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凯平:帮孩子“扬长”比“避短”更重要,可以从这几个层面做起

 大奔h1wmjlcm1r 2024-05-27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本文共4512字,仔细阅读11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周日

家教


积极心理学认为弘扬优势比弥补短板更有效,相比起短板理论,更有科学价值的是优势理论。家长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帮助孩子发掘优势所在,并弘扬优势,可以助力孩子找到一条最短的成功之路。本文中,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和广大家长朋友们分享了发掘孩子优势的重要性,并为如何帮助孩子发掘、发挥优势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首先问问自己:我有什么弱点?看看你能说出几个,并注意一下你能回答的有多快。

然后再问问自己:我有什么优点?再看看你能数出几个,并注意回答的有多快。

你会很意外地发现,说出自己的弱点会多一些,回答速度也更快一些。不过不用过度担心,这一现象不是说明你的问题有多么严重,也不是说明你的人格有多么糟糕。但是你也别太得意,不要以为你自己的自我批评精神有多么强,能够反思反省。

图片

负面信息加工优势与中国式管教

以上测试的结果其实是一个普遍的人类心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弱点比优点更关心、更在乎,所以想的更多,因此不假思索就能说出很多的弱点来。

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语言都有这样一个倾向性,我们形容弱点的词汇要多于优点的词汇。例如当我们夸赞一个人好的时候,无非就是善良、热情、好人等等。但你要形容一个人坏,可以想到更多的词汇:恶意、自私、无情、冷漠等等。

这个规律不仅在中文中如此,所有的语言都基本如是。说明我们人类更关注别人的弱点而非优点。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心理的自然反应。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我们无论是看自己还是看别人,容易看到更多的弱点。

图片

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叫做负面信息加工优势

当一个你一直很喜欢的人做了一件你不喜欢的事情,或者你发现他有一个你不喜欢的特点,是不是你以前对这个人所有的好感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就是一件坏事,可以摧毁一个人一生的积累,就是负面信息加工优势。

不幸的是,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或多或少反映出这样的负面信息加工优势。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管教方式:有些家长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总是关注孩子的弱点,发现孩子的弱点,批评他的弱点。

图片

有些父母甚至会说出一些特别恶毒的话,情不自禁会教育孩子:

你怎么一天天什么都做不好?

你现在连这都做不好,将来还能干什么?

你怎么这么丢人?是个人都会比你强!


还有一些父母喜欢人前教子,当着别人,特别是长辈、朋友的面,大庭广众之下教训自己的孩子,希望通过这种群体的压力,逼迫孩子反思、反省,改正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间,往往用了很多的负面语言。而在表扬自己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则语言贫瘠,说不出多少好话来。

所有这些习惯造成的恶果就是让孩子甚至父母自己对不足、问题、弱点清清楚楚,但是对于自己的优点其实往往不太明白。

这就造成了一些心理障碍——对优点不关注,对弱点太关注

但其实反过来,社会更关注的是人的优点。优点是属于社会的,而缺点是属于个人自己的。无论是美国的大学还是国内的大学在招生的时候其实更关注孩子有没有一些突出的优点。大学其实不是要招那些没有缺点的学生,而是想招那些优点特别突出的人,企业也是如此。

我在美国教书时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中国的优秀留学生成绩特别好,表现特别突出,各种特长、优点都有,但问题在于他没有一个打动人心的突出优点。这些人到了职场之后,会发现竞争力反而不如那些美国学生,甚至一些印度学生。整体而言,这些美国、印度学生成绩、表现不如我们的同学,但他们可能有一个优点特别突出,而他们往往能够把优点用到极致。

所以我认为,我们中国人在国外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不善于去包装自己的优点,拿不出某个特色来感染人、说服人、激动人心。特别全面而优点不够突出,这往往就是我们成长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障碍。

图片

人应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优点呢

著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至少有三种优势,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把它用到极致。

  • 第一,身体优势,如面貌姣好,身体健康。一个人不能够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 第二,知性优势,即智慧、聪明和才华。这种聪明、智慧、才华一定要用出来,并用到极致。如果不能够帮人解决问题,不能够成人之美,这种优势就浪费掉了。这样的优势不用在学习、工作、事业上,也是一种白白的浪费,而这种浪费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 第三,品德优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勇敢、慷慨、仁慈等等。这样的优势要用到极致,让别人受益、自己收获。如果浪费这种优势,就是没有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图片

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优势

怎样才能知道孩子有什么样的优点呢?

