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马超篇(下)

 四地闲夫 2024-05-27 发布于山东
公孙枫翔
公孙枫翔
2019-09-24 22:24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三国良将系列之马超(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马超重大事件之六——进军潼关

前文讲到马超与曹操双方的战略猜疑死结,最终需要靠武力解决,本期笔者就重点讲述这场著名的潼关之战。双方的战争动机这里不再赘述,让我们直入主题。

交战双方一边是曹操,另一边则是马超、韩遂为首的关中诸侯。之前十几年间,关中及凉州大小军阀林立,他们名义上服从朝廷命令,实际也站队在曹操这边,甚至马超还带兵帮助曹操进攻过袁尚。凭借这层友好关系,曹操能够逐渐向关中及凉州派出文职官员,所以该地区实际由割据军阀与忠于朝廷官员形成微妙的平衡。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马超篇(下)

很多人认为关中没有产生强势割据力量是因为西北豪强多穷兵黩武,缺乏深谋远虑,这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在这里存在着强大的亲朝廷(曹操)士人阶层,相比马腾、韩遂这些叛乱起家的大老粗们,这些西部士人们更愿意支持代表朝廷的曹操。君不见聪明如贾诩都弃暗投明,那些种种原因不能离开家园的关中、凉州士人只能与地方割据势力维持着貌合神离的状态。

建安十六年(211),在马超的号召下,成功将韩遂为首的大小诸侯联合起来,规模最大的自然是马超、韩遂两支,加上其他八位诸侯共计十路兵马,号称十万人,进军至潼关迎战曹操,曹操闻讯派曹仁至潼关抵挡。细心的朋友能够发现,曹仁在此前后都在南线应对孙刘,只有潼关之战期间才被调至西线。这是绝无仅有的夏侯渊、曹仁同处西线,可以佐证上一篇笔者分析马超之叛属曹操意料之外的观点,同时也能证明此次关中联军给曹操造成的威胁之大。

曹操曾特意嘱咐曹仁,称“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曹仁作为三国首屈一指的防守专家,自然没有让马超得手,当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前往应战。

《三国演义》中在曹仁到来之前,还虚构了一段曹洪十天丢潼关的故事,这是为突出马超、庞德的英武形象,并非历史事实。联军的确占据潼关,只不过是联军先占据潼关,并未与曹仁爆发大战,至于曹洪史书则根本只字未提。

演义中的马超首次直接面对曹操可谓天神下凡,连败于禁、张郃,一回合击杀李通,紧接着拍马直取曹操,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当然这也是小说情节,历史不曾存在。可怜的李通在周瑜曹仁南郡之战期间已经病死,根本没见过马超。至于割须弃袍虽是虚构,但历史上的惊险也不遑多让,马超确实差点就要了曹操的命。

据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初…超谓韩遂曰:“宜于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于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马超向韩遂建议派军队到渭水北岸拒敌,只需二十来天曹军必撤,可惜韩遂没有采纳,韩遂一门心思要正面决战,给曹操来个半渡而击之。曹操听闻马超计策,脱口而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的名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曹操大军近十万云集潼关,粮草最近的供应地就是渭水北岸的河东郡。如果马超能够派兵穿插进河东,就等于断了曹军粮道,十万人的粮食消耗相当巨大,短期来不及从其他地方征调,没有粮草曹操只能撤军。可惜韩遂没有采纳,不然战争走向将会完全不同。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马超篇(下)

马超重大事件之七——渭水激战

韩遂没有同意,马超也就失去先机。曹操迅速派徐晃、朱灵趁夜渡过蒲阪津,抢占河西沿岸。在徐晃篇中笔者介绍过,黄河与渭水在该地区交汇,并且黄河在此处由南北流向变为东西流向,所以要以渡河的方式袭击敌军后方,双方都需要渡三次河。徐晃、朱灵来到黄河西岸,击败联军的梁兴后,与马超、韩遂的大本营只差一次渡河。

为吸引马超注意力防止其过早注意徐晃部,曹操亲自坐镇潼关大营,暗地里却安排主力纷纷渡渭水北上,再渡黄河到蒲阪津,准备通过南渡渭水的方式绕开潼关。

但马超还是相当敏锐,发现异动立即率骑兵赶到,朝河岸射箭。岸边曹军已经不多,顿时阵脚大乱,纷纷往船上挤。曹操这时不知是惊吓过度还是身体不适,坐在折叠椅上不起来,最后是张郃带人把曹操给扶上了船。马超越来越逼近,曹操的船很快超载,许褚不得已抽刀砍那些没爬上船的士兵,这才使船能划动。

