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苏祠宇遍神州》霍山三苏祠

 苏氏信息平台 2020-07-23

《三苏祠宇遍神州》

霍山三苏祠

作者:苏登科

点开琼山二苏祠

眉山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据历代通志府志县志的记载,全国各地有三苏祠四座,二苏(轼、辙)祠二座,苏洵祠一座,苏轼祠十八座,苏辙祠三座,合计二十八座。如今,这些祠宇大部分已难觅踪影,只能通过地方志文献来了解当初的概况,从中也可获知三苏的生活轨迹。
本文将介绍安徽霍山三苏祠。

——————————————

霍山是安徽省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置于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隋朝始称霍山县。霍山三苏祠,是继眉山、郏县、金华之后的第四座专祀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祠宇,且有苏辙后裔传衍。据县志记载,“三苏祠”就在“县治西开运寺左”,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嘉靖时(1522-1566)缮葺扩增一次。明末毁于兵燹,栋宇荡然无存。迨至清初,庐阳府佐薛公见祠废,慨然以修复自任,率先捐俸,并劝各属,捐资崇祀,立石勒碑,以记其事。祠于乾隆初复毁于火灾。道光二十七年(1847),续建门楼三间。咸丰八年(1819)再次被毁,同治九年(1871)重修。抗战时期,设县田粮处于此。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戏院,由地方组成的剧团,在此演出。1956年,因建县政府礼堂(后改为影剧院)拆除。至此,霍山“三苏祠”废。(《霍山三苏继眉堂家族简报》)
明万历《六安州志》卷四《祠庙》载:“三苏祠,在霍山县治东,为颖滨先生后裔立。” 

清光绪《霍山县志》卷七《祠祀》载:“三苏祠,在县治西开运寺左。乾隆三十四年灾。四十四年,苏霁昭等重修。《苏氏重修记》:三苏之有祠,自宋始。厥后子孙有居霍者,始有祠。明宏治时,庐阳太守蜀郡马公崇祀之。嘉靖已亥(1539),御史蒲舜原杨公代巡南畿见霍祠,饬所属并崇其制,为堂为厅为东西翼室为门,视旧略增。明季兵燹,栋宇荡然。国初,庐阳府佐薛公行霍见废祠,慨然以复修自任,捐俸数百金,并劝各属捐赀,崇祀立石,风示久远。乾隆戊子(1768),复毀于火。戊戌春(1778),族裔输赀若干,购买木石,经营十余年而后告竣。适邑侯刘莅霍,详核祀事,恭诣致虔,奉前修而光盛典。诸君子尊贤重道之雅意,若与我先人有旷百世而相感者,岂最为宗族光耀云乎。祭日同程忠烈祠祝文:惟公眉山世胄宋室名臣,父子以文章名世。盖渊云:司马之才,兄弟以方正决科迈,晁董公孙之学,仰儒宗之鼎峙,识家国之渊源。惟茲春秋,用中明荐。尚飨!” 

又《县志》卷十一《流寓》载:“宋苏昶,四川眉山文定公孙。南渡后,避乱寓霍山。执有大观中(1107-1110)子由诰身一通,以蜀远难归居焉。”
民国《眉山县志》卷十八《人物志》,有苏辙裔孙苏文斌藏于霍山的记载。明万历《六安州志》卷七《艺文志》,有嘉靖十八年(1539)潘子正撰写的《重修三苏祠堂记》碑文,称:“老泉墓在蜀,文忠、文定墓在郏,其流裔在霍山”。
参考文献

六安州志.(明)李懋桧.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霍山县志.(清)秦达章. 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眉山县志.(民国)王铭新. 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

三苏年谱.孔凡礼.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

编辑:苏耿仁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END》—

热门

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