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韩玉明:左邻右舍

 新用户89134deQ 2024-05-27 发布于湖南


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梦,乡情是我们的魂,《乡土文学》是你我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左邻右舍

文/韩玉明

       我家院子,左边人家姓胡,我们叫他胡爷。胡爷六十多岁,编织技术一流。每年清明节过后,他就从地里割回许多柳条做编织的材料,柳条嫩绿嫩绿的。胡爷就坐在地上给柳条剥皮,他首先把柳条拿在手上,先从根上剥开一点皮,慢慢挽在一起,用手握紧,顺着柳梢使劲一拉,柳条皮就去掉了,柳条变得白白嫩嫩的;然后把柳条泡在水里,准备晚上编筐用。

       我那时候六岁,正是贪玩的时候。一天胡爷割回柳条来,我就挑两根长的,当马鞭子玩,那柳条在空中一甩,咔嚓一声就折断了。母亲见我把胡爷的柳条弄断了,狠狠地在我屁股上打了一顿。

       胡爷见了,说母亲不该打我。胡奶奶把我拉到屋里,给了我两把酒枣,把我脸上的泪擦干说:“没事没事”。胡奶奶可真好。后来我不再拿柳条当马鞭子玩了,学着胡爷的办法帮他剥柳条皮。胡爷当着我母亲的面一直夸我,说这孩子真聪明,长大一定有出息。

       胡爷编筐一般都在夜里做活,他坐在一个凳子上,两腿夹着双手一上一下地把柳条编织成簸箕、簸箩、箩筐和各种样式的小篓子。村里人家都用得上这些小家具。胡爷手艺好,编织的东西好看,耐用。他卖簸箕,箩筐价格都很公道,谁家手头拮据,也可以先拿上用。胡爷凭着这点手艺,日子过得比别人家宽裕,两个儿子都先后念了县城中学,大儿子还做了政府的官员。胡爷在村里德高望重,土改那年胡爷就把整个院子都买下来。我家只有三间东房,院子里的那棵大枣树也是胡爷家的。不过胡爷开明,每年枣子熟了都让我们摘些吃。院里也让我家随便堆放东西,胡爷从没计较过。

       我家右边一家姓曹,我们习惯叫他曹先生。曹先生早年在阎锡山部队做过医务官,解放后,回来给人看病。曹先生不会种地,也不会养猪,就靠他那小手艺挣点钱粮和老伴过活。曹先生给人看病不把脉,不开药,只凭那几根银针。谁家有了病人就到家里让曹先生给扎针,也可请曹先生上门诊治。曹先生年岁大了一些,人很随和,没有架子,看病也不讲给钱多少,给多给少都行。曹先生手艺还真行,谁得了头痛病,他就在头上扎上几针,行针半个时辰就好了;谁肚子痛了,他给扎上几针马上就感觉轻松了许多。所以他那小平房里经常有人来扎针,就像一个小诊所。曹先生住的小平房排水不好,一遇下雨就漏得厉害,胡爷把过道里的一间房子让给曹先生住。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左邻右舍处得和睦,大家日子过得也是很舒心。

        那年,村上的几个年轻人闹起了红卫兵,把曹先生揪了出来,说他是隐藏在贫下中农队伍中的反动军官,把他关到县城的监狱。曹先生在监狱里把自己在阎锡山队里当医务官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

       我家左边靠后的一家姓张,我们叫他保宽大爷。保宽大爷特别勤劳,在大南沟山上种着七亩地,家里养着三头牛,在小南沟还有一片树林子。保宽大爷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大儿子放羊,二儿子跟着他下地动弹,三儿子在县城念中学,两个闺女都没出嫁,在家帮着保宽大娘料理家务。保宽大爷家人口多,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在村里也是大户人家。那年保宽大爷给大队喂牲口,当了大队的饲养员,大儿子给队上放羊,小三初中毕业当了兵,两个闺女也嫁了人。一家人过得也很好,只是儿子还没娶下媳妇,保宽大爷有些犯愁。保宽大娘一辈子生儿育女围着锅台转。那年夏天,天气很热,保宽大娘在院里做饭,中午时分她忽然看见了什么了,就朝着对面的墙又骂又叫,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很长时间每天到中午时分都这样,人们说她跟上鬼了,人也显得不正常,疯疯癫癫的,身子骨也瘦了许多。保宽大爷很着急,请了神婆子来捉过鬼,还过魂,但不见好转。这事传到曹先生的耳朵里,曹先生就专门从县城回来给保宽大娘看病,曹先生住在村里,每天给扎两次,连续扎了三天保宽大娘慢慢地好了起来。据曹先生说这是受刺激引起神经错乱的意症。

       前些年,我还特意回去看看,那院子早没有当年的样子,人去屋空,小院一片凄凉。我家的房子早已拆掉了,胡爷家在别处建了二层小楼,老房子没人住了,屋里堆放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曹先生家的小平房也破损得也很厉害,门窗已被人拆去了,只有四边的土坯墙还在,风吹雨打得都快倒塌了。保宽大爷家的房子虽然还在,但已破旧了许多。门前保宽大娘当年做饭的灶台也塌得只剩下半截烟筒。院里到处长了蒿草,蒿草中间堆放着一些从房上掉下来的砖瓦和烂椽头,一片凄凉的景象,院子里只有那棵大枣树仍枝繁叶茂,挂满红红的小枣散发出淡淡的甜香。

       半个世纪过去了,胡爷,曹先生,张大爷早已作古,儿孙们也不知流落到了哪里去了。我站在院子中间,看着这些破旧的房屋和凌乱不堪的院子,心中一阵阵悲凉,想起和左邻右舍相处的日子,仍感到淡淡的温馨。

       啊!左邻右舍……

【作者简介】:韩玉明 ,1946年生,退休干部,爱好阅读、写作和书法。

责任编辑:陈财和
终审编辑:第一流
排版编辑:蒋小爱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策划运营   陈小平
主   编 丁  村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
平台执行主编    第一流(兼诗歌组组长)
期刊执行主编    施静云(兼散文组组长)
期刊编辑部主   任  刘燕宏
平台编辑副主任  赵  成
排版工作室主   任  东风破
             副主任  余  萍
小说组组长  金莲玉

编 委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燕宏   陈   乐    陈贤东      
            彭太光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皇    甫   潘政祥   
            袁晓燕   姜盛武   林晚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