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有花中君子之称的使君子,竟是蛔虫药

 新用户99584979 2024-05-27 发布于北京

使君子,或许你会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它却是小时候我们吃“蛔虫药”中会用到的一种药材,对治疗寄生蛔虫症有很好的疗效。

使君子(学名:Quisqualis indica L.)是使君子科使君子属植物。我们药用的部分主要是它的果实,有抗皮肤真菌、杀虫、消积,健脾的功效。

素有花中君子之称的使君子,竟是蛔虫药

至于为什么会说它是花中君子,小植先和大家讲一个故事。

相传北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一位叫郭使君(名字重点)的郎中,精通医道,而且乐于救助穷苦百姓,深受乡邻的尊敬。

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蘑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这种果实形状很像中药山栀,又有些像中药诃子。他将果实的外壳剥去尝了尝,发现其味道甘淡,却有芳香之气,于是摘了一些带回家。

因采回的果实尚未干透,他担心药物放久了会变质发霉,便将果实放在锅中炙炒。不一会儿,锅里溢出一股芳香之气,馋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郭使君无奈之下,只得拣出炒熟的四五枚给孙子吃。谁知道,第二天早晨孙子在大便时竟然排出几条蛔虫。郭使君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于是又取出十余枚果实让孙儿吃了。不料未到一个时辰,孙儿一个劲地打嗝、呕吐,郭使君忙用生姜、陈皮、甘草等药来解毒。几天后,他又减半量给孙子服用,这次孙子又顺利地排出几条蛔虫。

从此,郭使君凡遇到虫积、疳积的患儿,就酌量使用这种果实去医治,多获良效。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医生,就给这种药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使君子”。

素有花中君子之称的使君子,竟是蛔虫药

使君子的花期主要是在夏天,初开时为白色,后来转变为了红色,开出的花也是有着很明显的锐棱角。大概9-10月就是果实成熟的时期。

一、生长习性

使君子性喜温润,深根性,分布广而深。宜栽于向阳背风处。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质壤土为最佳。

二、培养方法

01.播种

这是最好的方法,选择成熟饱满而新鲜的果实,播种时间选择春秋二季。播后覆稻草、木屑等保持湿润。2个月左右发芽出土,适时锄草,施薄肥,过5至6个月就长成健壮的幼苗,带土移植一次,秋播苗若位于寒冷地区在冬季应覆薄膜防寒。

02.扦插

主要在春秋季剪取20厘米左右的枝条(成熟枝或半木质化均可)或根条,插于沙壤,月余生根后即可移栽。

03.压条

春季将枝蔓每隔30-50厘米埋入土中一节,或在棚架上高压,约经2至3个月生根后剪离母株另栽。

素有花中君子之称的使君子,竟是蛔虫药

使君子开出的花朵鲜艳美丽,还会带着淡淡的清香,十分好看,所以在炎炎夏日,还不快抱一盆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