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来稿: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百姓文学社 2024-05-27 发布于云南

HAPPY

CHILDREN'S DAY

抬起头来,晴空朗朗

文/周欣

烈日骄阳,万里无云,我攥紧书包带子,企图缓解下肩膀的压力,一直低着头走,惟恐木石皆兵,在这远征中将我偷袭。走过柏油路,绕过旧石桥,爬过矮山丘,唱过歌,合过影,出过糗,打过趣,抬起头来,阳光将我视野晃得模糊,远足种种,悉数浮现。

在老师“小心脚下”的叮咛中,我一直紧盯脚下的路况,从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走到石砾满路的山脚下,又走到尘土飞扬的土坡上,仿佛侦探一般,从未将视线远离一分一毫。踏踏实实地走便能成功,我这样想。“抬起头来!”这声音穿过层层沙土,越过音乐荡起的涟漪,直直刺向我,恍然间,抬头张望,那景,可谓“壮美”。谓之“壮”,似有绵延千里之感,道路狭窄,队伍狭长,延伸到那头的山顶,连接在这边的山腰,远远地,只能看见人头攒动,红旗飘扬,不胜壮观,颇有红军长征的雄壮之感;谓之“美”,山外青山的盛景尽收眼底。我自以为这个我居住了近二十年的小镇,对我来说早已熟悉到一草一木如数家珍,没想到山外之山,竟是完全陌生的家乡。我们站在制高点,俯瞰群山。这山,并不高耸入云,也无绝谳怪怕。它的山腰,是农民辛勤耕耘的梯田,梯田上的作物覆盖着塑料薄膜,那是劳动人民的汗水塑成的最佳亮点。山顶上,绿波荡漾,老柏树的苍翠,小松树的碧绿,青青绿草有淡淡野花点缀,熔融的绿与流动的蓝交汇,恍有《千里江山图》的美感。褪去高楼店铺的忙碌喧哗,我们看见的是镇外的美景与别样风光。这座小镇,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帧一帧的,我按下快门,将这难再见的景色悉数保存。回过头来,继续踏上征程。15公里的长途,我们未休息一次,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尽管石子咯得脚掌疼痛,尽管尘土飞扬,让我们无处躲藏,尽管烈日炙烤下目眩神迷,我们也从未停歇。太阳似乎是倾诉着夏日将近的狂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几次,我甚至被它搅动得神情恍惚,眼前暗沉,萌生放弃的杂念,这时我想起远足前老师的询问,“远足,你可以吗?”因为体质问题,昏迷晕倒的情况在我身上已发生不下数次,而这一次,我的回答是“完全没问题”。实际上,身体是否愿意,我没有去过问,但精神上是急不可耐的,我向往与同学们共患难同喜乐的场景,我珍惜这一次挑战极限的机会,渴望这弥足珍贵的回忆能成为我最难忘的青春岁月。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登上连长山顶的那一刻,胜利得以具象化。抬起头来,那是“一览众山小”的惬意豪情,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坦荡释怀。山顶上,我轻晃手指,“区区远足,易如反掌!”这是成功后的欢呼,汗泪与愉悦的交织。同学们欢声笑语,谈笑间,回顾来时,胜利的必然条件离不开我的“精神胜利法”与同学们的“出糗式激励法”。

15公里的山路听起来很遥远,实际上是道阻且长。我紧跟在掌旗人的身后,生怕落后一步。“走在班级排头”便成了我远足路上的执念,以至于不惜耗费体力小跑几步,也不肯落后。按同学的话说“真的那么有活力吗?”其实未必,排头于我而言象征着带领,“领导者”的肩上总有比“跟随者”更沉重的责任,在这份责任与压力的驱赶下,我不能掉队,不会落后。我幻想着,自己是个“导游”,亦幻想着自己是个挥斥方遒的将军,此时手中的扇子成了前进的号角,荣誉和自信推动我向前。一路上,我和同学分享着我的“精神胜利法”,与阿Q不同,我的“自欺欺人”是为了麻痹自己身体上的疲累,从而振奋精神,矢志前行。笑一笑,伸个懒腰,跑跳几下,哼起耳熟能详的歌曲,做简单轻松的几个动作,都给予我极大的振奋。正如黄永玉先生所说“人只要笑,就不会输”。我想,只要想着胜利,只要减少抱怨,只要展颜欢笑,乐观积极中自有一股力量,一股不惧万难,一往直前的驱动力。

