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狙击手大开杀戒,节奏紧凑,结局大快人心!

 互利互读一辈子 2024-05-27 发布于北京
生死狙击》2007

导演安东尼·福奎阿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 迈克尔·佩纳

 豆瓣  7.8   IMDb  7.1

图片

鲍勃在总统街头演讲充当隐形狙击手暗中保护总统,会场突然遭到枪手袭击,总统身边的衣索比亚主教被杀。

图片

鲍勃被当成暗杀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后的真凶,为自己洗刷罪名。

图片

影片的视觉镜头以及场面的处理都很到位,把战争中血肉横飞的残酷性体现了出来,紧张的心理角逐又再一次为本片添彩,一旦扣动扳机,震撼效果将俘虏你的视觉。

图片

影片用一个老套的政治阴谋作背景展开,东非的丘陵、车队、“陆虎”JEEP和武装直升机,使这个片段带有明显的《三角洲部队》游戏的风格。

  在“猛禽”无人机的支援下雇佣兵陆军正在做一件见不得人的勾当。有两个顶尖水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狙击手提供掩护,其中射手就是主角斯瓦格。

图片

当大批敌人和武装直升机赶来时,指挥官却抛弃了狙击手,让他们自生自灭。

  在这个片段中,两明狙击手的配合过程简洁直白。狙击是一道复杂的应用算术题,测距离、算风偏、估速度、查射表、装表尺,再加上战场观察和弹着点的修正。

图片

这么多内容需要在一、两秒中完成,工作负担非常重。通常美军双人狙击小组来分担工作量。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如果你留心观看,会发现观察手的手册大有玄机。这个小册子里除了她老婆的照片外,还闪过一张手绘地图,图中标定了路边每个电线杆和突出物的距离,显然整个战场事先已用激光测距仪仔细测量过。

图片



  当敌人第一辆奔驰卡车疾驶而来时,观察手只通过手中的7-20变倍望远镜观察电线杆的位置,就直接读出了距离770米、速度40千米/小时的数据,并迅速心算得出瞄准镜的密位调节量。斯瓦格装定M40A3狙击步枪瞄具的距离后,大家可以看到他的瞄准点向左移动了0.12度的提前量,两次射击分别以爆头方式命中了奔驰卡车的重机枪手及司机。

图片



  几十秒后当地武装的车队追来,距离很快逼近到450米。时间紧急,装定瞄镜已经来不及了,斯瓦格就将校准为800米的瞄准镜下移0.12度,用三发子弹打瘫了开道车、截停了整个车队。

图片

大队民兵拥下车来,高射机枪、82迫、无后坐力炮等重火力拉开了阵势,直接威胁着狙击小组。一场恶战随即拉开。此时观察手不停识别和指示威胁最大的目标,让斯瓦格依次消灭了第2、3挺车载重机枪和用电台呼叫支援的指挥官,快速的剪辑描写虽然枪枪见血,却绝非乱射一气。

图片

接下来直升机的两轮袭击打死了观察手。斯瓦格从枪衣下面翻出了一杆反器材步枪,经过几轮射击击毁了直升机的变距器,故事遂告以段落。

点击下方观看↓↓

《刺杀据点》2008

导演皮特·特拉维斯

主演丹尼斯·奎德 / 马修·福克斯

 豆瓣  7.3   IMDb  6.6

图片

该片讲述了美国总统阿什顿演讲时遭到枪击,人们从几个不同的视角逐渐揭开了这桩刺杀行动背后的真相。

图片

《刺杀据点》制作成本并不高,却打造出了一部颇有A级影片水准的电影。导演彼得·特拉维斯使用了技术派的手法,节奏感控制的不错,不过片中过多的剧情闪回,让喜欢欣赏直白式动作电影的观众有些不适应。

图片

该片的音画表现保持了索尼公司的一贯水准,画面通透锐利,色彩没有过分艳丽,部分爆炸场景后浮起的烟尘细节,更是足够的精准,枪战场面的音效动态定位也很准确

点击下方观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