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恺撒登场3:老赖的幸福生活

 时震球 2024-05-27 发布于江苏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恺撒在他浪荡公子的外表下,藏着惊世骇俗的政治天赋。

那么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如果有一天,当恺撒有机会把他的牛逼劲头和浪荡劲头结合起来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场面?

这个场面,还真让罗马人见识到了。

一、渣男

根据常识,一个人但凡能浪起来,至少说明他的周围的坏境是宽松友好的,否则,如果天天都在水逆期,就算你成天都被浪催,也很难发育起来。

根据这个判断,恺撒苦逼的前半生有了好转。

公元前69年,也就是正是恺撒的姑妈去世那一年,恺撒除了利用苦情戏码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之外,他还被选为当年罗马20位财务官之一,这算是恺撒人生第一份正经的官职,从这一刻起,我们这位罗马世界第一大咖才算在罗马政坛正式注册了账号,此时的恺撒31岁。

当上财务官的恺撒,被派往西班牙行省,协助当地总督料理财务上的事情,任职期限一年。在西班牙的这段日子里,恺撒的表现应该说是很不错,一方面他办妥了当地军队、行省建设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恺撒还暗地里帮着罗马总督料理了那些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的破事儿。因此,任职期满后,罗马总督觉得恺撒这小子确实能干(懂事),考核业绩给了一个大大的优秀,恺撒带着大红花回到了罗马。

不过此时,恺撒同时期的那位大咖,伟大的庞培已经当过罗马最高的执政官、享受过两次凯旋仪式,并且正在全力准备他的东方霸业。恺撒这点成绩在人家眼里属于洒洒水而已。

不过回到罗马的恺撒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转过年来,也就是恺撒33岁的那一年,他们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恺撒的老婆死了。而恺撒就是利用了这件事情,又开始了一波骚操作。

就在恺撒老婆蹬腿去了不到半年时间,恺撒又结婚了(此处省略若干脏话)。

而且,如果你知道恺撒这一次结婚的姑娘是谁,估计几万头草泥马都不够你问候的。

恺撒这一次结婚的姑娘名叫庞培娅。别误会,这姑娘和那位伟大的庞培没关系,反而和另一个大咖有关,苏拉。

这姑娘是苏拉的亲外孙女。

不是,你先等等,你说谁?苏拉?就是那个前半辈子把恺撒逼得差点嗝屁的苏拉?

前面说什么来着,你恺撒作为马略的继承者、罗马的“丐帮”帮主,和苏拉代表的贵族阶层天生就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才有了恺撒和苏拉头铁的故事,这才过了几天啊,恺撒你个龟儿子就这么叛变革命了?说好的势不两立呢?你个王八蛋想啥呢?

没啥,就想重开一局而已。

用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里的话讲,对一个男人而言,到了中年最爽的事情,莫过于“升官发财死老婆”(郑重声明,本人绝不认可这句话)。钱老在书里,用辛辣戏谑的口吻,借着三闾大学的一个渣男的嘴,把全世界男人心里最阴暗、最真实的想法给抖了出来:一个男人,混到了中年,多少都有点出息,手上大小也有点钱和资源,正所谓当打之年,如果赶上这个时候,恰好老婆又“及时”往登极乐,这对于男人而言相当上半身和下半身同时重开一局。此时可不是当年那个苟在新手村里苦哈哈的逆风局,这个时候手上资源一大把,妥妥的优势局,这个时候这个男人心里得有多暗爽才行。所以,钱老用他毒辣的眼光和更加毒辣的文笔,把男人这种见不得光的小心思写得入木三分又无处隐藏。

而恺撒,就是把这种阴暗心理干得光天化日尽人皆知的那个妖艳贱货。

前面确实说了,恺撒和罗马老百姓打成了一片,也确实和苏拉一派的贵族划清了界限,但是恺撒整那么多花活,你真以为他是一心为民、天下为公吗?

扯淡。

人家那只是为了给自己凹人设,是为了给自己打上一层“为人民服务”的光环,目的不过是在于全盘接手马略留下来的巨大政治遗产。而现在,这些东西全都到手了,那么原来的这些套路就要改改了。

问题是,恺撒接下来究竟是个什么套路,为啥非要选择和苏拉一派?

