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黛溪河注】■孙青山

 白云之边 2024-05-27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孙青山,号青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之意也。红旗遍野的年代,生于三代贫困之家。无烟酒之癖,一日无茶,大哭不止。好文学,好戏曲,好玩山游水。知天命之年,始弄笔管,渐老,画之癖尤甚。人物,花鸟,山水,皆无师自己乱折腾。

黛溪河注(上)

黛溪河,原名沙河,水黛青色,清人诗词唱合,常称沙河为黛溪,遂更名之。河有二源,西源自摩诃山始流,途汇南北众山峪之水,东流。南源又有二源,一水自上回路峪发,东流。一水自大马峪发,北流。二水于由家河滩村汇为一,北流至崔家营村南。西、南二源于此汇合,北流至于印湖,又北流至黛溪湖。出湖西北流,至上口村南,入杏花河。

西源自摩诃山北,众峪之水汇流至神仙胡同,又流经柳庵遗址。“众壑之奔流而急趋者,至此悉会归于一也”,水南北流,称庵子河。柳庵今唯余断壁残垣,柳亦无。断壁以不规则大石,混以灰泥垒就,庵初创建之艰,可想而知。河两岸多杏树,春时玉花参差,倒映黛波,夏来水杏缀枝,金黄满坡。庵居高台,门临河东向。清张实居《闲步至摩诃峰下》“春溪一道碧溶溶,半是西岩积雪融。行过柳庵疑路尽,磬声又出白云中”。春溪,庵子河也。壬寅八月既望,我困山半,水食皆尽,腿不能行,骄阳似火,后得山岩滴水,命脉得续,下至神仙胡同而出,神仙胡同,巨石磥砢,交积深涧。摩诃山,又名沫湖顶,秀峰隐天,壑涧陡深,山顶古有禅院,以佛语“摩诃”得名。顶西北峪有石立,形似山神,仰望峰顶。我困得出,盖山神庇护欤?
水北流过柳庵,经杏林水库西,继续北流。两岸高耸似门阙,流水跌入深涧,左有山涧水流入,右有暗沟从水库西北角汇入,三水合一,白浪翻滚,轰鸣北流至杏林村西,又有涧水西来汇入,过石桥,合流右折经村北深壑,东流而去。
又有南山涧水北流,汇入杏林水库。冬涧水冻,冰瀑晶莹如玉,挂山壁,或似素练,铺涧中。
河水东流至下娄村北,南有水汇入。水源象山西,经上下娄村,东北流注河。村古有栗树,树荫半亩,明末已不存。
河水又东北流,西有猫窝峪水来汇。水源于会仙山南,东西猫头峰间山峪,南流。东峰北旧有范仲淹读书处。清王渔洋《长白山录》“会仙峰之南有书堂寺,寺门前巨石环列,西有范公泉,范仲淹读书处”。东峰石红色,左石开裂,似龟背。顶有一石,斜搭二石之间,形如天桥,峰右之石,似屋檩堆积。水经葵花庵旧址南流,沿骆驼鞍子,猪屎尖子诸峰东麓,流至会仙村东。有水源四尖山东峪,东流与猫窝峪水汇,合而东流,经黄家河滩村南,注于河。
河水又东,入金马塘坝。北有二小水汇入。塘坝在金马山北,山倒映水,悬崖白石壁立,水口贴崖,下跌而出,经三官庙前东流。
北有水溪峪水来汇。水源东猫头峰东山峪,山四绕如天井小院。东山有石,似两石猴前后相抱,几疑为真。水经尖山子坡,东南流至西赵村北,又汇老人峰南黄氏峪之水,合流经三官庙南入河。老人峰,四石立山巅,似佝偻老人,有两石紧贴,称“老姜背老婆”,形象逼真。近石下观,则似四犬蹲踞,西望会仙峰。清成瓘《长白山老人峰》诗“长白峰高百尺五,遥望奇崛似人形。朝云暮雨几千秋,妒杀江边望夫石。”
河水又东,北有孙峪村水汇入。水源孙峪村,入村南塘坝,出沿石老婆峪,南流至樊家洞村,汇黄鹤山西南折关子峪之水,合而南流至黄鹄山西,过西井村,东南流,象伏村北注于河。
明末清初,城里村书香仕宦张实居,卜居长白山大谷中,“背黄鹄,面象山,流水绕户,青山在左”,啸咏乎其中,有《萧亭诗选》传世,描尽长白山水风光。
河水又东,经象伏村,北过玉柱山,南有水汇入。水源象山东,经金马山南,经玉柱山东麓北流。玉柱小山低矮,顶圆似柱,居金马山东,传为拴马缰之柱。山南有金矿,采而半废。金马山东西列,似骏马横卧。自东往西,马首,马脖,马背,马臀,俱似。白马山之西有小溪,马尿也。玉柱山原有庙,门联曰:四面青山环玉柱,两潭黛水度金城。实境也。
河水又东,流至芦泉村东北角,南有水汇入。
水源黄石寨北山峪,曲折北流,河道多拦水坝,水塘碧绿,如不规则宝石嵌山涧。黄石寨西与围子顶连,山顶断崖,远观如鼻,称阎王鼻子。水两侧多柿树,每年秋后,我常来此,采村民遗弃树上之红柿。柿经霜打,甜如蜂蜜。山坡花树,立石,巧如花园,天然自成。水经水点头北 流,右有水汇入。
水源雪花山北峪,入芦泉塘坝。雪花山石经风雨暴晒,多呈白色,远望如雪花点洒而名。水出塘坝北流入大沟,沟宽而深,两侧黄土壁立,四无出口,如入桃花源。沟底曲折多树,唯鸟鸣声。水左折,右有土石大坝,内夯土外方石,厚如城墙。水于此汇入黄石寨水。
黄石寨水又北流至芦泉村南头,左有水经桥下汇入。
水源上头庄,庄三面环山。村北有水塘,水源南之围子顶,西之种金顶,北之象山南麓,三水汇流入水塘。塘北有龙王小庙,比土地庙略大。水出塘东流,右有水汇入,合流至南洞村。长白山阴,多有村以洞名。盖山高多阴,暗如洞云。水绕而多弯,出村东北流,经刘家宅子至芦泉村头南,东流汇入黄石寨水。
黄石寨水又北流,至芦泉村东北角,入黛溪河。
河水又东,下穿西外环路,经西王村北,继而东流。河面宽阔,蒹葭苍苍,众鸟喧鸣。两岸路平,四时晨昏,游人如织。北岸有观景台。伏天岩热,急雨骤降,山际云气蒸腾,弥漫山腰,渐而至顶,群山时隐时现,缥缈似仙境,盖长白山名之由也。河水东流至崔家营村南,河宽如湖,与南源水会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