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元曲小令,无关风月,却令人黯然销魂

 青萱小令 2024-05-27 发布于四川

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子,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

《录鬼簿续编》称其“爱作诗,不事雕琢。善写山水小景,自成一家,名重海内。”

他的画,寥寥数笔,意境悠远,空灵唯美,没有想到,他的散曲小令也美不胜收。

黄钟·人月圆

元· 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倪瓒的兄长是道教上层人物,他本人也对释道儒三家有着更深的理解。

他的诗词多怀古之作,语浅言深,意境绝美。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他说,伤心不要提及前朝旧事,然而,越是试图回避它、忽视它,思绪却如同失控的野马,越加野性难驯,难以驾驭。

自己再一次登越王台,物是人非,岁月流逝之感更加沉重。

倪瓒是元末明初人,终生不仕元朝,他也不是宋末遗老,吊古伤今,是他的真情流露,情丝飘渺的悲伤。

这样的情感,与我们来到古遗迹,眼中的热泪盈眶,心中的莫名沉思是如出一辙的。

越王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建的楼台,后人为了纪念他卧薪尝胆复国雪耻又重建。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在越王台上听见,鹧鸪鸟的啼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悲惨戚戚,看见又一次在春风中绿意浓浓的草木,夕阳下的花,开的是那样破碎。

东风吹拂绿草、残阳中的花开,不仅是春天的生机,也是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此情此景,久久不能平复的情感,万分孤独,词人唯有仰头长啸可缓解,他看到青山依旧,曾经的故国已不在,南朝,赵宋王朝,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满目皆是乔木苍苔,一片悲凉。

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当明月升起,词人看着影子,感叹这曾经照耀过历史的明月,不知从何处飞来,想必词人的思绪比明月更遥远。

全篇没有一个愁字,却将哀愁发挥到极致,历史变迁,草木枯荣,明月当时在,青山依旧在,是多么的沉重又无奈,又让人念念不忘。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