清风徐来,山顶的阳光更盛,却格外和煦,精神胜利,便所向披靡。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踏春泥,纵豪情,“大堤”之上,有友人相伴,平添愉悦。前排的视野开阔而平淡,惟有笑宇欢声震震袭来,大概是又出糗了吧。中国有泥腿子专家,高二二班也不乏泥腿子班长,只听“扑通”一声,一人仰天悲号,众人开怀大笑。远足路上,那时唯一的泥坑,在二班一往直前的班风的驱动下,班长义无反顾地冲入,尽显风采。“快抬头看!”,掌旗的两个人,不知为何,“大瘦子”背上了“小胖子”,“小胖子”扛上了旗杆子,一高再高,那鲜红的旗帜仿佛插在了一根“棒棒糖”上,成为全程最靓的风景。集体嗨歌,音乐狂欢,远足路上,无乐不欢,巨型耳机音响,“小巧玲珑蛋糕”,三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这一路颠簸,一路疲累,也点缀得如歌如幻。“出糗式胜利法”,在我们平平淡淡的心灵中荡起层层快乐的涟漪。友谊之力,无言而胜千言万语,无意却似雪中之炭,行路之难,何以解忧,惟有朋友。

“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放眼前方,自有万里路;莫言担忧,终有腾飞日。即使归来狼狈,即使疲惫不堪,但是笑容从不会落幕,胜利也从不会缺席。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即使慢,迟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你所向往的远方。”远足之行,始于足下;心之所向,行之所达。抬起头来,已是朗朗晴空。

真正的远行

文/张馨予

“快赶上了吗?”“快了快了,已经看见四班队旗了。嗨,三班!二班!我看见二班啦!”山路上绵延不断的队伍旁,有四个人正在草甸子上快速行军,一路上收获了无数好奇与探究的目光,他们是谁?怎么与大部队分开的?待我细细道来。

2024年5月7日,天气晴,温度……不知道多少度,但大家的心里都是一百八十度。延期了一周的远足终于开始,大家无比兴奋。叽叽喳喳的谈笑声不绝于耳,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一波接一波,尽管大家都知道要面对的是一场六十华里的硬仗,但对于这群活力四射的青年们来说,比起一天的自由时光,累一点儿又算得了什么呢!欢乐、轻松、激动,这是大部队刚出发时的精神面貌。

耳侧凉风习习,周身阳光围绕,在音乐轻快的鼓点声中,我踏着节拍的脚步也愈发轻盈,一会儿张望郊野的美景,一会儿又转过头跟后排同学说笑,那感觉就一个字“爽”。转过一个弯,我们脚下的路面从柏油路变成了土路,我对着后排同学高声吟诵“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正当我摇头晃脑背诗时,我的耳朵接收到了数声提醒:“前面有水沟!”“小心啊!”在我的大脑还没来得及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与回应时,我的脚下就是一空,紧接着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向下向前倒去。两双手紧紧地拽住了我,避免我继续滚进去。周围的喧闹声一下子变成惊呼“哎呀,水沟!”在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已经从泥沟中被拽了出来,转移到了大道旁边的草地上。昨天精心挑选的小白鞋糊满了泥浆,变成了富有大地气息的土褐色,裤腿上溅满了大小不一的泥点,幸好我的脚腕还能远足,这是我心里最庆幸的事。老师留下三位同学陪着我——两位是刚刚拉住我的同学,还有一位是从前排赶过来的我的同桌。大部队不会因为个别人而停留,老师同学们继续向前赶路了。

此时此刻的我只是麻木地拿起卫生纸与湿巾,清理鞋上的污渍,内心满是沮丧:身为班长,我在征程刚开始时就掉队了,还是在小河沟里翻的船,太没面子了,还差点没“中道崩殂”了。

当我再次起身时,身后的队伍已经从二班变成了十班,我们便开始考虑眼下该怎么办。“走啊,总不能放弃,慢慢追呗!” “反正咱们几个谁也不像走不动路的样子!”“我的脚没事,冲就完了!”三个人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一个个冲劲十足,抬脚就走。起初我们打算穿过人群快速回归队伍,可没走几步就发现我们实在是大大低估了山路上的人流密度道。上的人三五成群,像一堵严丝合缝的墙,严重阻碍了我们的步速。这时班主任发微信说“慢慢追,'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哈哈,好有诗意的安慰!”“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队伍也不是一下能赶上的。”我们索性也就不急了,甚至还有情致调侃一下刚才的经历。“说真的,我还真没看见这个沟,要是你没掉进去,我就得进去!”“噗!这么说我还是舍己为人喽!”“你可太'舍己为人’了!”我们走过刚刚犁过的田野,穿过初生新芽的树林,沐浴着洒落在头上的温暖阳光,说笑着,脚下加快速度。身侧的人一个个向后闪过,我们的脚步也越来越轻松,仿佛我们不是落后的人,而是超越者,是领航人。