答案其实很简单:缓和关系。

这里面的逻辑相信大家都能想明白吧。人家苏拉一派再怎么说都是罗马城里的榜一大哥,元老院的绝对扛把子,影响力摆在那。之前恺撒摆出了一副和元老院贵族势不两立的态度,那是因为工作需要。而现在恺撒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再这么一根筋和罗马最大的政治团伙头铁下去,肯定划不来嘛。为了自己往后能在罗马长久混下去,一味猛打猛冲不是最优选择,前面恺撒这么一通操作下来算是上半场结束,就算要接着斗,中间不还得休息上个几十分钟。

因此,恺撒这波操作,和他原来的政治思路并不矛盾。恺撒现在要的是进一步在罗马政坛站稳脚跟,场面上就不能搞得太难看。所以为了把火药味给压下去,恺撒选择自己死老婆的当口娶了苏拉的外孙女,这就是给出了明确的暗号:停战。

搞懂了上面的逻辑,那么恺撒选择苏拉的外孙女,并不是在讨好或者示弱贵族阶级,他依旧是平民阶级的代言人。他这么做只是为了给下一步行动争取时间。而苏拉一派同意把庞培娅嫁给恺撒,那就说明这帮贵族老爷也不想撕破脸,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借着恺撒二婚双方停火。而这个停火一定是暂时的,下一次两边捅刀子只会是更加刀光剑影。

我知道这么说,肯定还是有人难以接受,觉得这么干太不要脸了。不过这就是政治,是博弈和妥协的技术,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游戏。

而且历史好玩又无奈的地方就在这里,越是泼天的富贵,越是给没皮没脸的人准备的。而恺撒就是那个被历史选中的那个不要脸的死渣男。

二、骚货

靠着一招“死老婆”,恺撒整合了手中的资源和人脉,安稳度过了菜鸟期。

到了公元前45年,翅膀长硬的恺撒成功运作自己当上了罗马的市政官。

这年他35岁。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恺撒开始了他的风骚表演。

所谓罗马的市政官,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罗马市长。既然是市长,那就是罗马老百姓的父母官。罗马的大小事情,从市容市貌到老百姓菜篮子工程都得恺撒操心。

不过当时罗马的市政官不是一个,而是四个。那理论上来讲,罗马老百姓的这些事情应该是4个父母官共同操心(表演)。然而这一年,罗马成了恺撒一个人的舞台。

恺撒在当市长的这一年,除了花大价钱新建或改建很多公共建筑,比如道路、神庙、广场之外,他搞出来的最大动静就是举办了罗马迄今为止最大的角斗士比赛。

观看角斗士比赛属于罗马老百姓的日常消遣娱乐,但是恺撒这一次不一般的地方在于:他搞得规模贼拉大。

以往罗马搞个角斗士比赛都是单人或者单场次,演个一两天也就完事儿了,人数多一点的,搞个七八天了不得了。但是恺撒这一次一口气就引进了320个角斗士,而且在赛制上,他搞了个大创新,把所有的角斗士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搞出了类似于今天我们世界杯足球赛上那样的小组赛、淘汰赛,四强赛、半决赛,总决赛这种玩法,比赛还搞出了单人对战、多人对战、人兽对战各种新花样。这套规则在我们今天看来没啥了不起,可是在几千年前的罗马,这绝对是让人眼花缭乱的骚操作。这场角斗士比赛变成了当年全罗马的狂欢节,前后持续了大半年时间。

恺撒靠着这些风骚的表演和操作,一跃成为当年罗马城里最靓的仔。由于恺撒的表现太过耀眼,以至于他的同僚私底下议论起来的时候咬牙切齿地表示:“今年的罗马市政官,只有一个,他叫恺撒”,这意思就是咱们几个都成了背景板了呗。这话就差指着恺撒的鼻子骂他戏精绿茶一样,满满的酸味扑面而来。

带着如此轰动的政绩,当恺撒一年市长任期结束的时候,他毫无意外的又收割了一波流量。

话说到这儿先等等,你有没有意识到哪里不对?

