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与全球价值观——李守力老师答西南交大学子提问

 慧然 2024-05-27 发布于广东
对话档案

地点:峨眉山中藏医康寿堂

时间:2015523日未时

参与人:李守力老师,石医生,西南交大学子等

整理人:肖开新(成都明伦书院,曲成苑私塾教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话现场及合影)

 (蓝色字为学子提问,下面为李守力老师回答)

1.为何我们很难判断是非?

这是源于当代百年来中国价值体系的崩溃,大家不读经了,没有判断标准了,也不知道道德底线在哪里。

2.如何重建判断标准?

孔子讲“与时偕行”,但枝繁叶茂的前提是根深蒂固,干旱时如何浇灌树叶也不会使其茂盛,因此要回到根本,继承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是一个根本, 回到6500~6700年前,《圣经》和《易经》是同源的,之间并无障碍。治本即重建经学道统,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没有经典学。五四运动以来我们只学到西方的两个分枝——民主与科学,却把自己的灵魂丟了。

3.各宗教之间有何差别?

《金刚经》讲:“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全世界的圣贤都是领悟真理的,为何传的法不同?因为面对的人群不同。就像石爷爷是一个医生,今天来了五个病人,开了五个方子,不是因为爷爷不同,而是因为病人不同。无为法就是真理,有差别是因为人种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历史不同……

亨廷顿讲:“世界的冲突本质上是文化的冲突。”当今的恐怖分子都是极端宗教主义者,如果美国没有发动伊拉克战争,法国没有攻打卡扎菲,世界不会有那么多恐怖分子,美国的解决办法是错误的,武力消灭不了恐怖分子,只有回到根本文化上才行。中国文化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的老百姓什么教都信(儒释道等),但是没有冲突。

4.怎样打破现状?

慢慢打破。太平盛世需要经历痛苦,正如欧洲经历了一战二战,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才换来了今日的繁荣。当时也是陷入一种互害模式,犹太人没有任何罪也要被屠杀。中国在辛亥革命以后进入互害模式,文革时达到极致,根源在朱元璋,他废除宰相制,实行集权专制,权利没有得到监督。在这之前中国的历史是民主的历史,大部分官员都来自平民。中国的历史是被妖魔化了的历史,钱穆讲的是真话,大家可以看他的《中国国史大纲》。

5.可是目前大部分中国人对国学很麻木?

麻木不要紧,麻木会痛苦,痛苦了就会找药,这也是当今国学热的原因。陈来讲:中国的国学热是自下而上推动的。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很快全国书院林立,这是气运。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否定自己的传统。犹太人从小就读《圣经》,他们每一个人都长成参天大树,犹太人拥有全世界25%的财富。

6.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其它都消失了,而中国没有?

中国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它能历经三代(五四运动到文革以后)不绝,因为中华文化里有复苏基因,就是《易经》, 《易经》是基因系统,64卦与DNA密码完全吻合,64卦能跟宇宙和生命共振,在一定的时空点就会被唤醒。

其他文明都有历法和天文学,但没有抽象变成永恒的法则,只用历法很容易亡国,因为历法一直在变。中国有三大永恒:文字永恒,卦符永恒,以及历法永恒。《易经》是原始思维、右脑思维。读懂了《易经》,往前可以读懂5000年,往后可以读懂5000年。而中国的干支历(六十甲子体系)可以统摄一切历法,世界通用的儒略历即与之相似。

而中国文化也有“协和万邦”的能力,中国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曾是国家。

7.理性与感性该如何选择?

不同的层面不一样。感性的最高层面是天人合一的直觉体系,用现在的话说叫量子纠缠。当感性是为了自己或别人自私自利的欲望的时候该选择理性。无为的自然的状态下选择感性,这时理智是在判断是非名利。

8.中国从古代到现在是不是在沦丧?

是的。战国人认为春秋时期很好,而那时两位圣人孔子和老子,一个说“礼崩乐坏”,一个说“大道废”。我们认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很好,但战国人认为就像在地狱一样,差春秋时期太远了。从古到今,人的德行和寿命都在衰减。《易经》诞生最早,却是最有智慧的书,至今无法超越。

9.您怎样看待一个人太有原则?

这是性格问题。有的人很有原则,有的人不讲原则。过去让很有原则的人去管仓库,让不讲原则的人去协调关系。《易经》讲“各正性命”,《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成功者都是走适合自己的路。

10.有些事无法判断无法选择怎么办?

那就看结果,选择结果好的。大部分人看结果,只有少数先知先觉的人在“因”上下功夫。历史上的圣贤都是经历过大挫折大磨难的人,这也就是“孟子定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顺境不会诞生圣贤,甚至连成功者也没有,顺境只会诞生平庸的人。理想越大,挫折越多,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往前走。

11.怎样看待既得利益与理想?

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利益不能成为追求的终极目标,一定要把理想放在前面。还要看结果,芮成钢是个天才,也出事了,他只为自己带来名利,这是求利不求义的结果,有时还是大器晚成好。现在就业是小问题,越是大集团公司越重文化,而非知识技能,知识更新很快。他们看重你的道德、理性、灵性,关键在于修身。

12.《易经》那么大,该从哪入手?

这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没学但在用。就像我是老师,学生送礼,我说“不要不要”,实际是“要”,而西方的老师说“不要”就得拿回去。西方人是单极思维,每个中国人都有阴阳思维,“万物负阴而抱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