黄河水流非常急,曹操的船慌乱中没能掌控住方向,只能顺水向下漂,马超见状继续追击,沿着河边不断射箭。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手下名叫丁斐的校尉急中生智,把营中的牛马全都放出来吸引马超军士卒。联军士卒虽然悍勇但军纪较差,看见牲畜立即纷纷争抢,无心追击。看着渐行渐远的曹操,马超只得放弃。

《三国志·武帝纪》载: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这次曹操遇险非常危急,主力部队已经渡河的情况下众将只能看到隐隐约约对岸曹操被马超追杀,赶不过去只能干着急。曹操平安渡河后,很多人激动得哭了出来。如果不是许褚力保,曹操这次也许不仅仅是有惊无险这么简单。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马超篇(下)

战场机遇稍纵即逝,由于韩遂未能听从马超建议,使曹操大军开进渭水北岸,胜利的天平逐渐开始倾斜。

眼见曹操已经事实上突破潼关,联军抵抗的决心有些动摇,包括马超也写信给曹操,请求割让黄河以西土地以求和,但被曹操拒绝。

黄河渡口已经牢牢掌控,渡渭水相对就简单了许多,突破口从潼关一点扩大到渭水这条线,渡河只是时间问题。通过沿岸多地布置疑兵的方式,曹操趁夜派兵用船搭建了一座浮桥,迅速在渭水南岸建立桥头堡。

在此处,《曹瞒传》记载了一件非常怪异的事。之前曹操数次派兵渡河,因为渭水南岸都是沙地,没办法修筑营垒,所以先头部队都被马超击退,曹军过河也无法在南岸立足。忽然一天夜里气温骤降,曹操派士兵带着许多背囊以备装水,趁夜色再次渡河。这次曹军到南岸后用冷水浇筑起一座冰城,凭借这座营寨得以挡住马超进攻,成功接应曹军主力渡河。

这件事语出《曹瞒传》,《三国志》并未收录,在裴松之作注时就已表达了怀疑。因为当时不过八、九月份,气温再怎么下降也不可能达到滴水成冰的地步。有人认为当时气候条件与现在不同,但提出怀疑的裴松之与三国时代相去不远,可见气候差异并非问题所在,这件事相当值得怀疑,笔者倾向于此事不可信。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马超篇(下)

马超重大事件之八——阵前会曹操,反中离间计

无论曹军浇筑冰城一事究竟是真是假,总之曹操大军成功来到渭水南岸,绕过潼关。如此一来关中联军无险可守,只得从后方不断调集部队,指望与曹军决战。

马超、韩遂几次挑战,曹操都坚守营寨不出;联军希望割地求和,曹操开始也不予答复。后来曹操终于同意与韩遂、马超见面,会面当天,双方军队都停留在远处,曹操只带着许褚走到两军中央的空地,而对面骑马走来的则是马超、韩遂。

且说曹操大名如雷贯耳,但关中诸军将士从未见过。关中联军纷纷伸长脖子瞪大眼睛,谁都不想错过这个一睹曹操真容的机会。

裴松之注引《魏书》载: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尔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

笔者之前提过,关中、凉州除割据军阀外,还有曹操以朝廷名义任命的许多地方官员,潜移默化之下,这些地区的百姓包括许多将士,对朝廷的概念是较强的。所以在这里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士卒们竟然纷纷在马上朝曹操施礼。这种现象在孙权、刘备的势力范围绝无可能,一来马、韩等诸侯长期服从曹操,二来他们对当地除军事以外的其他方面并未全面掌控,是不完全的割据势力。

这个细节能够看出,联军将士并不仇恨曹操,甚至本能地尊奉曹操,这决定了马超等人只能速战速决,因为拖得越久联军内部就越不稳定。

曹操见到这么多崇拜者,自然不会放过展示自己、争取人心的机会,风趣地开起玩笑。在曹操安排下,五千曹军铁骑排成十行在后面列阵,盔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好不威风。自恃西北骑兵精良,士卒剽悍的联军见状,心中也被深深震慑,曹军装备之精良、军容之严整,都非联军所能匹敌。

