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小龙:大关有个笪良龙

 新用户7391BFGL 2024-05-27 发布于安徽

大关有个笪良龙

安徽桐城     谢小龙


  笪良龙,桐地大关缸窑人。桐子国地界,差不多人人都知笪院土为桐城人杰军中翘楚。
  桐城二中,为桐地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学校。据说,出身贫寒的院士二中求读时节,一先生对其屡屡严加呵斥。
  爱之深,责之严;要得!


  须知共和国这时节,说积贫积弱,恐有人不大高鸟兴,说农民的儿子一个个巴望跳出农门,那可是实打实十成十哟。
  其时的农村,哪有什么机械化半机械化。用阳早寒春夫妇讲的话,那叫7901。
  农活,累死个人。
  严师出高徒;千锤百炼后,化作绕指柔。
  院士同志85年10月间,跨入军营。未几,高分考上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通科部门长班。
  90年9月,光荣入党。
  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9年,胡锦涛主席接见了他。
  
  听朋友讲,院士早年是研究声纳的。别看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时节,天蓝蓝水蓝蓝,大洋里几十米几百米下,黑漆麻乌的,没高水平高规格的声纳,潜艇将士便一个个睁眼瞎了。
  别说战胜不了敌人打击来犯者,你见不着侵略者的面,打个么子战哟。
  诚如润之先生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战胜不了敌人的。
  后来的日子里,读了一篇介绍院士业绩文章,知晓了院士一直致力于解决潜艇在水下"藏得住自己",同时"探得着别人"问题。
  朋友之言,不虚。
  一日,晒院士图像一帧并发感慨几句。


  有几友,似大不以为然。陪着十二万分小心,反复申明已意:在一个动不动就选择遗忘的国度,人们动不动胸口拍得山响又动不动俩手一拍大腿;小心无大错。
  庄子同志不是说过: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么。
  听人说,院士同志是个有担当有家国情怀之人。99年5月的一天,他要去哈尔滨参加博士入学考试。登机前,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让他去北京参加某科研工程的立项汇报。他没有迟疑,立马上了去北京的飞机。
  如今,院士身负党国家和人民的重托,任军队某重点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水下无人探测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
  院士有一双鹰眼更有一对听风之耳!
作者简介

 

简介:谢小龙,池州师范毕业,现在桐城望溪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