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7年我回家相亲,有两个姑娘看上了我,母亲替我做主改变了命运

 故事汇计划 2024-05-27 发布于湖北

 1977年,我提干回家相亲,有两个姑娘都看上了我,但是我心里却犯了难,最后还是母亲替我做主,没想到却因此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叫王小军,出生在陕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我还有一个姐姐,父亲是我们当地有名的木匠,靠着这门手艺,父亲供我我和姐姐读完了高中。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父母和姐姐都很疼我,家里有好吃的,姐姐都会让着我,从来不和我争着吃,记得小时候,父亲每次外出干活,回来的时候,都会给我带糖果,姐姐舍不得吃,都会留给我。

姐姐从小学习成绩就比我好,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因为那时还没有恢复高考,姐姐高中毕业后,当了临时代课老师,而我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去部队当兵。

我是1972年中旬来到部队当兵的,虽然我是1972年入伍的,实际上是1973年的兵,新兵训练结束,我分到了高炮连二排五班,当了一名炮兵。

因为我是我们连队为数不多上过高中的新兵,连长和指导员都很器重我,给我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但是我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我每天刻苦训练,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学习车,入伍第第二年我就被提拔当了副班长,1976年我又被任命担任了班长。

1977年,我担任班长已经两年时间了,这年我在军分区举行的实弹打靶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团里不仅给我记了三等功,而且我还获得了提干的机会。

父母得知我提干后,心里很激动,让我抽空回一趟家,我当时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于是我攒了三个月的工资,回家看望了父母,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我回家后,街坊四邻得知我在部队提了干,纷纷上门要给我介绍对象,这次回家,我也有相亲的打算,所以就没有拒绝老乡的好意。

我一共相亲了五个姑娘,其中有两个姑娘,我们彼此看对眼了,一个是在我们县粮站工作,另一个是在供销社上班,两个姑娘家里条件都不错,如果我没有提干,我可能连跟她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在粮站工作的女名叫罗文娟,比我小一岁,家里还有一个妹妹,母亲是老师,父亲在印染厂工作。

供销社上班的姑娘名叫张慧玲,和我同岁,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父母都在机关单位工作。

张慧玲和张罗文娟,家境都十分富裕,而且她们两人都看上了我,我对她们也都有好感,这让我心里犯了难,一时之间难以抉择,不知道该选择谁。

我父亲对两个姑娘都很满意,父亲告诉我,我选谁,他都支持,母亲的想法和父亲不一样,母亲更加倾向张慧玲,母亲觉得张慧玲家境要好一些,而且她父母都在机关单位工作,以后我转业了,或许还能帮上忙。

最后我听取了母亲的建议,选择了家境更好的张慧玲,没想到却因此改变了命运。

我和张慧玲见了三次面后,她带我见了她父母,张慧玲父母对我也非常满意,让我们尽快把婚事定下来,我回家将此事告诉了父母,我父母也是急性子,趁着探亲的时间,给我和张慧玲订了婚。

我返回部队后,立即写了结婚申请,但是,因为工作原因,直到1979年,我才回家和张慧玲领证结了婚,婚后第二年,张慧玲给我生了一个儿子。

儿子的出生让我多了一份牵挂,1982年,妻子从供销社调到了卷烟厂工作,妻子希望我能提前转业回到老家工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转业,回到了老家工作。

我转业回到老家之后,分到了乡镇派出所当了一名普通民警,工作两年后,我又调到了县公安局工作,1990年,在妻子鼓励下,我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带着全部积蓄和老丈人资助的五千块,来到了广州创业。

当时我一个战友在广州做外贸生意,我联系到了他,在战友帮助下,我在广州做起了服装生意,短短几年时间,我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来妻子也辞去了卷烟厂的工作,来到了广州和我一起打拼。

如今我和妻子都已经退休,家里生意都交给了儿子和儿媳打理,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下,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和鼓励,我很庆幸,当年选择了妻子,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