这时候马超与韩遂逐渐接近曹操,双方开始会谈。当然大家都知道,马超这次还动了点小聪明,事先专门演练过马上擒人,准备在会谈中直接把曹操捉住,一举定胜负。只因曹操身边有许褚保护,马超才没敢动手。在演义中有许褚裸衣斗马超的经典单挑场面,可惜正史中两人并未直接交手。

这次会面,马超的小伎俩未能得手,反而让曹操看到了可趁之机。总兵力上曹操与关中联军大致相当,都接近十万,但联军的弱点是军心不齐,凝聚力不高。加上曹操亲眼见证联军将士纷纷向自己施礼,说明很多人并非反曹死硬派,首要任务是分化瓦解联军,而非急着交战。

时隔不久,求和心切的韩遂再次请求会谈,曹操欣然同意,并要求与韩遂单独谈。马超、韩遂不知道,此乃贾诩离间之计。

原来,韩遂父亲与曹操是同年的孝廉,韩遂与曹操年龄又相近,曹操与韩遂单独会谈倒也合情合理。不过当两人在阵前骑马并行,走到其他人听不清谈话内容的地方后,曹操始终不谈军事,只是跟韩遂唠家常,谈谈从前与韩遂父亲的旧交啦,故都洛阳的往事啦,东拉西扯一通,不时还开点小玩笑,逗得韩遂连连拍手。马超在后面只见曹操跟韩遂交谈甚欢,却听不清内容。

等会谈结束,马超等人赶紧问韩遂:“曹操都说什么了?”韩遂想了想,好像说得不少,可又没有实际内容,只能答道:“嗨,东拉西扯的,也没谈出来啥结果。”

《三国志·武帝纪》载: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

马超、韩遂之间因为此次会面,开始产生裂痕。需要注意的是,史书记载的对话当然不可能是谈话实录,而是总结提炼。所以马超与韩遂之间不大可能因为这么简单的两句对话而就此打住,马超一定问个明白,韩遂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按理说既然一同起兵,马超抛弃父亲、兄弟,韩遂抛弃儿子,两人互认父子这么大的决心,怎么马超轻易地就开始怀疑韩遂呢?

不要忘记,马腾进京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与韩遂争斗落于下风,老婆(之一)孩子(之一)都死在韩遂手中,心灰意冷之下才接受曹操的招安。所以马超与韩遂本身是有血仇的,怎么可能视为父子呢?后来韩遂还曾把女儿许配给部将阎行,而这个女婿不仅一心投曹,还带兵攻打老丈人。结合之前董卓、李傕之前的胡作非为,凉州系军阀的野蛮实在是一种共性,也许与长期与胡人杂处的关系吧。

所以,马超与韩遂之间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其他诸侯之间对抗曹操的坚定程度也不一致。

转过天来,曹操又给韩遂写信,信的内容语焉不详,又有好几处涂涂改改,根本不知道在表达什么。韩遂看信正在莫名其妙,马超听说有曹军使者送信,也来观看。果然,马超心中认定信是韩遂涂改,更加怀疑韩遂。韩遂也不是痴呆,可眼下这种情况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更别提跟马家原本就有大仇,既然没法解释,只能保命要紧。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马超篇(下)

联军两大主帅互相猜忌,其他小诸侯自然人心惶惶,本就畏惧曹操的将士更加动摇。又过几天,曹操派兵挑战。曹操先以少量士兵在正面佯攻,吸引联军出动后埋伏两翼的虎豹骑精锐突然冲出,本就士气低落、互相猜疑的联军顷刻瓦解。

十路诸侯死的死、逃的逃,马超、韩遂分别逃回凉州,关中地区自此被曹操占据。

历史已经发生,没有假如。不过我们还是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关中联军被马超牢牢掌控,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下,必然能给曹操制造更大的麻烦。一旦关中战事旷日持久,孙权、刘备将伺机而动,届时鼎足三分将变为四国争霸。不过,正如笔者文中提到,关中、凉州的广大地区诸侯林立,夹杂着曹操渗透的力量,联军中韩遂地位还要高过马超,这些因素都在掣肘着马超。最关键一点,马超的父亲、兄弟全家几十口都在曹操手中,不顾亲人性命,反与仇人韩遂结盟强行起兵,是古人最忌讳的大不孝,这注定马超无法赢得人心。

有关马超后续在凉州卷土重来,以及辗转入蜀的经过,接下来还将继续为您讲述。感兴趣的话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