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小时15亿,苹果让华为破防了

 新用户97701840 2024-05-26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距离各大电商平台的购物节“618”明明还有一个月之遥,苹果就已经迫不及待先抢跑了。

国内新消费市场自从疫情伊始,加速向着互联网电商转型。

大小品牌纷纷进入平台,在不断的减少供应链成本与让利让利再让利之后给消费者呈上低到极致的价格。

消费者实在没有不买的道理,在低价之下,人人都会来一句“真香”。

在5月20日这天,苹果官方又双叒叕对iPhone 15系列进行了不同幅度的价格调整。

最高可优惠2250元,最低优惠价也来到了1400元。

图片

图源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

图片

4千价位

中产狂喜还是破防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苹果在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已经开启了官方降价活动。

在叠加官方优惠劵和天猫优惠劵后,如今在天猫苹果官方店购买iPhone 15系列的价格如下:

iPhone 15售价4599元起(原价5999元);

iPhone 15 Plus售价5599元起(原价6999元);

iPhone 15 Pro售价6099元起(原价7999元);

iPhone 15 Pro Max则为7949元起(原价9999元)

苹果一直以来,作为手机中的高端品牌伫立在行业金字塔顶端。

即使苹果生态链逐步完善,平板,笔记本电脑,手机,手表以及智能家居多类型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但是近几个季度苹果手机在大中华地区的销量还在逐步下降。

图片图源:IDC

下一代苹果手机还未上市,这一代已经降至4字开头,也是前所未有的。

想当初,苹果手机那高高在上的价格,让人“高攀不起”。

如今跌到4千价位,甚至在价格上还比不过华为的高端旗舰机型。

不得不说,苹果销售额1小时15亿,而华为等国产品牌才刚刚破亿。

在中高端手机市场,华为有点“破防”了!

当初iPhone15系列发售才过了一个月,苹果官网就启动降价。

消费者以符合条件的支付方式购买指定产品,最高可降价800元,该活动几乎覆盖苹果全系产品。

短短七个月,官方降价两次,而且这次降幅巨大,最高能达到2000元,这在苹果历史上绝对也是第一次。

图片

图源:拼多多

华为是破防了,但不知“中产”们对此是狂喜还是破防?

还未换新机的可以享受极大的优惠拿下当前最新一代iPhone,降价幅度接近25%。    

工资涨没涨不知道,但消费需求在降低,是大伙喜闻乐见的。

而在前一阵子刚买而没有享受到折扣的人群,虽然还在用着“早买早享受”的借口让自己好受点,但这2000元左右的折扣,暂时还是让他们有点“蚌埠住”。

图片

图源:网络

图片

“网红”苹果,

不能再“挤牙膏”了

因为如此大的优惠与折扣,当天天猫“618”开卖一小时,苹果成交金额超过15亿元,华为、小米、vivo等品牌成交也迅速破亿。

说起苹果,一直是个“网红”产品,之前在中产圈里那就是炫富必备神器。

想当年,大家都觉得苹果贵就是好,哪怕咬咬牙也得买一个来撑场面。

谁手里没个iPhone、iPad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中产”。

不过,如今这世道变了,一是中产更有钱了,二是国产更值钱了。

所以连苹果都得放下身段,靠减价来吸引眼球了。

图片

图源:网络

现在很多国产机都比苹果好用了,苹果不加改变,销量下跌是正常的。

没有快充,电池容量小,信号差,拍照也一般,普通版60赫兹的屏幕,用了安卓120赫兹,就回不去了。

不少消费者就在问了,图苹果什么呢?

在广大消费者的心目中,苹果的核心价值深植于其品牌之中。

其实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些,只在意那苹果logo,或是用习惯了不想换其它品牌。

乔布斯“把产品做到极致”的理念,不仅成为了苹果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更为苹果建立起坚实的护城河。

凭借“创新理念、尖端芯片与独特系统”这三大支柱,为初代iPhone开路。

图片

图源:微博

历经多年的市场演变和技术革新,iPhone曾经的三项核心优势如今已不再是无可匹敌的领头羊。

取而代之的则是如今被业界广泛认可的“护城河”:多设备生态链、全球第一品牌、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iPhone近年来升级保守,体验虽佳但缺乏创新,迭代iPhone带给用户的感觉,似乎少了许多创新,多了不少套路。    

苹果“挤牙膏”的味道也就越来越浓烈。

标准版iPhone的升级就是最好的证明,不给配备新款芯片、高刷屏、长焦镜头、超窄边框等配置,目的就是“挤牙膏”,让用户尽可能的关注高价位的Pro机型。

如今乔布斯已经不在,“iPhone不行了”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再挤几年牙膏看看,苹果在中国市场上恐怕要“泯然众人矣”。

图片

华为“碰瓷”

苹果还能赢多久?

不得不说,这次“果粉”真得感谢一下华为,应当说苹果用户能享受到降价其实要感谢国产友商的压力。

前阵子5月7日,华为就跟苹果“碰瓷”发布会。

华为本身瞄准着“中高端”市场,与苹果的高端市场有一定的交集。

虽然华为在高端市场600美元以上的占有率只有5%,比起苹果的71%还差的有点多。    

图片

图源:网络

在华为缺席手机市场的这三年间,苹果以大中华地区20%的市场份额,获取了高达80%的利润份额。

不过苹果销量逐年减少,华为销量逐年增大这点不容小觑。

在这手机性能普遍过剩的时代,就看谁家品牌给的用户体验更好。

AI技术全面爆发,国产手机厂商迎来“冲击高端”的机遇。

各厂商加速软件创新,如华为的鸿蒙、小米的澎湃OS。

相比之下,苹果在AI大模型方面保持沉默。

直到最近,苹果才公布一篇论文,探讨利用闪存技术突破大模型端侧部署难点,有望将生成式AI集成到iOS18,提升SIRI智能性。

然而,这篇论文被指“姗姗来迟”,有人认为苹果是受到市值、销量等压力,才提前亮出“家底”。

图片

图源:网络

苹果在AI大模型领域的进展似乎略显迟缓,与此同时,其引以为傲的iOS生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欧盟《数字市场法》的推行,苹果不得不允许用户在设备上安装非App Store的第三方应用。

这意味着,欧盟地区的苹果用户将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不再受限于从App Store下载应用的传统方式。

这一变革对于其他手机厂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随着苹果iOS生态的开放,其通过封闭生态所营造出的“安全感”也将逐渐瓦解。

这为其他操作系统,如鸿蒙、澎湃OS等,提供了难得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谁能抓住机遇,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行业的领军者。

图片

曾经,苹果手机以其高昂的价格,动辄上万元,如今只需五千元左右就能买到,销售门槛大幅度降低。

乍一看是苹果服软,降价求销量,其实这也让不少苹果的“等等党”抓住了这次机会。

15亿的销售额,光靠苹果一个巴掌也拍不响。买卖从来都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

苹果降价的背后,少不了一大群愿意选择苹果的消费者。

降价虽然可以短期内提升销量,但长远来看,却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

但是如果苹果只剩降价一条路,那注定走不远。 

*编排 | Sunnyue   审核 | Sunnyu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