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巾帼将军秦良玉

 A松毛岭634高地 2024-05-26 发布于山东

01

中国古代出了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民歌《木兰辞》中歌颂的南北朝时期北魏侠胆烈女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

而有史料记载的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南越俚人首领冼夫人,一生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致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功勋卓著,被誉为岭南圣母。

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在隋末战争中,率领数万娘子军南北征战,攻克长安,为唐朝的建立立下赫赫军功,山西娘子关词条也因她驻守得名。

在明朝末年,又出了一位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她文武双全,善于治军。在平定叛乱和抵御清军入侵的战争中战功显赫。不仅生前皇帝亲自写诗赞扬她,封为忠贞侯,她还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中。

02

唐宋以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朝廷往往以世袭的土司作为统治当地的官员。这些独霸一方的土官中有当地土酋也有汉族军队将领。

当时在播州(贵州遵义),杨氏家族自从唐代以来就为播州宣慰使,统治当地数百年。传到明代万历年间的杨应龙词条,杨家已经世袭播州宣慰司29代。势力盘根错节,尾大不掉,将朝廷官军不放在眼中。

1599年,杨应龙谋反作乱,企图占据整个四川称王。贵州巡抚江东之率兵3000进剿,结果全军覆没。明朝廷任命川湖总督李化龙词条坐镇重庆,节制四川、贵州和湖广三省八路兵马平叛。

其时,川南一路军中有四川石砫宣抚使马千乘词条率领的3000人马,经道真县进入播州。马千乘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词条的后代,因为祖上有功而世袭石砫县土司。

马千乘的妻子正是秦良玉,她1574年出生于四川忠县,父亲秦葵是一名贡生,使得她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深明大义,志向高远。她曾豪言:倘使女儿得掌兵柄,当不输平阳公主和冼夫人。

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负责押运粮草,并与副将周国柱一起扼守贵州凤冈县南的邓坎寨。

第二年,叛军乘着官军夜宴发动袭击。秦良玉与丈夫一马当先迎敌,激战中击退叛军。随后乘胜追击,接连攻破金筑关等7个营寨。而后又联合酉阳各路官军攻下川黔要隘绥阳桑木关,大破叛军,为川南路明朝大军平息播州叛乱立下首功。

万历四十一年,因为接待不周,马千乘得罪了朝廷派来监军的太监邱乘云。遭到他的诬陷,被投入云阳词条的监狱。在狱中,原本就身染暑疫的马千乘因为得不到及时治疗调养,竟然病重而亡。

马千乘冤死后,因为儿子年龄尚小,朝延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双全,所以授命她继任了石砫宣抚史的世袭官职。

03

1619年,明朝在与后金的萨尔浒战役中遭到惨败,元气大伤,从此由进攻转为防御,陷入了被动。关外明军连连失利,东北频频告急,朝廷只好在全国紧急征集兵马驰援辽东。

秦良玉接到朝廷出兵的诏令,立即厉兵秣马,从四川驻地挥师北上赶往辽东战场。她派遣兄长秦邦屏﹑秦邦翰,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马为前锋先行。

1621年,在沈阳之战中秦氏兄弟身先士卒,带领兵马渡过浑河词条与金兵激战,杀敌数千。终因寡不敌众,被金军包围。秦邦屏和秦邦翰战死沙场,秦民屏奋力突围。秦良玉得知前方失利毫不气馁,义无反顾地亲自率领3000精兵抵达山海关与清军交战。

朝廷上下都为秦氏一门忠勇所感动,明熹宗词条朱由校词条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服,封为诰命夫人。为国捐躯的秦邦屏也得到追赠,并享受立祠祭祀的殊荣。

这年九月,秦良玉奉命回到蜀地征兵。恰逢永宁土司奢崇明词条叛乱,其部下派使者带着财物前来,想拉拢秦良玉结盟。深明大义的秦良玉斩杀了来人,随即发兵征讨叛军,在南坪关截断叛军后路。她派兵守住忠州,并联络夔州驻军防守瞿塘峡,击退入侵的叛军。

第二年,奢崇明包围了西川重镇成都,各地土司都因为受到叛军收买而按兵不动。只有秦良玉毅然率军西征,长途奔袭击败叛军,解了成都之围。随后乘胜攻克二郎关、佛图关词条等关隘,收复了重庆。

随着周边的红崖墩、观音寺等叛军据点被攻克,叛军首领奢崇明兵败自杀,川渝之乱终于平定。秦良玉因为平乱有功,升任总兵官。

明熹宗年间,秦氏家族为了大明江山再次做出牺牲。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在随巡抚王三善平息贵土司反明叛乱时,屡屡破敌,后来遭到叛军袭击,阵亡殉国。他的两个儿子秦佐明和秦祚明在突围中也身负重伤。

04

崇祯三年(1630年),后金军在山海关,宁远至锦州防线攻打明朝失利。皇太极词条改而调遣10万大军绕道蒙古,以蒙古骑兵词条为向导,从明军防守薄弱的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突入关内。

