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从上面堕下来,就是堕落。甲骨文字典说字——隓(堕)

 赵文耕 2024-05-27 发布于北京

【导读】

隓,其实就是堕。甲骨文写法一目了然,就像一个人从高出坠落之形。是的,坠,堕,还有陊都有相同含义。

古文字中地的写法什么意思?为什么大篆和小篆之后的写法完全不同,分别什么意思?

牛顿从坠落的苹果事件中提炼出了万有引力,我们的古圣先贤从坠落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隓,甲骨文字典,即堕字】

今天我们学习甲骨文字典第1511页的字,这个字甲骨文写法意思很鲜明,它应该属于会意字,从阜从一个倒着的人,这个倒着的人有时候从子,就是一个小孩子的样子。这个字被郭沫若先生释读为堕落的堕。后来基本上都同意或者说是赞同郭沫若的释读。

坠落的坠,堕落的堕,还有一个字是陨,这几个字都是比较接近的。《说文解字》中说:坠,从高坠也。陨,从高下也,隓,败城阜曰隓,从阜声。还说到了一个现象,说到从多的这个陊字,也是隓的异体字,其实这个字形的古文字写法,特别像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只不过在传写的过程中,或者说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就将这个字传成了陊。


【堕的异体字写法,完全是一种讹变】

再说有意思的一个事,就是在甲骨文中没有地字,有天,天这个字从甲骨文一直到现在,它的传承关系非常的清晰,地这个字从小篆之后才开始有的。而且他之前的写法跟后面的写法差别很大,比如说大篆时期地的写法和小篆之后地的写法差别非常大。这个可能有一个习惯说法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地的表达方式差别比较大。有可能在殷商时期就用土来表示地,后来呢,可能随着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越来越具体,然后就分别指不同的侧重含义,才区分开地和土之间的含义。

那么原来的古文字当中,或者大篆当中地的写法是怎么写的呢?其实那个写法就相当于坠落的坠。不管坠落是物还是啥,最后都会坠落到地上,所以在大篆当中就用这层含义来表示地,或者是来指代地的含义。


【战国时期,地的写法,相当于某种动物坠落到地上】

当大家看到地的大篆写法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就写能找到它的依据了,其实就是坠的写法,最后都掉落到地上了。这个就是地的大篆写法的含义,跟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堕,还有坠,含义是比较接近的,那说的隓或者说的坠、陊也好,还有掉下来啥,反正有不同的说法,有意思的是它为什么会掉下来?就像是牛顿看到从上边掉下来的苹果这个事,他通过这个事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地,演变】

那么在中国文字当中发生了这样的一个事件,或者是这样的情景,那背后其实有什么含义呢?这个就是今天跟堕落的堕就有关系了,因为堕开始的时候指的就是从上往下掉下来的人或者是物,后来的引申义指的是人性的堕落,这个就是中国文化中对于这个字的引申含义的用意了。

如果我们完全顺应事物的发展,顺应事物发展这个事得仔细观察,都说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是吧?他也有动物性的那个特征,生理生物性能方面,人和哺乳动物它的一些生活习性是比较接近的。人性这个东西到底怎么理解呀?你是顺应人性,甚至是什么叫人性这个概念,值得大家去探讨一下。

如果你完全顺应人性,就是好事吗?当然,如果你完全不顺应人性,那肯定不是好事啊,但是你要完全顺应了人性,没有节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吗?这不就是堕落嘛。

大家一定要知道,人性当中其实是包括了动物本能的这个内容的,人之所以是人,不仅有动物的特性,以自我为中心,跟别人容易争夺,争抢,这都是所谓的动物性,但是人也有人性啊,什么叫人性呢?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是中国文化中对人性的最高级的一种概括。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在人性的前提下,很多时候你都不能完全顺应。所谓的顺应人性的话,有可能你顺应的是物性,是动物那方面需求的欲望,你要是这么完全适应的话,那就是堕落了,而且那叫不甘堕落。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提法符合传统文化的生命教育

既然我们生为人就要逆着啊,就要克服这种动物性,不能一味的向下,向下就叫堕落,我们要不断的向上。

我发表过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天天向上它内在的含义,其实也是从我对一些经典中的句子感悟中写出的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朋友们,对于隓这个字,今天就说到这。

文字整理:淑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