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旅途]杨静的随笔《一次黄鄂穿越之旅》

 黄石新东西 2024-05-27 发布于湖北

一次黄鄂穿越之旅 

杨静  

一.成团  

5月24日,我们一行四人进行了一次小小的黄鄂穿越之旅:从老下陆发展大道边的江洋湾进入,经过江洋水库(现在打造了月牙湾篷客露营基地),翻一点点山,就进到鄂州汀祖境内的岳石洪村,沿桃花溪到举人沟,一路登山,又进入下陆的东方山情人谷,上到东凉亭,再上到东昌阁摆渡车广场,走弘化寺背面小路,到三界碑,继续走到铁山的熊家境,在鑫源农家乐吃饭,走熊出没步道下山(后转走机车比赛场地边缘步道),再大路下山,走东方大道到梨花峪,最后返回坐车。黄石——鄂州——黄石,下陆——汀祖——铁山,我们均步行了3万多步。  
其实,这次路线中的很多节点,如江洋水库、桃花溪、东凉亭、东昌阁、弘化寺、三界碑、熊家境鑫源农家乐、熊出没步道、梨花峪,我都在今年才去过,是零散去的,然后我构思了这次如串珠般的穿越之旅,跟同事们提出,她们纷纷响应。但问题是,举人沟我们并没有完全贯穿过,不知道它的整体路况如何、尽头是哪里,能否顺利跟熊家境衔接上?我在网上搜了很多攻略、游记,但都不具体,只知道是可以上东方山和到熊家境的。这是此行最大的问题,也可能是最难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只要人够多,“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哈哈。  
这次同行的四人中,方老师没有来过江洋水库,也没有到过桃花溪、举人沟,甚至连东方山都没有正儿八经地爬过(虽然她已经在黄石生活了几十年!)但是她说她从小在山里面长大的,习惯了爬山。然后,事实上旅途一直是方老师打头阵,很多关键节点是她做决定带我们走,而且走的都是对的,她果然是爬山的好把式,哈哈!我呢,很多地方对于我来说相当于“二刷”,关键时刻也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

二.江洋水库——桃花溪  

走在江洋水库边上时,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今天太阳的威力。我今天是第一次穿上速干衣,长袖的,所以并没有再穿防晒衣。裤子也是速干的,另外还准备了太阳帽、太阳镜、冰丝挂耳面罩、登山杖。今天我的装备是最齐全、最专业的,哈哈!事实证明,我这样的准备是正确的。  
上一次来看月牙湾,我就已经往前探过路,发现没多远就可以下到汀祖的岳石洪村,所以这次,当我带她们翻过来,她们都惊讶:这么快就进入了鄂州地界。  
岳石洪村曾经是贫困村,这几年依托东方山、桃花山、四峰山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旅游基础设施,现在变得很美,是湖北省著名旅游乡村。  
首先看到的是半山腰的抹翠茶坊,雪白的建筑坐落于一片青绿之中,甚是文艺和养眼。就在4月20日,我们才来过,那天这里正好举办一个知名作家座谈会,有刘醒龙等作家出席。不过我们上来得太晚,没赶上讲座,也没赶上签名售书。  
从山上下来,沿桃花溪步行,依次经过木溪民宿、慈氏山房、农家菜馆、服务驿站、花溪酒店,它们或白墙粉面,或全景玻璃,或竹篱围绕,或日式枯山水,风格各异,错落有致。上有高大枫杨遮阴,旁有潺潺溪水流淌,路边桃李挂果,格桑花开,远处东昌阁、白马塔、鹊桥点缀山头,真正是一个山水田园休闲放松的好所在。每次到这,我都会觉得美不胜收、心旷神怡,好想哪天也在这里住上一宿,吹吹晚上山里的风,看看夜里乡村的星空,听听午夜的蛙鸣和清晨的鸟叫。

三.举人沟——情人谷  

到举人沟了。上次我蔡吴三人走到五块石头做踏脚、跨过深潭流瀑处,就没有再往前走了。这次,我们一定要把举人沟走穿!  
大家都没走过举人沟,但有厉害驴友隔一段就在树上绑了红飘带,上面印着“广汽埃安黄石体验中心”,红飘带还挺新的,应该是最近才系上去。我们就依照红飘带的指引走。  
举人沟的路果然要难些,窄、陡,全是用原生的石头垒成。幸好我今天带了登山杖,它让我多了一把助力,不至于完全靠两条腿支撑。看到网上有人是用双杖,但是我还想腾出一只手拿手机,方便随时拍照或录像,所以,就不用双杖了吧。而且,游玩东方山还不至于用双杖。  
可惜这次的流水没有上次大,既听不到声响,也难以见水影。到了一处应该有瀑布的大石壁前,完全没有水。  
旁边一木牌上写着“你可真棒,继续向上”。上到一处,转身回看,大广高速如一条长带铺在山下,没于山中。还依稀可见抹翠茶坊,我们已经把它远远地留在了那里。  
继续上,只见有许多断裂的树枝、倒掉的大树,几乎覆盖了本应有水流的峡谷。我们分析,应该是年初那场冻雨灾害造成的,但我们相信,大自然自有它强大的修复功能,有的大树也许会重生枝叶,有的大树也许会长出菌菇,还有的,分解腐烂,将所有元素还于土壤。所以,不必太在意为什么没有人清理,大自然会完成这项工作。  
在一个三岔路口,我们看到指示牌,向左去白马塔,向右上东方山,还写道“哪边的风景更美?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风里”。  
窄、陡的石头路变宽、缓的石阶路,终于,我们上到了一处平台,旁边一块已经掉色的牌子上写“情人谷”,原来,我们刚刚走过的峡谷叫情人谷,它界于揽胜垴和曼倩垴间。

