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越过越顺,从戒除这3种“动物思维”开始

 富书 2024-05-27 发布于北京

文|碧慧

人生之路,需警惕这三种“动物思维”,解锁真正的巧力与智慧,让每一步都迈向更加顺畅的未来。

知乎上有个提问:“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的差距?”

有条高赞回复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面对挑战和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固步自封;

面对不公和伤害,是愤怒抱怨,还是冷静从容;

面对财富和地位,是自我膨胀,还是居安思危。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而影响一个人做出不同选择的是他的思维方式。

正所谓:思维决定出路。

想要人生越过越顺,一定要远离这3种“动物思维”,不然就像是带上了沉重的脚镣,会在不知不觉中拖垮我们的成长。

老鼠思维

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四处流浪的老鼠自从在佛塔顶上安了家,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它不仅能在佛塔各层之间肆意穿梭,还能享受着善男信女送来的丰盛贡品。

每当它在神龛上俯视下面那些焚香叩拜的人们,心里都万分得意。

直到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突然闯进来,一把就将它抓住了。

昔日见了猫都瑟瑟发抖的老鼠,此时却趾高气扬地说:“你不能吃我,而应该向我跪拜!你没有看到人类都对我毕恭毕敬吗?”

“蠢货,人们跪拜的是你身旁的佛,而不是你!”野猫嘲讽完,就一口把它吞进了肚子。

“老鼠思维”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认清自己,错把平台当本事,错把运气当实力。

把自己看得越重,最后伤得越痛;把自己捧得越高,往往摔得越惨。

有句古话说得好:“在位时,如鱼得水;离位时,如驴打滚。”

当我们身居高位时,一呼百诺,深感不凡。殊不知,真正厉害的不是你,而是你所处的位置。

一旦我们抛开外在的财富、权力、平台或职位,到底还有多少赖以生存的能力,这才是决定我们的人生走向的关键。

正所谓: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能看到谁在裸泳。

小郑原本是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年轻的网点主任,业绩表现突出,生活过得挺滋润,去年却突然提出了辞职。

原因是有一家新开的股份制银行想快速打入当地市场,急需拓展客户,就开出比目前收入高一倍的薪水挖小郑过去任支行行长。

小郑手上的客户虽然不少,但没有意识到有些是国有银行的原本的存量客户,只需要他简单维系;

有些新客户是基于该国有银行的平台背书才选择和他合作,并非完全信任他的个人能力。

结果小郑跳槽到股份制银行后,原本的客户带不走,新客户拓展又处处碰壁,最终试用期考核都没有通过,承诺的高薪自然化为了泡影。

就像李尚龙在《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这本书中写道:

“别把平台能力当作你的能力。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离开平台剩下的,才是你的本事。”

社会是现实的,我们要时常反思:离开现在的位子,我是谁

唯有认清自己,不断修炼自身的能力,人生才能越走越顺。

毛驴思维

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年终大会上,毛驴又一次没有被评上“劳模”。

毛驴委屈地向领导申冤:“为什么我最勤劳、最辛苦,一天到晚都在拉磨,却年年评先都落选?”

领导笑笑说:“是啊,你拉磨的本领无人能敌,可来来回回都在原地转圈。况且我们公司明年打算上线自动化拉磨设备,很快就不需要你了。”  

毛驴显然没有料到,它想伺候一辈子的工作,有一天会快马加鞭地把它给甩了。

固守舒适区,重复低水平的勤奋就是“毛驴思维”。

时代在前进,如果固步自封,不通过学习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只是用低水平的勤奋来感动自己,最终命运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读书时,如果不及时疏通认知上的堵点,哪怕再努力刷题,即使是“头悬梁,锥刺股”,成绩还是上不去。

工作中,如果不能解决问题,精进技能,哪怕加再多的班,熬再深的夜,也依旧混在最底层,职业危机随时找上门。

陈某是原公司办公室资历最深的员工,已经做基础文职岗位20年了,收入还比不上入职一年的应届毕业生。

经常听到她抱怨:“加班加点努力工作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升职加薪永远都没我的份?”

可是她看不到的是:

别人做的PPT排版精美,她做的PPT粗制滥造;

别人做统计报表又快又好,她连基本的函数公式都不会,经常错漏百出;

别人半天能帮领导写完一篇讲话稿,她连做个会议记录都要憋一天。

文职岗位好多年,她也就只能日复一日地操作基本的复制粘贴,简单地整理档案。

更惨的是,去年随着公司电子档案系统上线,原部门岗位优化,陈某毫无悬念地进入了被优化名单。

40多岁的她惨遭中年裁员危机,由于没有任何工作技能傍身,再就业的道路尤为艰难。

永远都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任何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埋头苦干者,但是单凭重复低水平勤奋就想突围,无疑是异想天开。

《认知觉醒》这本书中说过:“许多人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浑然不知,总是习惯在舒适区兜圈 ,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

废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在舒适区内重复低水平勤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自我突破,才是职场中最大的底气。

野马思维

这是大自然中真实的生存法则:

非洲有一种吸血蝙蝠,体形很小,却是个头高大的野马的天敌。许多野马因它们而死亡。

事实上,这种吸血蝙蝠的吸血量很少,也没有致命的毒性。

当蝙蝠趴在野马身上吸血时,怎么折腾都赶不走,以至于野马情绪失控,拼命狂奔,最终在暴怒和流血中痛苦死去。

害死野马的其实不是蝙蝠,而是自己失控的情绪。

冲动、易怒,过分情绪化就是典型的“野马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很容易陷入“野马思维”的泥潭:

早上出门,因某件小事和人吵了两句,越想越气,导致一天上班都没心情;

工作中,完成了一个项目,没有得到领导的及时称赞,觉得信心受挫,一周都消极怠工;

生活上,为了芝麻绿豆大点事,夫妻之间大动肝火甚至演变为拳打相向……

“野马思维”的可怕,在于任由情绪控制自己的大脑,不顾及后果,经常把小问题放大,最后发展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知乎网友@老姚分享了他朋友的故事:

金姐是一家民办公司的项目经理,是典型的工作狂。

最近得知她因胃出血住院了。

主要诱因竟然是:三个月前的一次晋升机会公司没有给到她,所以一直闷闷不乐。

尽管每天干的活差不多,但金姐总感觉很压抑和烦躁,吃饭没啥胃口也不规律,晚上睡觉还经常想着这件事导致频繁失眠。

她说:“工作没有累垮我,但是失去晋升机会引发的负面情绪打垮了我。”

情绪是一个人的心魔,你不学会控制它,它便会吞噬你。

作家刘娜说过:“情绪是一把枪,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时,枪口其实是对准了我们自己。”

在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在所难免,别让一时的冲动,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只有学会控制情绪,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真正能拖垮一个人的,不是环境、不是能力,而是固有的思维模式。

戒除老鼠思维,你才能认清自己,珍惜机会;

摆脱毛驴思维,你才能提升自己,不断突围;

远离野马思维,你才能情绪稳定,处变不惊。

只有思维方式对了,行动才能对;行动对了,人生才会越走越顺。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戒除以上3种“动物思维”,人生顺遂如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