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院的苦,不是设计院的人不懂

 激流一舟 2024-05-26 发布于中国香港

设计院的苦,是一种说不出、道不尽的滋味,是外人眼中的不解和误解,更是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奈,只有亲历其中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一、设计院的苦,是行业的“夕阳化”
曾经的光环不再,年轻人开始纷纷转行,而中年设计师则因沉没成本过高,只能继续忍耐。

这苦,是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是面对行业衰落的无力感,更是对转行成本的恐惧。

二、设计院的苦,是付出与回报的失衡
设计师们,他们倾尽才华,熬过无数个夜晚,但换来的,往往是微薄的薪水,还有被随意打折的年终奖。
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汗水,却在业主的反复和市场的无情中,变得一文不值。

他们不是怕吃苦,怕的是,苦过之后,那点仅存的希望也被现实碾压殆尽。

三、设计院的苦,是“听话”的无奈
在设计院,你得学会适应,学会听话。不是因为怕,而是身后有房贷、车贷、家庭的责任。
在这里,不听话,可能就意味着年终奖的泡汤,是领导眼中不再需要的棋子。

为了生计,许多人选择了忍耐,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埋头继续画图,因为生活,从不会因为不满而停下脚步。

四、设计院的苦,是行业地位低
设计师,听起来光鲜,实则不然。

在设计院,他们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是劳力者,而非劳心者。在层层的管理之下,设计师的话语权微乎其微,面对甲方的不合理要求,除了服从,似乎别无他法。

五、设计院的苦,是精神上的内耗
日复一日的重复,无休止的修改,让人心力交瘁。设计院仿佛一个高压锅,焦虑的情绪在员工间传递,从领导到员工,无人幸免。

设计师们在内耗中挣扎,他们的激情与创新,逐渐被磨灭。曾经的设计理想,如今变成了熬死领导后自己也变得冷漠,对下属更加苛刻的轮回。

设计院的苦,不是设计院的人不懂,是懂了也难以言说的痛。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