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买的鱼,千万别这样,3天就死!

 灵荣轩书斋 2024-05-26 发布于北京

夏日渐至,又到了买鱼的高峰期,我们发现很多鱼友天天泡在网店或者鱼市,今天买回几条大鱼,明天又捧回一袋小苗,可这些在商家或者鱼市里还活的好好的鱼,一回家就跟你闹脾气,呆滞沉底拒食,更有甚者没出3天把原来的老鱼也给带出腮病来,最后整缸团灭的例子并不少见。让很多新手郁闷的只想撞墙,究其原因呢?其实多半是没做好过温过水和消毒检疫工作。

这四个步骤是给新鱼入老缸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新买来的鱼的死活全在这里,搞不好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新鱼老鱼都挂掉!不管是渔场实体买回来还是网购,处理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不过具体精细程度还是因人而异,依金鱼大小和体质而定。一般来讲越是小苗和越高的水温下越容易适应(整个过程2-3天即可),鱼越大以及越低的水温下,则越需要耐心来过水(成鱼至少一周甚至半个月)。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过温

基本方法是将鱼连同包装袋一起放入缸中,俗称浮袋法。浮袋法可能是最常用的过温法了,并且它是有效的。你只是要小心,浮在你鱼缸里的袋子里装满了可能存在危害的水。理想状态下,你应该在一口提前准备好的隔离缸中进行浮袋操作。但不幸的是,很多新手鱼友都没有隔离缸。当你变的老到并经历过一些鱼病的爆发后,你马上就会认识到一口隔离缸的重要性。

过温的目的有二,其一,让鱼从颠簸中获得休息,缸内水体的平缓流动有助于安抚鱼儿。其二,让袋内温度与缸体温度趋于一致,一般用时30分钟到1个小时以上,如果不放心可以温度计测量。针对夏冬两季,内外温差较大,可采用从楼外移至楼内、楼内移至家门内,家门内移至鱼缸附近,有空调再谨慎点。

第二步、过水

过温完成后进行过水,过水的原理主要是调节各地水质差异,让鱼慢慢适应不同地方水质,不然仍然会出现感冒、沉底、呆滞等情况。

具体做法是,慢慢打开袋口并用你鱼缸中的水换掉袋子里四分之一的水。也有鱼友通过运输袋扎孔放气方式,缓慢放出氧气,目的是防止鱼从高氧环境忽然变为正常环境,产生不适。俗称晕氧。

然后继续在你的鱼缸中进行浮袋,为了保证袋子的安全可以把袋口扎的低一点。然后每十分钟向袋子里添加一点你鱼缸中的水。重复这个步骤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将鱼捞出轻轻放入你的隔离缸之中。这样作的主要目的是让你的鱼逐渐的适应你缸里的水。不要将袋子里的水倒入鱼缸之中。如果你那样做,很可能会将鱼店及渔场的寄生虫或病原体带入你的缸里。

还有种过水叫吊桶法,方法与浮袋法基本相同,只是不再直接将袋子浮在鱼缸里,而是将袋子放进一个干净的小桶内,再将桶浮在鱼缸里。这样做的好处是你不用再担心袋子里的水会进入你的鱼缸。

最仔细的过水叫滴水法。滴水法特别适合比较贵重的金鱼(比如原装货,高价货),因为它们对水质的PH值,比重和其它化学状态的变化更加的敏感。使用滴水法你需要准备一个桶,一个带吸盘的夹子,一根足够连接鱼缸与水桶的气管。将管子的一头别在夹子上,然后把夹子吸到鱼缸里,打个结来控制流量。把另一头塞进放在桶里的袋子里,利用虹吸原理把鱼缸里的水引到袋子里。让流量保持滴流状态,理想状态是每一到两秒锺滴一滴。如果你无法通过打结来很好的控制流量,可以使用一个强力夹子来作到这一点。平口夹子或C形夹子都工作的很好。滴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过水的鱼种。对与大多数金鱼,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卖你鱼的鱼商信誉很好,并且你信任他们的建议,可以向他们询问所需要的过水时间并遵照执行。

