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居·杂碎心情小记

 懒人阿哥 2024-05-27 发布于广东

     中午,下些雨,带璁儿去瘦石茶舍喝茶,一路所经多是乡道或田陌,满目葱郁郁的,人也有了生长的劲头。
     有空时,会带璁儿去外面,遇海看海,遇山看山,无论做什么看什么,璁儿都是兴趣浓郁,都感觉新奇。回去时都是依依不舍。
     有时在想,给璁儿一些旅程,让他去感受旅途的漫长遥远,这也是一件好事。

     到瘦石茶舍,璁儿把带去的零食分给他的兄弟——瘦石大姐的小儿子。璁儿还给大姐的小儿子起了个名字:唐如龙。

     这个名字,我曾跟璁儿探讨,璁儿说,他的兄弟姓唐,如龙,像条小飞龙。
    大姐的儿子常说自己是奶龙,但他非常喜欢璁儿给他起的名字。
     璁儿叫如龙兄弟,如龙也叫璁儿兄弟。

      有友说,每次看到自己在别人高大上的朋友圈里点赞的身影,总是显得那么的卑微和单薄,顿生出一丝丝的悲凉和自卑。
     他说,也许自己的名字在别人的朋友圈出现,别人朋友圈后面藏着一双鄙视和厌恶的眼神。或许自己的朋友圈对别人来说是垃圾,别人偶尔看到总会皱起眉头“哼”一声,那是嘲讽的哼。很多是厌恶。
    我说,饭是要吃的,事也要做的,该做什么就做,累了就看看禾田。
    友人说,人世间,不是所有的高山都要攀登,不是所有的深潭大海都要去游戈。有些高山大海适合观望,不适合攀登和凫游。

     与友人吃饭,其妻把吃剩的饭推到他面前撒娇说,吃不下了。

     友人二话不说,端起那半碗饭一边扒一边说,别人娶老婆是吃大鱼大肉的,我娶老婆却是要捡剩饭剩菜吃的。
     他的妻子笑,他也笑,满脸的幸福。


     傍晚,心里突生惴惴不安,去冼太夫人庙上香以求心宁。

     进大门,要取身份证,拿出身份证给守门的女子,她说不能进,你的户籍是外地。我说,我是本土本地人,我这口满本土话言你听不懂。她还是坚持她的原则。
     从后门进,给阿嬷上了一枝平安香,心里安宁了许多。

     父亲在世时讲过,假若心情杂乱,找一处宁静的河面,尽量静下心来凝视河面,约莫半小时,你杂纷的心情就与河面成了一个平面。
     父亲的话我总喜欢听,更喜欢按照他的话去做。
      不管心情好不好,每次过河望桥时我都停车下来注视河面一会。

     零时过后,抄唐人张松龄曲《渔父》一首,用小纸笺抄,给冼太夫人上了香,字也抄得满纸恬静。此曲为: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读林清玄的书,伴着菖蒲,夜色好像也有了夏时的气息。


 甲辰四月二十日凌晨,整理于二楼“曲尺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