这段路,我们走得很艰难,但是却感触颇多。每一步路都算数,一旦与别人拉开距离,就要用加速度来追赶;心态也很重要,不放弃,有耐力,才会有信心有实力去超越。

走出树林,眼前平坦的土地让我们眼前一亮:“这路好走!” “我们从侧面抄过去!”我们走下大道,踏上绿色的草甸子,土地平坦坚实,也没有人挡路,行军速度瞬间快了几倍。草甸子要比大道高出好一块,走在上面的四个人分外显眼,一路上频频有人抬头,但我们全然不在乎。我们的目光延伸之处,只有那长龙尽头一面耀眼的旗帜。七班、六班、五班……终于,高二二班的大旗映入眼帘。山路曲折,但我们身侧就是一片平地,跑直线,我们能追上!我们跳下草甸,在土地上撒腿狂奔,越过干枯发硬的草丛,一头冲进树林,绕过石子与树坑,垂直降落在二班队尾。队伍立刻骚动起来:“班长回来了!”“都回来了!”“和班级胜利会师了!”站在队伍里,被同学们的关心与调侃包围着,我心底终于踏实了起来,竟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人生就是一程又一程的追赶和超越,所幸我们这一程走得满面笑意,也没错过春光葱茏。

一群少年,第一次徒步走完了六十华里,在连长山缅怀英雄,在山顶上吹风,在山坡上歌唱。我们的心里注入一种力量,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精神浸润,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意志磨练,远足真好!

返程时,我们很累,口干舌燥、腰酸腿疼,但我的心里始终充满力量。因为,在我的心中,最难的路途早已过去。当四个人追赶队伍跋涉在人群中时,这才是我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远足。

人生之路,重在远足

文/徐明羽

“壮士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新中学子信心满怀,声音豪迈。

“出发!”一声令下,我们便大踏步开启了期盼已久的远足征程。

两千多学子身着蓝白校服,春风满面,载笑载言,队伍如一条浩浩荡荡的长龙,在整个街道上蜿蜒。走出校门的我们,成了一道风景,吸引来很多人驻足观望。

途经一处工地,我看到了工人们黝黑的皮肤与闪亮的额头,还有他们淳朴的笑意。突然,一位中年男子闯入我的视野,他披散到耳畔的灰白色头发,与胡须相连。他穿着不合身的衣服,裤腿刚好卡在小腿的位置,露出一双洁白的袜子。上衣早已过时,很破旧,却又很干净。在与他对视的几秒内,我的心头猛然一震,层层皱纹里有岁月的沧桑;眼中飘闪而过的光里,似乎有对我们的羡慕,似乎还有现实生活的无奈。就在那一瞬间,我看到他微张的嘴好像在叨念着什么,是“年轻真好”,还是“好好珍惜”?我没听清楚,我在那张脸上看到了重重交织的情感。我仿佛看到了生活的苦涩,我仿佛读到困境中的坚守,我仿佛看到有一团熊熊的烈火在他的眼底燃烧。我不由自主地挥动手笑着和他打了个招呼“叔叔好”,在我的带动下好多同学也欢快地问候了他,他的表情僵了一下,马上笑意满脸,不自然的使劲儿点着头,喃喃地说着一个个“好”“好”“好”。队伍走远了,我回头看,他还站在那,望着我们行进的方向。

云朵遮住了太阳,天色逐渐变暗。路上,朝气蓬勃的少年正以昂首挺胸的姿态向前行进;路旁,他却蓬头垢面,拖着疲惫的身躯,不知会走向何方。我们的远足有终点,可他人生的终点在哪里?我不禁疑惑,艰难的生活中,他竟能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眼里也没有麻木的神色。“这是怎样的生活?”我这样走着,想着。