2004年,著名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和皮特斯教授邀请了全世界50多位杰出心理学家从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人类普遍认可的优势是什么,提出了六大美德,24个人类的优

图片

(一)智慧和知识(Wisdom & Knowledge)

知识获取和运用上的认知优势。从以下五种优势的培养中可以获得智慧,按照发展的程度来排列这些优势,最基本的是好奇心,最成熟的是洞察力。

1、创造力:喜欢思考一些新的方法和问题。

2、好奇心:对生活充满了兴趣,爱好特别多。

3、思维开放:总是能够想到每个事物的各个方面。

4、好学:喜欢阅读非小说类的各种作品。

5、洞察力: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你发现你在这些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好学、有洞察力、思维开放、有创造精神,那么就应该去选择能够弘扬优势的工作,如科学研究、学术探索、工程设计等和科学有关的事情

图片

(二)勇气(Coueage)

指在很不利的条件下,或内外意见不一致时,依然能够为达成理想目标而勇往直前。

1、勇敢:面对不同的意见,能够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2、坚韧:从来不会再任何挫折面前妥协、退让。

3、正直: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坚守原则、保守秘密。

4、活力:总是一种热情洋溢的精神面貌。


如果优势体现在这些方面,那么工作最好是做一些需要勇敢精神的事情,如战士、军人等。创业也需要这样的勇气优势,创业需要的是牺牲、奋斗、披荆斩棘的精神,如果在勇气方面有优势,做企业创业人员,是特别有意义的。

图片

(三)人道主义(Humanity)

人道主义的情怀,能够非常友好、积极地与人交往。

1、爱心:珍惜和别人的亲密关系,特别能够相处,能够愿意分享。

2、善良:总是愿意去帮助别人,照顾别人,尽自己所能,能够成全别人的好处。

3、人际关系:能够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能够处理不同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组织得体、行为得体,能够了解别人的欲望需求和行为动机。


如果优势集中在这样的一种人道主义情怀方便,特别适合做教育工作。因为教育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就是一种成全他人、成全下一代的精神。

图片

(四)公平公正(Justice)

超越了一对一的关系,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家庭、社区、国家、甚至世界;它是构成健全的社区生活的基础。

1、公民精神:为了集体利益,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

2、公平感:能以公平和公正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尊重。

3、领导力:能带动团体成员实现较好的协作,即使他们之间存在分歧,能够协调各方。


如果优势处于这些方便,那么领导、做管理工作是最佳的匹配。

图片

(五)节制(Temperance)

恰当、适度地满足需求,反对过度、超额。
1、宽恕和慈悲:很少对他人产生怨恨情绪。

2、谦卑:不认为自己比他人更特殊,待人平等,为人低调。

3、审慎:遇到事情后,总是认真思考后再发表意见。

4、自我规范:能够控制自己的饮食和情绪。


拥有这样优势的人特别擅长做行政管理工作以及财务工作

图片

(六)超越(Transcendence)

这是一种精神卓越,将个人与更宏大、更永久的东西相连接,与他人、自然、世界相连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1、欣赏美:看到美好的事物时,总能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愫。

