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藏楼诗笺注》0837

 毕天增 2024-05-27 发布于黑龙江

0837-1

廿二夜

斯人夜不眠,晓帐必犹寝1)。披帷无所见,旁皇此为甚2)。几榻勿轻移,起坐素3)。颇疑接謦欬,髣髴气微凛4)。平生太常斋,如泥恨空饮5)

【笺注】

廿二夜,即民国十七年(1928)闰二月二十二日夜(4月12日)之夜。

这是《伤逝》系列悼亡诗的第六首。此诗由围绕自己徘徊在夫人生前所居的房内写起,似乎感受到夫人的语笑与气息,懊悔自己常常与夫人不同居的行为。

    1)“斯人”二句:这人夜里睡不着觉,早晨的帐内,必然还睡着。

斯人”,此指夫人中照。

2)“披帷”二句:掀开帷帐,一无所见,徘徊在床前,这是最多的。

旁皇”,亦作“彷徨”,徘徊不前。

首四句,描写自己徘徊在夫人生前的卧榻前。

3)“几榻”二句:桌案和床榻,不要轻易移动,起来坐卧,平常很熟悉了。

”,熟悉。

4)“颇疑”二句:很怀疑能接触到她的谈笑,仿佛感觉到微寒的呼吸。

謦欬”,谈笑。《庄子·徐无鬼》:“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髣髴”,同“仿佛”。
”,《说文》:“癛,寒也。从欠,廩声。字亦作凛。”

从第五句到第八句,描写自己在屋内还感觉到夫人的存在与气息,告人不要移动桌榻。

5)“平生”二句:一生如太常为官,经常斋戒,可恨啊,有如烂醉如泥!

太常斋”,后汉周泽为太常,虔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其老病,窥问疾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收送诏狱,时人讥之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见《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后用为夫妻不同居的典实。

如泥”句,语出唐李白《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最后二句,借用前人典故,懊悔自己在夫人生前,不常同居。可见郑孝胥长居海藏楼与人宴饮,与夫人常是分居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