四.东凉亭——东昌阁——三界碑  

上来就看到东凉亭了,它更像一座双层牌坊。因为太累,我没有拍它两面的对联。  
我们来到路边,哇,这里的视野好开阔高远啊!可以看到近一点的白马塔、鹊桥,远一点的磁湖、团城山,甚至更远的长江一衣带水。我们纷纷以此为背景照相,此时的我,已是满脸通红、衣衫汗湿。  
我记得春节时坐电瓶车是在这绕东凉亭上东昌阁的,那我们就应该往右边上山的路走,而不是往左边下去的路走。  
大路没有小路陡峭,但也弯多且长,终于,我们来到了东昌阁的售票处广场。在这里如厕放松、洗脸洗手、喝水吃食、补充体力。坐在长廊里,眼前的景色应该不再是黄石的,而是鄂州的花马湖。一阵山风吹来,好凉快,感觉我汗湿的速干衣很快就干了。  
再往哪走?是从弘化寺大门前过,走东方山西路,到水库边,再上熊家境?那条路我今年已经走了两趟,有些审美疲劳了;还是从弘化寺的后面过,但不知道有没有路或者说有没有好路,可以到熊家境?  
这算是我们今天旅途的第二个难点。但是,关键时刻,方老师拍板定音:“从后面走,走小路!”  
弘化寺后面也在修建一些设施。在一处农舍前,一条不起眼的小路,我们义无反顾地走了上去。再往前,路变正规,原来是一条非常好走的路。只是,路边树丛草丛茂密,让人担心有蛇。  
然后,就来到了三界碑了。这个地方和我五一期间来的对上了!原来那次看到的东昌阁下草木遮蔽的我不敢走的路,就是刚刚下来的路。现在,我知道另外两条岔路分别通向哪里,一条通向水库,一条通往熊家境! 

五.熊家境  

我们走上通往熊家境的路。这条路太好走了,基本上是平的,没有多少台阶。路的右手边,应该是山的北面,汀祖的石桥水库无比清晰。只见水库形状伸展,好似一位起舞的仙女,所以它又叫“仙女湖”。湖畔分布了很多红顶蓝顶的房子,也可以叫别墅,是村民的家或者民宿。湖中有一些小岛,吴老师说像仙岛湖,我说:什么时候我们去鄂州的仙岛湖玩玩!  
当看到那棵250年的皂荚树时,我们知道,熊家境到了。终于可以吃饭、补水了,此时已是一点分,不知道鑫源农家乐的老板还营不营业。  
此前,我在鑫源吃过一餐饭,然后写入文章,既发在了“新东西”上,也发在了自己的号上,没想到被人看见、转发给餐馆老板,老板留言说:你下次再来,免费喝鸡汤、吃竹笋。哈哈!  
当然,我们这次来,不是为了能免费吃喝,我们只是简单地想在这里吃餐饭而已。  
没想到老板太好了,送我们一份价值18元的哈密瓜切块、一份29块的凉拌马齿苋、四瓶三只松鼠坚果乳,还给我们弄蚊香、搬电风扇、泡了一壶又一壶茶水。据说,他家的茶水是用罗汉泉的井水泡的,难怪好喝,茶叶也好,忘了问是什么茶叶。强烈推荐大家上熊家境玩时都在这家吃,饭菜味道好还环境舒适。  
拎着打包的鸡汤,背着老板送的饮料和泡的茶水,我们本来轻松一些的行囊又重了起来,哈哈!  
下山,我当然介绍大家走我上次走过的熊出没步道,这里阴凉许多。可惜,这天的瀑布溪流小了不少,没有上次的意境好。  
后面,打前阵的方老师带我们转上机车比赛场地的一条路,比步道更好走。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用旧轮胎做成的模型:飞机、坦克…… 

六.梨花峪  

从西路下来,其实就应该去坐车回家了,可她们三人都没有看过梨花峪,于是,我们又暴走东方大道,从东方山西门走到东方山东门,准备去游玩梨花峪。  
我可是5.19中国旅游日那天才来的,那次我既摸清了梨花峪和膝峰亭步道的相对位置,又从小瀑布的大石头下来过,还骑了马,玩得挺充实。今天呢,主要是引导她们怎么走、怎么玩。  
中间我们还经过龙衢湾的黄石书房,进去小憩了一会儿,看了一下《湖北省志》。  
到了梨花峪,可惜今天天热,游客少,马主人没出来做生意。我带大家直奔峪的最精华处--小瀑布那里,叫她们去溯溪攀岩。当然,这种行为是不应该鼓励和宣传的,有一些危险性。  
我们分坐在大石头上休息,只见溪水一刻不停地奔流,水声听起来非常舒服、解压。这种声音叫“白噪声”,还有下雨声、海浪声、风吹树叶声、鸟鸣声,都属于“白噪声”,它们不是真正的噪声,是可以让人安宁的自然之声!  
依依不舍地离开梨花峪,我们还买了当地老妪辛苦种植的空心菜。 

 啊,一次辛苦并快乐的穿越之旅!也算一次环绕之旅,因为自始至终,我们都在围着东昌阁转,先是在它的北面——岳石洪村,看见它的雄姿,然后是在它的西面——弘化寺后面,看到它的金碧辉煌,最后,是在南面——陆柏林、梨花峪,又看到它,巍然矗立。东昌阁,是方圆十八平方公里东方山山系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黄石、鄂州交界山脉的灵魂核心!  

杨静:教师,爱好写点文字、记录生活。

点亮分享+留言+收藏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