走过工地,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然而,硌脚的山路,太阳的炙烤,很快让我无心思考。队伍中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少,只剩下沉闷的呼吸声和刷刷的脚步声。一眼望不到头的路,一个又一个山头,脚底的酸痛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的大脑——“不想走了,不如我原路返回吧!”然而,期待已久的远足,岂能如此轻易放弃?当我蹲下来系鞋带时,身边总有一个等待的身影;走不动时,总有一只手穿越人群带领我前进。当我接过同学递来的水时,当我听见那一声“加油”时,当我看见身体瘦弱的同学依然咬牙坚持时,我为刚才的想法羞愧。我发现,这一径长途,不止有难走的路,还有同学们互帮互助的温馨情谊,有阳光透过层层绿叶向大地投下的光辉,有抚摸脸颊、轻声安慰的清爽的山风。远足,不乏痛苦与折磨,但也不缺温暖与美好。诚然,世间总有遗憾,生命总是苦乐参半。黑夜中,群星才更显璀璨。

忽然明白了那位中年大叔于艰难中仍澄澈的眼神,也许他在信念崩塌时有家人对他的爱,在生活苦不堪言时能感受孩子成长的幸福,在疲累不堪时能听到一群追光少年的真诚问候。他的生活也许很艰难,但是并不难过。我想起冰心的那句“脚踏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不是悲凉”,我好像是有点懂了那个大叔的生活了。生命有裂缝,光才照得进来。我不再退缩,开始大踏步前行。

终于,跨越数十个阶梯,我的脚踏在了坚实的土地上,我成功地登上了山顶。俯在围栏向下看,我真正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骄傲和惬意。远处,层层叠叠的绿深浅不一,像翡翠镶在大地上,相互映衬。极目远眺,蓝与绿相接、交融,向两侧延伸。如此和谐与安宁,抚平了我躁动的心灵,抹去一切的疲劳与抱怨。

忽然又想起了那位中年男子,虽然他好像显得与我们格格不入,但我们的远足与他的人生跋涉又是何其相似。走着布满石子的路,吹着掺杂黄土的风,他这场远足很苦很累还没有尽头,但他没有气馁,尽管身心疲惫,仍不停止向前的脚步;前路漫漫,仍未停止对美好的追求。这不正是我们远足的意义吗?如果有一天,苦难把我们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我们能否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再唱支歌给它听。

人生如一场远足,远足又好似人生。带着坚定的信念于艰难中跋涉,世间百态才能被遇见,这也许就是远足的意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场远足中,没有人讲大道理,但人人都明白四万八千步背后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这哲理不是语言,不是文字,却会让人一直铭记于心,在记忆中逐渐具象化,然后成为永恒。

人生天地间,行走无止境

文/王诗嫄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当春风再度吹绿了希望的原野,当粉嫩的花朵在漫山遍野中悄然绽放,我们的远足在酝酿。又逢春归,柳绿花香,我们开始远行,行走于天地间,借一个春日,返还一万个生机。

旗儿飘,花儿笑,新中学子兴致高。太阳明亮而不刺眼,温暖而不灼热,无疑是个远足的好日子。露珠还在叶间荡漾,操场上的我们已整装待发。神采飞扬,朝气蓬勃,只听书记一声威武的“出发!”,我们便踏上了这三十公里的征途。

红旗在前方随风飘扬,我们紧随其后,步伐一致。快速通过公路,路旁的行人看见充满活力的我们,也不禁驻足观望,充满笑意。逐渐走进乡间,身旁已由幢幢高楼变为青石瓦房,行人已由穿戴整齐的上班族变为淳朴的农民,公路上的汽油味已经消失,清晨泥土的芬芳混合野花的清香令我们心旷神怡,学习的压力在此时已经一扫而空。我们欢声笑语,殊不知漫漫征途之艰难。

“距离连长山还13Km”,路边的标示牌使原本轻松的步伐顿感沉重,走了这么久,于十五公里而言竟然微乎其微。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同学们不再有刚出发时的活力与热情,渐渐有了倦意,队伍也开始变得沉寂。突然间,一阵轻快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响了起来,打破了沉寂,我们被音乐所感染,继续大步向前。“距离连长山还有8km”“距离连长山还有3km”,已是疲惫缠身,但大家都还在坚持,向着胜利迈进。终于“恭喜你,你成功了”的字样映入眼帘,怀着必胜的信念,我们全员抵达目的地。

