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栗万莉|甘德尔之巅,成吉思汗的守望

 新锐散文 2024-05-26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甘德尔之巅,成吉思汗的守望


乌海之南,有山名甘德尔,蒙语意为哈达,如天之哈达,悬于黄河之东。今日,我怀揣对历史的敬畏,踏足这片圣地,欲与那位千古一帝——成吉思汗,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虽生活在这座城,对此山此帝的雕像再熟悉不过,但每当来到甘德尔山的近旁,还是被其巍峨之势所震撼。索道凌空,徐徐向前,快到山顶,几乎是垂直向上,对座两个年轻小伙互相打趣紧张的心情,一位中年男士紧闭双眼,一言不发。我看向缆车外,峰峦叠嶂,陡壁峭崖,伴随着外面广播里播放的悠扬的蒙古歌曲,我并未感到恐惧。返回的缆车一辆接一辆从眼前划过,感觉返回的缆车似乎比去时的速度快很多,但当我返回时我又觉得去时的似乎更快。

下了缆车登上两个平台,就来到成吉思汗雕像前,他如神祇般矗立,俯瞰着这片他曾驰骋的土地。据解说员说,雕像高达88.95米,近27层楼高,最底端周长300米。他周身古铜色,由35000块铜板拼接锻造而成,雕像坐南朝西偏北,他的面容肃穆而威严,目光深邃而悠远,俯视着华夏大地。我仰望着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

我在想,这样一座雄伟的成吉思汗雕像建在这样陡峭的山顶,我们乌海人该是集结了怎样的智慧、恒心和毅力啊,真是令前来观摩的人惊叹至极,作为乌海本地人,我也得到了门票优惠价,此时我为自己是乌海人而觉得骄傲。

走进雕像内部的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四层楼高的巨型挂毯展示着乌海的全景图,纯手工制作,高18米宽14米,由100多位织工完成,耗时一年有余。大厅顶灯金碧辉煌,如太阳般照亮了博物馆,也照亮了我心中的历史长河。

一楼的玉雕成吉思汗像,整块玉从阿富汗运来,匠人的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在圣火灯的立体体验区,我感受到了一种空灵的气息。据说,这盏盏圣火灯是为了纪念成吉思汗而长年祭奠的,它们不仅是对这位英雄永恒的纪念,也是蒙古部落重要的文化象征。

二楼的巨型电子屏,成吉思汗的征战历程被栩栩如生地重现。生动的画面讲述了他英勇无畏的带兵作战,仿佛将我们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蒙古包和蒙古族十二勇士铜雕的展示,仿佛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英勇与辉煌,令人心潮澎湃,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战士呐喊的声音。

三楼是乌海美景画展走廊,大厅的一侧展现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让我们感受蒙古部落的草原生活;另一侧是蒙古小朋友的玩耍区域,那立在地上的弹弓,用Y形的木桩支起,子弹是比巴掌还大的沙包。我忍不住童心大发,尝试了一下这种古老的玩具,虽然不得要令,但那种童趣和欢乐让我久久难忘。

来到四楼,我被那花瓣舞台布局所吸引,随着悠扬的歌声响起,花瓣摇曳旋转,令人心神飞扬。闭上眼睛,感受着这美妙的旋律和旋转的舞台,连我也想在此高歌欢舞一场。

参观完博物馆,我乘电梯直达七层,体验了一场动感十足的9D电影。坐在抖动的座椅上,仿佛置身于一场飞行环游之中,风吹、雨打、雪花飘,我感受着这一切的真实与刺激,再次惊叹于科技的先进和神奇。

走出博物馆,蓝天白云映衬着山顶的成吉思汗雕像,从甘德尔山俯瞰乌海城区,一幅壮丽的画卷尽收眼底,这座城仿佛是镶嵌在黄河之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山水环抱,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作为乌海人我也由衷地为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感到自豪。

作者简介:栗万莉,内蒙古乌海人,爱好文学、书法,常有作品在《乌海日报》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