接着又从喜峰口突破长城,击败蓟辽督师袁崇焕派来驰援的总兵赵率教词条,攻陷了遵化。后金军随后绕过袁崇焕亲自指挥坚守的蓟州和通州,直接往西直逼北京城下。

京师危急,朝廷诏令各路官军前往京城勤王护驾。秦良玉立即检点兵马,拿出自己家产充作军饷,日夜兼程赶赴北京。

其时到达京城的有各路兵马有20多万,可是都忌惮后金军的凶猛而畏缩不前,不敢出兵迎敌。这时又是秦良玉挺身而出,她亲率数千兵马出宣武门与后金军激战。

秦良玉的军队号称白杆兵,这些平日里训练有素的士兵人手一根三丈长的白蜡杆,无论是对付步军还是骑兵都颇有章法。秦良玉已是50多岁高龄,依旧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杀敌。手下官兵受到鼓舞,无不奋力拼杀,一举击退来势汹汹的后金军。

袁崇焕见京师告急,迅即率军赶回北京。第二天明军在广渠门词条外遭遇多尔衮词条、豪格词条等率领的后金军主力。双方展开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混战中亲自上阵的主帅袁崇焕身历危境,险被敌兵砍杀。

明军各部经过奋力拼杀,鏖战数小时,左右夹击终于击溃后金军,取得广渠门之捷。后金军放弃之前夺取的滦州﹑永平﹑迁安和遵化四城,撤往关外,回军沈阳。北京和京畿一带的危情得以缓解。

崇祯皇帝特意在平台召见此次勤王护驾立下大功的秦良玉,赏赐财物,给以嘉奖。皇帝甚至难得地亲笔赋诗四首,来表彰这位忠心为国的巾帼英雄的功劳。其中一首写道: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后金军退兵后,秦良玉率兵回四川,她的侄子秦翼明继续留在在京畿附近驻守。

也就在这年八月,由于皇太极设反间计陷害,加上朝廷内部有人藉此攻击袁崇焕纵敌入侵,袁崇焕竟然被崇祯帝愚蠢地以“通虏谋叛”的罪名凌迟处死。大明失去这个杰出的将领,再也无力抵抗后金的步步进逼。

05

风雨飘摇的大明祸不单行。东北方面正在苦苦抵抗后金军的入侵,西北的农民起义又席卷而来。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词条,罗汝才词条等人从陕西入川烧杀抢掠。秦良玉为了保地方平安,只好放弃北上抵御后金的打算。

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奉节,秦良玉率军赶到,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词条前后夹击,打败张献忠,使之退往湖广。此后张献忠慑于秦良玉威名,很长时间不敢入川侵扰。

几年后,原先接受朝廷招安的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秦良玉率部前去奉节救援,罗汝才不战而逃。秦良玉乘胜追击,杀敌数百,大破贼兵。随后又在川东词条一带作战中,屡屡得胜,生擒罗汝才的副将,缴获大批粮草辎重。罗汝才军受到重创,逐渐一蹶不振。

指挥明朝军队在四川与张献忠对抗的是四川巡抚邵捷春。他为官清廉勤勉,可是对于用兵却是个外行。他不懂占据有利地形的重要,指派秦良玉在重庆附近驻扎,派遣四川副总兵、神弩将张令守黄泥洼,而不占据守周边险要高地,以为两军成犄角之势便可抵御敌军。

秦良玉心急如焚,向绵阳知州陆逊之痛陈明军布阵的弊端。经陆逊之力劝,邵捷春才同意改变防地。可是为时已晚,正如秦良玉所担心的那样,张献忠的军队居高临下猛攻,大破明军。

秦良玉和张令率军前去阻击,结果张令战死。秦良玉前去援救也没有成功,此后的作战也失败了,秦良玉部下的三万人几乎全军覆没。退回重庆后,秦良玉所部实力大伤。

1644年,李自成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殉国,秦良玉闻讯服重孝哀悼。为了抵御张献忠的进攻,已经年近七旬的秦良玉再披战袍。可是此时的四川官兵已经阻挡不了张献忠的势力,不久张献忠攻下成都称帝。四川和贵州都归到了张献忠的“大西国词条”统治之下。

秦良玉势单力薄却坚决不肯投降张献忠,她作《固守石砫檄文》表示抗敌决心,分兵守卫石砫各处险要作坚决抵抗。张献忠之前多次被秦良玉打败,虽然势力强大依旧不敢染指秦良玉的石砫地区。

秦氏一门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1642年张献忠攻打襄阳,秦良玉的独生子马祥麟正在城中坚守,他给母亲写信表示誓与襄阳共存亡。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儿!”襄阳城破后马祥麟壮烈殉国。儿媳张凤仪词条早些年也已经在河南的平乱中战死。

明朝灭亡后,南明政权没有忘记秦良玉的忠义。远在福建的隆武帝词条朱聿键词条曾经派使节专程赴石砫,封秦良玉为忠贞侯。后来,在西南颠沛流离的永历皇帝朱由榔词条加封74岁高龄的秦良玉为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

在《明史》中有“秦良玉传”,她是历史上唯一作为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里的女将军。在近现代,人们对于巾帼英雄秦良玉那种不屈不饶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忠贞不二的精神,同样心怀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