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佘华荣:刮胡子

 开心明智 2024-05-27 发布于湖南

刮胡子

佘华荣

我不喜欢刮胡子,就像人不喜欢别人批评一样。但是,别人批评只要是批评得对,并无恶意,且是当面,又觉得没什么,可以虚心接受。所以经常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做人做事或读书写文之类,有个人挑毛病,即便是鸡蛋里挑骨头也是警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倘若想进步,批评的声音还是需要的。倘若你写的东西,即便很差,不堪卒读,也是一片叫好声,无异于捧杀。不过,又觉得这胡子刮与不刮,有别于文章的好与坏,只是一个习惯,我不想刮。
同事与朋友都劝,你把那醒目的如白雪一样的白胡子刮了罢!内心有些触动,满嘴白胡子,确实碍眼,扎眼,邋遢。显示出不精干与不清爽,太油腻的老男人。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基本的要求。不过,又心不甘,情不愿。并非朋友说了就立马改正。刮胡子很简单,破心中贼不易。拖延症大发,拖了几天,又怕别人说,只好拖拖拉拉地刮了。心里也窝火,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一个胡子也不能被人容忍(没有生气的意思,同事与朋友也是好意,关心我,才如此说)。
也不是标新立异,故意留着,显示出艺术家的派头来。我只是一俗人,一粗人,一市井小民。所以内心很纠结,这胡子刮不刮呢?就像戒烟一样,戒不戒呢?市作协有个大咖,他下巴留了一小撮黑胡子,颇为显眼,有别于他人。当然,我没资格向他学习。人家是散文大家,我是小学生。但一向不喜欢刮胡子也是真的。有时候也想:这胡子也讨厌,天天要刮,干嘛长得那么快,那么恣肆呀?别的东西不长,就长胡子,营养都让它吃了,岂有此理!要是写作或赚钱的技艺如胡子一样疯长,多好!以前也不喜欢理发,肤发受之父母,岂敢乱理?但是,头发飞长,几个月后乱蓬蓬的一堆茅草,长发飘飘,黑鬃马一样,一个男人像什么样?倘若很懒,不勤洗头,岂不是让虱子们据为根据地么?到时候不是笑掉人家大牙的笑话么?于是只好到理发店“咔嚓咔嚓”剪了,一剪了之。
抗战时期,许多仁人志士蓄胡明志,不驱倭寇,誓不刮胡。张自忠将军就是一典型代表。1940年的枣宜会战,他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最终壮烈殉国,实现了自己为国捐躯,马革裹尸的宿愿。民国时期,一些艺术家与民主人士也是胡须几寸长,动辄很得意地捋着很长的胡子,捋顺了才说话,颇有魏晋风骨或仙风道骨。我不勤刮胡,没有那意思,也学不来,纯粹是懒。胡子天天刮,实在嫌麻烦。

作者系邵东农业银行退休干部,邵东市作家协会会员。

是您的厚爱与支持

才有《绿汀文萃》

光荣的今天和将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