但是养殖条件却十分苛刻,居然要在恒温8度左右的水中才能生存。
这是因为虹鳟鱼原产于北冰洋阿拉斯加的流水渔场,对温度十分敏感,但说起恒温温度较低的水,何延忠一下子就想起了家乡的药王泉。
了解到现在市面上虹鳟鱼的数量稀少价格昂贵的情况后,何延忠立刻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尝试回家乡进行规模性养殖虹鳟鱼。
万事开头难,先前并没有过多养殖经验的何延忠,在实际投入养殖之后产生过不少问题。
比如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发现即使是在温度合适的药王泉水中,虹鳟鱼依旧无精打采,甚至一些鱼苗表现出了不适的状态。
在与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通话后,他才了解到,原来是因为自己的鱼塘含氧量不足。
于是何延忠将自己的鱼塘改造成梯田式鱼塘,通过水面的落差增加了泉水的活性,也增加了其容氧量,解决了最为棘手的问题。
就这样他逐渐克服了各种困难,利用药王泉发展了虹鳟鱼养殖行业,而且他还带动自己老家的村民们一起从事虹鳟鱼的养殖,让大家都富了起来。
到了20世纪末的时候,何延忠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富豪,可是他却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的下一个目标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内容图片

沙漠里的一抹红

1986年的时候,全国有70%的虹鳟鱼都是来自于甘肃省永登县,也就是何延忠所创办的虹鳟鱼养殖产业链。
正当所有人认为何延忠可以安享富豪人生的时候,他却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他要去沙漠,去开辟一片新的虹鳟鱼养殖基地。
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毫不意外地遭到了何延忠的家人朋友们的反对。可是对于何延忠而言,他的这个举动并不是一时的异想天开。
原来,经过多年的考察,他发现自己家药王泉的泉水,其实可以溯源到祁连山脉,那里的水质一定会比药王泉更好,也更满足红鳟鱼的养殖条件。
更重要的是戈壁滩面积宽广,能够最大程度地扩大虹鳟鱼产业链的养殖规模。
内容图片
2000年,何延忠亲自考察敦煌,他在敦煌奇迹般的寻找到了千年未曾干涸的月牙泉,也被称之为西土沟水源,于是他最终确定了在敦煌建立虹鳟鱼养殖基地的计划。
在投入了几亿资金后,一个新的虹鳟鱼养殖基地拔地而起,因为虹鳟鱼喜欢红色,会因为红色感到兴奋,所以整个基地也通用红色的装饰,远远看上去就如同沙漠里的一抹鲜艳的红。
可是很快,何延忠便意识到,缺水和干旱并不是戈壁滩的唯一缺点,最致命的其实是沙尘暴和洪水。
多年以来,何延忠的虹鳟鱼养殖基地经常遭到沙尘暴和洪水泛滥的影响,时有损亏,可是他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而且他还完成了一项他人无法想象的工程。

沙漠都江堰

2007年,又一次严重的洪水泛滥,冲垮了何延忠的虹鳟鱼养殖基地,这一次他看着被毁的鱼塘和满目愁容的员工们,拍案做下了一个决定。
内容图片
“我们可以尝试着抗洪防沙,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何延忠的这一个想法遭到了更大面积的质疑和反对,原因无他,几次灾害造成的巨额损失已经令人无法承受,许多员工想要离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支持何延忠在额外进行抗洪防沙的工作呢。
于是在这一次的抉择中,绝大多数的员工选择离开,只有少数继续跟随何延忠,完成何延忠的梦想。
所幸的是,何延忠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祁连山脉每年在汛期的时候,100多条河道就会快速汇集导致洪水泛滥,不仅是处在下游的西土沟水源,也就是何延忠的养殖基地会遭到影响,一些在山下戈壁滩生活的平民也是时常遭到洪水的侵扰。
在何延忠的带领下,他们选择了分流河道来减轻主河道的压力,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就开挖了13条分河道,有效的控制了每年汛期洪水泛滥的程度。
内容图片
除此之外,何延忠还主持了许多防风治沙的工程,将防风和抗洪统一进行,利用树木种植稳定戈壁滩的土质,进一步加强了对洪水的防控,他的这些工程还被人戏谑地称为“沙漠都江堰”
可是就在人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步入了正轨的时候,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席卷了戈壁滩,这场洪水将何延忠的10亿投资全部卷走,可以说何延忠三十几年奋斗的基业在一夕便被毁掉。
就在人们以为何延忠会就此一蹶不振的时候,他却因得知由于自己开挖的河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洪水的过度蔓延,而拯救了许多村民时,拍掌大笑,人们看到他口中念着“值了”、“值了”……
内容图片
洪水过后的何延忠并没有因为自己养殖产业的毁灭而遭到过度的打击,他在自己之前的防风抗洪工程中得出了许多经验,自此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沙漠风沙洪水治理的工作之中。
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甘肃小伙,经历了富有,也经历了失去,最终找到了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他的一生不仅是为自己奋斗,也是不断在为人民创造福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