连长山顶,清风拂过脸颊,我们为连长的事迹而动容,以胜利者的目光俯瞰山下壮阔的景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吕振生连长在荒郊野岭植树拓荒,让我们得以生活在浓荫蔽头的世界里。他的雕像目光炯炯,他的精神万古流芳。

经过一上午的奔波,返程中的我们已是疲惫至极,望望远方,是漫漫征途,畏难心理已达到顶峰。想到苏轼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也还是硬着头皮走下去,但脚底的酸痛,双腿的麻木,都在一点点侵蚀着我们的意志,灼热的阳光肆意的打在脸上,一步一步又一步,几次想要放弃却又重新振作起来,前方却依旧是道阻且长……

人生亦是如此,并非全都是鸟语花香,还有漫漫长路等待着我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在无止境的天地间,难免遭遇挫折,马伯庸曾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没错,无论前路多远多坎坷,也绝不向困难屈服,当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精神坚持下去。

学校的大门就在前方向我们敞开,冲进校门,同领导们一一击掌,我们胜利了,成功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经历过苦痛的胜利是沁人心脾的甘甜。

在此次远足中,我们不仅收获了与老师同学团结协作的美好时光,更有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行走于世间,既要做猛虎也该细嗅蔷薇,“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李辛哲

当五月的朝阳映照在新中学子的脸上,两千人的远足队伍蓄势待发。六十华里的深浅足迹,见证了红色精神的赓续;高山深涧的起起伏伏,带给了少年成长的磨砺。走一步,再走一步,每个人都在坚持中战胜自我,每个人都在战胜自我中发掘出自身的潜能。

出发时,一个个少年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一个个勇士锐气逼人,昂首阔步。这一路,走的是盘旋的山路,两千多人的队伍有斗折蛇行之势。行至一个大山凼处,仰面四望,只见“喊声震撼山谷,漫山红旗飞舞!”当至今日,我才真正明白了井岗山上反围剿场景当是何等壮观!我望着眼前的红旗,不禁思接千载,脑海里浮现出红军种种壮举,心潮澎湃时,我情不自禁地将满脑子红色历史分享给同行的小张同学,红军战士的纯朴情怀与团结友爱,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智慧与坚定信仰。谈论这些,我的心情放松了,忘却了疲惫,仿佛在跟随着先烈的步伐,走一步,再走一步,每一步都充满希望,都在踏向前方。

终于抵达目的地,当我以为疲惫的征途结束时,却不知,挑战才刚刚开始。我们要登上连长山,去瞻仰英雄雕塑。噫吁嚱,危乎高哉!数百级石阶通向我们的目的地。但是,少年不怕!走过这么远的路,我们就是要学习老连长吕振生不畏难不怕苦的精神,我们要以十二分热忱向上攀登,去瞻仰植树造林的英雄。终于,我们登上了顶峰,与英雄连长合影。我站在连长山的制高点,俯瞰前辈为我们留下的苍松翠柏。举目四顾,微风拂面,想着眼前的青绿色是由连长带领人民一点点播种下去的,我情不自禁地感叹信仰的力量有多伟大,也认识到了军民互帮互助,鱼水情深的感人。英雄已去,但这一棵棵树木扎根大地,防风固沙,把建设绿色家园理念写进每一个瞻仰者心底。

下山之路,方为真正意义上的艰难。没有了即将登山的激动与登临绝顶的喜悦,大家多了敬畏之心去走归程。然而,我们的体力已然成了“强弩之末”。真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时,集体主义精神便发挥了最大作用。同学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迈过了一道道坎儿,爬过了一座座山。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一切都为我们奏响凯歌。我们走着,信念坚定,同时不忘激励自己:走一步,再坚持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是本次远足我收获的哲学。不忘旧时路,回望过去,我们瞻仰先烈,赓续红色精神;走好新征程,脚踏实地,我谨慎着双双的脚步,信念坚定,踏上民族复兴路。而那再难也要坚持再走的每一步,就是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我们具有永不放弃,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眼里有目标,心中有希望,脚下才会有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不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一点点变得强大的吗?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步步终将引领我们走上新时代长征路,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都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用力,都在民族的空白处栽种,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步步向前,一定会繁荣昌盛。

学      校: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高二

指导教师:王艳红

W TERM

百姓文社散文杂志社》 纸刊选稿基地

◆投稿须知:原创作品十作者简介十生活照一张。文责自负,自己校对。如30天内未刊发,请自行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