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博物馆里那些令人神往的中国文物(二): Kang Hou Gui

 英语单词先生 2024-05-26 发布于福建

Per aspera ad astra.

                       🔖 这是我的第1,555篇原创



京有条街,名叫鬼街,一公里长的街道上,聚集了100多家餐馆,是北京最具盛名的美食街。

鬼街还有个同音名叫簋街,尽管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簋"与"鬼"无关,但显然,"鬼街" 颇具惊悚味道,而"簋街"二字更适合这条街,更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商业发展的联系。

因为"簋"在古代就是一种饭食容器或礼器。

△北京鬼街的logo就是一个大大的"簋"字

大英博物馆里就有一件来自西周时期 (有专家考证是商代) 的远古宝贝:康侯簋

这件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在1931年出土后,随后就被倒卖到了海外,1977年由挪威银行家布鲁克·塞维尔 (Brooke Sewell) 从20世纪最负盛名,专门经营中国艺术品的布鲁特父子商行 (Bluett & Sons) 购得,并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

      △bequest:遗赠 (n.)

* 以下描述出自官网,本文仅词汇学习之用。


整体描述


△尺寸:高21.6cm,宽42cm,深26.8cm

△这件青铜礼器外观就是一个大碗,有两个大手柄和圆形底座,整体轮廓成S型。外翻的唇口和竖直条纹之间有圆形,花瓣和兽首的精美装饰。底部装饰几乎相同,只是少了兽首。把手饰以獠牙,竖角,吞食小鸟的野兽。把手下方是精美的垂饰,上面雕刻着鸟的翅膀,身躯和尾巴。簋的底部刻着4行24字铭文。

*bronze ritual vessel:青铜礼器

 adorn:装饰

 S-shaped profile:S型轮廓

 dense vertical ribbings:密集的竖直条纹

 undecorated everted lip:无装饰外翻的唇口

 band:段,带

 alternating:交互的

 roundel:圆形之物

 quatrefoil:四瓣花

 flared ring foot:外展式圆形底座

 tusk:獠牙

 upright horn:直立的角

 pendant:垂饰

细节


△The large handles are adorned by tusked animal heads.

△dense vertical ribbing, band decorated with alternating roundels and quatrefoils and the flared ring foot.

△簋底铭文:王来伐商邑,命康侯啚于衛,沬司土疑暨啚,作厥考尊彝。大致说的是周王讨伐商邑,命康侯建国于卫地,为纪念亡父,制作了这个青铜器。

武王讨商后,其弟姬封被分封建立卫国,此前康侯的封地是康国,他的后代就以 "康"为姓,所以,姬封就是康姓始祖。


所以,康侯簋属于国宝级文物,对于康姓后裔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是无可替代之宝! 如今流失海外,有家难回,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2017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开展,9件中国文物首次回国展出,其中就包括康侯簋,这是它时隔70多年来,第一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大英博物馆于2017年6月29日至10月8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名为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的展览。

如果文物有感觉,展出结束后,离开家的那一刻,一定也和我们一样,有千种离愁,万般不舍...






时间流逝,色彩褪去,并没有让它们黯淡无光,反而越发熠熠生辉! 

它们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却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过去的那段历史和思乡之情...

无声,却震耳溃聋...

有人说: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我们在感叹的同时,不禁会问:文物有来处,何时踏归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