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东汉 2024-05-27 发布于日本
这是 东汉 的连续日更10年的第 789 篇文章。

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经历的增长,确实会出现很多有意思的联系。之前写过两篇文章确认病因不容易定位好问题再去解决,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引起问题的原因,再去解决。如果是问题没有弄清楚,盲目的去解决,很有可能就是前功尽弃。

有个案例就是赶时间的时候,看到一班地铁就要坐上去,很有可能就会做反,这时候的做法,就是要确认自己是否做对,没有确认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上车。如果慌忙上车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过一会还要下车,然后等待反向的地铁过来。

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现在我是做视频号带货,知道这件事情可以做,但是就是不想去做,这是为什么呢?最近再听《驱动力3.0》,有些任务确实靠金钱激励是很难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人类根本就不可能是个理性人。要接受这一点,在一些领域能够做到理性就可以了。

对于机械性的任务的话,胡萝卜➕大棒是可以奏效的,但是需要创造力的地方,这个会适当起反,这本书可以好好的去看一下,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福格行为模型》利用触发点来设计自己的习惯,现在养成都有哪些呢?写作,主要是靠自律,还有就是损失厌恶症,高少读书群是这样。

这个会损失一部分创造力,商君书·更法》有句话“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在事情还没萌发前就有所觉察,而愚蠢的人对于已经成了的事实还昏昧不明”,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就是需要锻炼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自己要学会做推演。

很多人的“风控”类似在思考“贩毒如何不被抓(第一),或者抓后如何刑法最小化(第二)”,而我们的“风控”是根本不去“贩毒”(第三)。并且,我们不“贩毒”的原因不是“怕被抓”,而是该行为根本不合理。就像我们2020年不参与“茅宁”不是因为它们马上会跌,而是那个位置上的风险收益比根本不合适。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合理,是需要智慧的,可以多写自己是如何判断事情的,把逻辑写下来,不要怕犯错误。

---------end---------

日更十年,记录生活,真诚分享,一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