恺撒一年之内办了那么多大事,这桩桩件件都是要钱的,请问恺撒的钱是怎么来的?

可能你会脱口而出,还不简单,问国库要呗。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你确定罗马国库里有这么多钱吗?

没有吗?

真没有。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往回复习一下罗马建国之初所设计的游戏规则。

我们前面反复说过,罗马一开始的起点非常低,那就是一帮地痞流氓的窝点。从罗马建国的那一天起,为了生存,他的基因里就写满了侵略扩张。罗马就是靠着这套强盗逻辑萎缩发育起来的,这造成了罗马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并不是来自于内部的创造、而是来自于对外掠夺。这也导致了罗马会成为一个军国主义国家的原因,一旦停止扩张,罗马的收入就会枯竭,整个国家就会散摊。

为了方便扩张,罗马人发明了“公民权”这个大杀器。这一招大大增加了罗马的人口数量、战斗力和凝聚力也大大提升。但是罗马公民权也有隐患,凡是罗马公民都不需要向国家交税,但是国家这么大的盘子,到处都要用钱,那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

一开始主要是依靠战争掠夺来的钱。由于罗马人战无不胜,特别是灭了迦太基之后,混成了地中海一哥,抢回来的财富确实很多。但是由于上面讲到的罗马生存的逻辑,罗马不能停止对外扩张,所以别看罗马财源滚滚,他掠夺回来的财富大部分又被投入到新的战争中,而战争是财富吞金兽,没有之一。

除了战争,另一个花钱的大户是宗教祭祀。这个逻辑在咱们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左这》里有一句话叫 “国之大者,唯祀与戎”。一个国家想要保持稳定就必须掌握暴力与合法性,在古典时代,它们分别对应的就是战争与祭祀。眼看着罗马的疆域日渐扩大,这些土地上的人口需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统战工作,要确保他们不至于八戒一样动不动要回高老庄,这个国家才能维持下去。要做到这一点,只能通过宗教实现。可想而知,罗马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说了这么多,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罗马作为一个国家当然是有财政系统的,但是由于罗马特殊的生存逻辑,导致了罗马的财政系统留给国内建设的钱真没几个子儿。

那照你这个说法,罗马岂不是基础设施就不搞了,市容市貌就不改善了?

当然不是。

这就要说到罗马开局的时候另一项划时代的大事件:塞尔维乌斯改革。

大家往回翻翻塞尔维乌斯改革的内容(王政时代6:塞尔维乌斯改革)。简单来说就一句话,:从此以后,罗马不再是基于血缘的部落社会,而是基于财富的公民社会。

塞尔维乌斯的改革把罗马人根据财富分成了6等,根据这6等又把人分成了193个百人队。罗马所有的事情,就基于这193个百人队进行投票。也就是说,在罗马,只要能够得到97票,你能够赢得任何选举,通过任何法律。

但是塞尔维乌斯改革的细节就在这里。在这193个百人队中,第一等级的富人阶层就有98票。这意味着,任何事情在罗马,富人的意思就是罗马的意思,只要富人的意见统一,整个事情就没跑。

既然罗马是你们这帮富人说了算,那么本着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罗马都让你们这帮老爷说了算,那你们是不是也该为老百姓做点贡献呢?

于是,上面的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在罗马的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国家的基础建设就全让这帮罗马的贵族老爷们包圆了。

也就是所谓的自掏腰包。

在这套逻辑之下,罗马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改造、大型建筑施工以及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就全由贵族、官员、巨富们掏腰包办理。大家耳熟能详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绝大多数都是由某个家族私人承建的。如果你去到罗马城旅游,那里面很多著名的建筑,比如万神殿、卡拉卡拉浴场、罗马斗兽场,也都是私人建设的。

这些出钱的人绝不是学雷锋,而是在罗马政治的游戏规则下,他们通过这种个人掏钱的方式刷政绩(谁说西方不搞政绩工程),为的是给自己博眼球、攒人气,提高自己的权威,从而争取民众手上的选票。这种套路甚至上升到了明规则,而不是潜规则,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西方世界,政治选举就是金钱的游戏,从根子上就是打罗马这儿来的。

