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余年2》: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盘点那些可敬的父母

 梧叶追剧 2024-05-27 发布于陕西
与你相遇几分钟  不多不少刚刚好

相思梧叶,80后,老文青,纯爷们,少女心。内心单纯的教书匠,行为纯粹的写字人。影视情感,成长感悟,随手涂鸦,聊以自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一种亲情,是永远的底气和堡垒,退路和托起,于是你可以勇敢前行,不惧世界的风雨。

不由得深感惭愧,虽然上学时就已经在《触龙说赵太后》里读过这句话,但是那时少不更事,不懂父母之爱的厚重,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真正懂得这句话,还是当初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在顾家祠堂里,顾廷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着顾廷烨说的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自然也要为我的娴姐儿计上一计”。

盘点整个故事,虽然顾廷煜不算是最大的反派,但是多智近乎妖的他,可是为顾廷烨制造了无数的麻烦。但是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犯的那些错,似乎都可以原谅了——虽然他不是好兄长,却是一个好父亲。

毕竟这么多年,他一直跟顾廷烨不对付,但是在弥留之际,他为顾廷烨扫清了所有障碍,固然有为家族考虑的成分,但是更多的就是为了给妻儿留下一份保障。

追《庆余年》第二季,看到剧中的那些父母为子女的谋划,不由得再次想起了这句话。





首先是林相林若甫,作为范闲六个“父亲”中的岳父,自从范闲和林婉儿的婚事定下来之后,他一直都在为范闲谋划。

在李承泽的运作下,范闲成了春闱主考之一,也顺利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这边任命刚刚下来,朝中文武百官都求范闲关照他们的门生,礼箱把范府大门堵得严严实实,就连太子李承乾也牵扯其中。

就在范闲苦恼不已的时候,林若甫也交给了他一份名单,知道范闲为此很不齿,他依旧耐着性子给范闲讲劝范闲审时度势,还给他大讲官场潜规则和人情世故。我想,就算是生父,也不过如此。

后来,范闲得到庆帝的支持,把名单还给了林若甫,听了范闲的心声之后,林若甫为之感动,答应成全他一次。

本以为林若甫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却不想后面的故事里,他还安排了死士为范闲解围。

等到范闲彻查科舞弊案的时候,林若甫向范闲透露这些年他向春闱考官推荐了不少门生,让范闲从他开始查起。

因为他知道,只有主动站出来,成为范闲手中那把执行庆帝意志的刀,才能保护林大宝的安全,至于林婉儿,等到范闲掌握内库之后,自然一切平安。





其次是郭宝坤的父亲郭优之,作为配角中的配角,加之范闲刚刚进京,就跟郭宝坤杠上了,作为郭宝坤的父亲,他留给我们的观感的确不怎么好。

李云睿构陷范闲的时候,郭优之就是执行者。那次,他明知道范闲做的那首七言绝句是原创,在长公主李云睿(李小冉 饰)吩咐他联系庄墨韩构陷范闲时,他还是做了。

无论哪个朝代,为官者结党营私都是大计,因为郭宝坤自己漏了口风,他被下了大狱。

“在我入狱后,你要上书,上奏与我撇开关系,言辞一定要能有多毒就有多毒、能有多狠就有多狠!你一定要按我说的做,唯有如此,你才能活下来!”“你我父子从此恩断义绝,再无关系!”

不可否认,郭宝坤之所以长成那样,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真正到了生死关头,他就算拼命,也要保住自己的儿子。

第二季的时候,郭优之知道范闲不仅没有为难郭宝坤,还把郭宝坤纳入麾下之后,激动地老泪纵横,对范闲千恩万谢。

所以,对范闲的请教,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因范闲救了自己的儿子。我想,如果范闲告诉他,如果他死可以救儿子一命,他绝对会义无反顾去死。





还有柳如玉,曾经的腹黑后妈。

第一季的时候,柳如玉内心的狭隘和自私可谓展现到了极致,范闲刚刚进门,她没少给范闲添堵,无论让范闲走侧门进府,再让他在院中等候一个时辰,还是挑拨范思辙对范闲动手,试图给范闲一个下马威的举动,都让人对她很是不喜。

但是转念一想,这样的柳如玉,才符合我们印象中大宅院里女子的形象,许多深陷宅斗的女性,她们不断争斗,除了为自己的恩宠外,也是为自己的孩子的前途和家产。考虑到范思辙的天真率直,作为母亲,柳如玉自然要为他的未来筹谋。

后来知道范闲无意于范家家产之后,她马上变成了另外的样子,当范闲在街头痛揍礼部尚书之子、太子门生郭宝坤,惹下滔天大祸时,她却焦虑地想要送他远走避祸。因为那一刻,她是真的把范闲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第二季里,范思辙从北齐回来之后,她本想把范思辙留在身边,可是知道了范思辙的真实想法了,她还是选择了放手。

因为她知道,如果继续把范思辙留在身边,也许能满足自己对儿子的思念,却会把儿子给养废,这样的情境,她当然不希望看到。





这一路走来,范闲得到了很多人的照顾。

除开真心把他当成家人的养父范建,他的其他几个“父亲”,从师父费介到教父陈萍萍,从叔父五竹到岳父林若甫,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在真心实意地帮助范闲。

可唯独他的生父庆帝,却从来没有把他当成儿子,予他高官厚禄,不过是想让他成为陈萍萍一样的孤臣,做大庆皇室最后的底牌。

不仅范闲,其他的几个儿子,庆帝也没有多少亲情——

大皇子李成儒生母是外族人,刚刚成年就被派往边疆,后来又被当成了联姻的棋子。

二皇子李承乾还未成年便被封王,在外人看来被当成皇位继承人培养,实力上却是庆帝给太子准备的磨刀石。

三皇子李承平最为受宠,却被养成了一个傻白甜,也许在庆帝眼里,李承平的最大价值,就是满足他对亲情的期待吧。

也许,作为帝王,庆帝眼里就只有太子才是自己的儿子吧,因为太子心机深沉,最适合成为帝王。也只有在太子那里,他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最是无情帝王家,是无奈也是选择。因为一个王朝,只能有一个储君,其他人,如果不能成为储君上位之路的垫脚石,就只能抹杀掉。

因为这个原因,庆帝注定没办法成为一个好父亲。


(图片系电视剧《庆余年2》截图)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