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心灵上的阿勒泰

 新用户7827Qz1Q 2024-05-27 发布于上海
我心灵上的阿勒泰
Pitter Wang/摄 安德列/诗

阿勒泰,清晨的霞
幻作一团粉红,在牧民身后尽情弥漫着
阿尔泰的沙枣树,在冬季的清晨站立着
站成了轻盈而优雅的舞姿
两位牧民正骑马要去转场
路遇摩托车手一同岀发
^好伙计,早啊"
这里的牧民一声问候,便是敞亮辽阔的
草原的风儿顷刻把问候声送达很远很远的地方

一位牧人友好地向我望了过来
一脸纯朴,神情欢悦,笑意含蓄
他说,既然总是风和日丽
那么心情就该欢欢喜喜

这位妇人眉目特别清秀
走出冬季转场木屋,她抬头望着天,
天空又高又蓝
她的眼晴就与天空一样明澈清朗
是啊,一方水土,一方人啊

天色由蔚蓝转黛蓝
黛蓝又带彩虹的云天啊,另一种绝色
在高高的山上
三个人造型别致
他们在做什么?
有人说,在煮咖啡
其实坐着的一位男子
正在烤炙哈萨克传统美食:烤牛头
他一人在细悉心亨烹制美食
母子俩在美美观看,细心学艺
这是享受小小确幸的的夜晚啊
为什么夜色这么静,这么美?
因为这是阿勒泰之夜啊



摄影家简介
Petter_wang,王超,
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
欧洲摄影学会特约摄影师
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会员、理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华回顾
上博东馆看见佛雕之光
为什么只看一眼照片,就身临其境了
远山的呼唤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诗意放飞的天空
安德列网名(俄罗斯文学专业硕士时学名)。真名汪一新 先后担任新民晚报特稿部主任、国际部主任,《新民环球》主编,高级记者,文学硕士。曾获记者最高荣誉奖一一范长江新闻奖。发表在新民晚报及各类重要媒体,报告文学约1700万字。出版特稿集《五色夜上海》,散文集《一起看见》。热爱诗歌,不善摄影,但热心为美照赋诗。在诗人看来,写诗是一种修行,打磨自己的诗情如同打磨一颗钻石。写诗的过程,则是烤面包煮咖啡,香气浓郁着的。写诗,更是一种灵魂的穿越,思接千载,与万物对话,寂然凝虑,悄然动容,是真切的体验,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转换间的奇妙之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走遍了中国大地,深入民间,也有机会去北美欧洲大洋洲,曾在约旦河荡舟,曾在戈兰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墙肃穆,写下成百上千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后转身成为一位抒情诗人,体现于这个平台极大的特色是,绝妙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优秀的上海摄影家团队在密切互动着。这些摄影家以艺术家的激情,记者的敬业精神去远方采风,源源不断发回出彩的照片,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从埃塞俄比亚到波希米亚,从北极光拍摄到南极灯塔拍摄,打开安徳列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风情尽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诗意澎湃,诗情四射,达成至高的审美享受。四海之内皆兄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