2、感恩:对生活中所得到的一切都充满感激。

3、希望: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新的一天到来。

4、幽默:可爱、风趣,与别人相处总是充满欢笑。

5、灵性:相对于物质生活,更关注自己精神方面的满足。


如果一个人的优势在于发现美、欣赏美,充满希望,能够说出一些幽默的话,讲出一些充满灵性的事情,显然艺术、创作、宗教服务、甚至心理学都可能是最佳的工作匹配。

人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活出来,了解自己有什么优势。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判断标准,就是看一看在做这些跟优势相关的活动的时候,是否特别的兴奋、投入,充满了激情,甚至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做起来性情盎然、不知疲倦,越做越开心、越做越想做。如果答案为“是”,那么这就是你的优势。

图片

三大策略,引导孩子发挥所长

1

引导孩子讲一个“最好的我”的故事

让孩子对照上面的24个优势,找到自己比较喜欢、认可的,通过讲一个自己人生的故事,向别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个“最好的我”的故事,把优势表达出来、传递出去。

“最好自我”的介绍能够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而且在不断地演说、表达、介绍自己优点的时候,对自己有更强烈的确认,更明确的认识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讲出这样的故事来?每个家庭不妨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全家人聚在一起互相分享批次的优势。

图片

2

更换场景,帮助孩子拓展自己的优势

优势不是体现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我们所有的优势是一种普世的能量,可以适用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所以教育孩子如何去挖掘优势、迁移优势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生活技巧。

假如发现孩子的优势是想象力、好学、创造力突出,那么就不能把想象力、好学、创造力仅仅用在学业方面,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帮助孩子迁移他的优势,解决他的问题。

3

用优势把孩子不喜欢的事变成喜欢的事

将优势用在转变劣势上。在生活中,利用孩子的优势去引导他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但是又值得做的事情,就可以解决孩子的问题。例如孩子天生活泼好动,不喜欢被约束,出行时如何让孩子系上安全带?假如孩子具有管理优势,喜欢当领导,可以引导孩子当车上的安全员,监督大家是否系好安全带,这样孩子就很愿意去做这个事情。

图片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帮助孩子利用优势

如何去发现、利用、创造孩子们的优势,下面给大家几个积极心理学的建议:

1

在生活中活出、强化自己的优势

例如发现自己的优势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那么在生活中就得想方设法去表达爱、体现爱、体验爱、创作爱,活出爱的感觉。如果优势是善良,就一定要把这个善良活出来、做出来,不妨多和别人打交道,不妨多和别人微笑,赞许、出其不意的去帮助别人、成全别人。

2

选择与自身优势相匹配的工作

美国有个知名咨询公司,叫盖勒普,曾经对51家公司、1万多支团队、30多万员工进行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看这些人的优势能否用到工作中。他发现凡是能够发现自己优势、而且利用自己优势的员工,在争取顾客方面、工作绩效方面、工作成效方面,就要比那些不能用到自己优势的员工工作效率高44%,生产力高38%。那些特别擅长发现自己下属优势的经理人员,他管理团队成功的可能性要高86%

图片

因此可以说明,做人、做事、管理自己、管理他人,发现弘扬优势都是特别重要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没有所谓的短板理论,真正有科学价值的是优势理论,做任何事情,把优势用到极致,弘扬优势比弥补短板更有效。

当然,我们说弘扬优势,不是要对短板置之不理,只是说要把优势用到弥补短板的基础之上,因为补短板总是很难,而弘扬优势更积极、更有效、更有认同感。

人类进入21世纪,传统的卖苦力、卖时间、卖精力的工作,慢慢地会被机器取代,现在需要更多的是我们的灵性、悟性、感性。在21世纪,收入更高的行业其实都需要全身心投入,让我沉浸其中、物我两忘、酣畅淋漓的工作,不能够投入其中的话,其实很难做好。

所以对于下一代的孩子来说,能够弘扬优势,真正匹配自己的优势和事业,才能活得很开心,效果更好,收入也更高。这也提醒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多方面考虑,不能光考虑物质回报、收入高低,还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这样才能做得更顺手、效率更高、回报更大,获得更大的意义。

作者丨彭凯平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