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胡天雄:消风和胃汤,治小儿积食随用随验,真奇方也

 花无缺3myj1j3d 2024-05-26 发布于江苏

献给每一位中医人,及你们所热爱的一切。

图片

传承 | 守正 | 启智 | 育魂

图片



消风和胃汤

胡天雄

肠胃积滞,化生风热,症见消谷善饥,大便泄泻;或食欲呆滞,大便干结;或口渴多尿,状类消渴;或寝汗磨牙,将成疳积。

此等证候,小孩为多,总由肠胃积滞而起,下方皆可治之:

谷精草30克,鸡内金10克,五谷虫10克,煅牡蛎15克,党参10克。

小儿脾虚,食欲不振,腹满便溏,形瘦体倦者,参苓白术散、异功散诸健脾方药,皆可随证取效。遇纳呆而大便干结,或腹泻而消谷善饥,则一般调理脾胃之药,皆与病情不切,唯此方消食磨积,清泄风热,最为适宜。

尝见谭礼初老医师喜用此等药治小儿腹泻甚效,经细心观察,患儿无不由肠胃积滞而起,因简炼充实以为方,并扩大其适应范围,定名为消风和胃汤,治疗小儿上述诸证,随用随验,真奇方也。

《素问·风论》“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临床上亦当以此方治之。

“疳积”病案举隅

患儿凌俐,女,四岁半,双峰人。于1986年10月10日由其父自家乡抱来长沙求诊。

据述:患儿自前年起,经常发高热(39.5℃以上),盗汗,磨牙,腹大脐突,纳呆,消瘦,舌苔中心白厚,多花点。

小儿脾胃娇弱,哺食过当,或甘腻生冷失节,或奶糕粉食经火不熟,以致脾运失健而使肠胃积滞,变生诸证。

今腹大脐突,纳呆不食,是肠胃积滞常见症状;积滞既久,化生风热,故稍触风寒,则表郁里应而发高热,或风热内盛,阴液失敛而岀盗汗。

既可“久风为泄”,使大便次数增多,也可以风燥伤津液,使大便干结难解。脾运不健则虫随风生,或睡中磨牙,或舌生花点。

上述诸症,总由肠胃积滞而起。

治当以消食磨积、清泄阳明风热为主,辅以健脾和胃之品,拟消风和胃汤加味:

谷精草15克,鸡内金10克,五谷虫10克,槟榔10克,牡蛎15克,乌梅9克,白术10克,厚朴5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

1987年3月26日,患儿之父来舍道谢,并告:上方五帖有效,十帖痊愈,又加服十帖,至今情况良好。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