第三步 消毒

当过水完成后,在暂养缸里或者槽里,让鱼静置打氧2到3小时不去折腾,同时检查品相游姿,通过敲击盆壁观察神经反射情况,如果出现呆滞,就是过水过温出现问题,不能多折腾。看运气吧,当然,不排除卖家发病鱼,所以在过温的时候就要检查,起码正常的鱼应该是游动非常活泼的。

消毒方法依据个人习惯,常见方法有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亦有老玩家用浓盐水等等。常用高锰酸碱浸浴法如下:一般浸浴时间为10-15分钟,用15-20mg/L的高锰酸钾浓度溶液浸洗病鱼体10-15分钟,可预防烂腮、细菌性肠炎、打印病、白头白嘴病、指环虫病等;预防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可用10mg/L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洗5-10分钟。常用二氧化氯的消毒方法如下:按每100升水体加1片的剂量,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时增氧。

图片

第四步、检疫

1、检疫缸隔离检疫

首先准备一缸空缸作为检疫用,当然其中的水量要适合检疫的鱼只数。有些朋友认为检疫缸小小的就好,其实不然,水量太少,太过拥挤,对新鱼来说,反而是种负担!

检疫缸设备尽量简单,最好不要有底砂,如果鱼只数量较多,可考虑加装上部过滤,否则只要一组气举式水中生化棉即可! 在检疫缸中,通过下面说的检疫3步骤后,仍然身体健康,索饵正常的新鱼,就可考虑先入混养缸,尚未恢复正常的新鱼,建议继续留在检疫缸里治疗为佳!

2、直接入原缸混养,此法风险性较高

饲主在入缸后3-5天,须特别留意新鱼与旧鱼的状况,以防止突发性的病原传染病。发现异状,须立即对症下药! 在检疫的过程中,不论用何种方法,在放完鱼后约10分钟,仔细观察新鱼体色是否变暗,或体表是否有外伤。如果没有,下0.3%(每公升1公克)的粗盐,可减缓新鱼到新环境后产生的紧迫,以及添加优质分解菌(帮助迅速建立益菌系统)及少量营养剂(补充新鱼体力的耗弱)。相反的,如果发现体色变暗。或有外伤,建议除了下0.5%(每公升3公克)的粗盐外,可再下黄药或1/2剂量的细菌性治剂,以防止病原趁隙入侵,危害新鱼健康。 

建议新鱼入缸后关灯,减少新鱼对新环境的紧张,第1天最好先勿喂食,让新鱼将体内残留的食物,粪便排干净,隔天可以观察,新鱼如果肚子未消,很可能是有体内大型寄生虫的(如:蛲虫。绦虫。。。等);以作为后续疾病预防用药的参考。在初期的3~5天,是决定是否有突发性病原传染病的危险期,在这检疫的初期,建议少量换水,控制好喂食量,以保持水质为要。

检疫的3个步骤

1、水质适应:

待脱离前面3~5天的危险期后,就可以将每次的换水量,逐步增加,一直到适应您换水的手法为止;如果想完全安心的杜绝突发性病原传染病,确实足够的换水量是必须的,让新鱼带进的病原经由足够的换水,完全排除!

2、驯饵:

此步骤是急不得的,如果初期您喂食的饲饵,新鱼无摄食的意愿,建议还是先以让新鱼愿意开口的饲饵为主,否则一旦饿久了,肠子收缩。健康不佳,反而容易因此损失新鱼。在驯饵的过程中,如果一直不顺利,建议采用喂食网,将新鱼愿意接受的食物与新饵同时放入网中喂食,让新鱼习惯口味,如果新鱼健康佳,应该在短时间内就能驯饵成功才是。我喜欢在每天的第一餐用来驯饵,因为此时的鱼只饥肠辘辘的,索饵意愿会比较高,前题一样,如果新鱼适应良好,此法驯饵也是很容易成功的。

3、疾病预防:

如果新鱼的健康良好,适应能力也佳,无传染病之虞,我认为疾病预防的此一步骤应可省略。如果新鱼状况一直不佳,在此建议先做体外驱虫(并非使用细菌性治剂),而是针对鳃部或体表原生虫作体外驱虫。在做完体外驱虫后,请在短时间内迅速稳定水质状况,接着便可在无体外虫之虞下,安心做体内驱虫动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