是不是感觉很毁三观?但这就是罗马人的逻辑,这种逻辑基本也能说得通,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嘛。罗马从王政时代开始,这套逻辑就一直如影随形。伴随着罗马一天天变大,这套逻辑也一天天的在罗马的社会生活中生根发芽,深入人心。

说了这么多,现在你回过头去看看恺撒的操作,你立马会意识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恺撒当罗马市长修了这么多神庙、广场、剧院,还搞了那么大的比赛,这得花多少钱?恺撒就是个破落贵族而已,还一天到晚花天酒地,就他那家庭条件,哪来的银子办这么大的事儿?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

这就要说到恺撒另外一个技能:搞钱的本事。

三、老赖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久经考验的欠债大户、老赖中的战斗机、败家子儿中的核武器、“空手套白狼”业务功勋员工、“欠钱的是大爷”信条的忠诚捍卫者、罗马第一大忽悠: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隆重登场。

如果说,恺撒搞女人的本事在西方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话,那这货搞钱的本事,绝对称得上全人类的伟大导师,永垂不朽的那种。

要说恺撒的钱是怎么来的,答案是:借的。

对,你没看错,恺撒干的这么多风骚事儿,包括裤裆里那点破事,花的都是别人的钱。

当年恺撒能当罗马第1种马、除了风流倜傥之外,出手阔绰是他的一大杀手锏,他给情人送的礼物,用今天的话讲都是限量版的。而这货又是个时间管理大师,彩旗插遍罗马,这得花多少钱?

而和泡妞相比,恺撒一年市长当下来花的钱那才叫数额特别巨大。据记载,恺撒市长任期结束之后,他的负债竟然高达1300塔兰特。这笔钱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今天8亿美元!在当时,这笔钱可以给11万罗马正规士兵发一年的工资。11万罗马士兵是什么概念?当时罗马一个军团8000人不到,11万罗马士兵那就相当于14个军团,搁到今天,就是一个大型集团军的规模。

这些钱全都是借的。

由于花了太多的钱,以至于市长任期刚一结束,恺撒直接宣布破产。

不过,按照恺撒同志没皮没脸的性格,他是不会为了这一屁股债发愁的。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这货该妞照泡、舞照跳。

那你说没钱还怎么办?

接着借呗。

你肯定会觉得这么没谱的事,人家咋可能答应?

不答应,那我难听的话可说在前头:如果你继续借,我至少还能活下去,后面还有希望。要是你断供,那不好意思,你之前的投资铁定打水漂,这里面的账该怎么算,你们可想好了。

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恺撒这货的脸皮实在是太厚了吧。

没错,人家就是凭着这种没皮没脸的流氓逻辑,硬生生混成了罗马第一大老赖。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忍不住好奇,谁有这么好的胃口,会把这么多钱借给恺撒这个老流氓?

答案是:克拉苏。

对,就是那个良心被狗吃了的死奸商,克拉苏。

看到这里,我想你会立刻问出下一个问题:

克拉苏为什么会借钱给恺撒?

大家往回翻翻,克拉苏当年是怎么混成罗马首富的,就这货赚钱的手段,说他丧良心都是抬举他了(共和垮了3:克拉苏与斯巴达克斯起义)。就恺撒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倒霉模样,他克拉苏怎么会放心把钱借给这么个浪荡货?他就不怕人家还不上?

这是个好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克拉苏这么一个守财奴,钱是他的心头肉,他不可能不在乎。他之所以还愿意把钱借给恺撒,一定是做过风险评估的。说明他有信心把这些钱全都收回来,他一定是看中了恺撒的某些方面的才能。

而恺撒敢向克拉苏借那么多钱,也一定不会是小打小闹,而是所图甚大。他计划的这些大事一定和克拉苏的某些要求息息相关。所以恺撒和克拉苏不是债主和债奴的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他们之间一定有着利益捆绑。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利益捆绑,这种合作关系,又会对罗马国家的命运产生怎样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