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半夏泻心汤——千古脾胃经典第一名方

 maozhaovip 2024-05-27 发布于广东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脾为阴、胃为阳。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容易形成胸腹部胀闷不适的症状。

《伤寒论》中,以半夏泻心汤为治疗心下痞的基础方。

图片

        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见于《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其配伍精妙,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

图片
图片

精妙配伍

半夏泻心汤组成为: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中既有辛温之半夏、干姜,又有苦寒之黄芩、黄连,以及甘补之人参、甘草、大枣,诸药合用,和调脾胃,纠虚实、寒热、升降之偏恢复中焦之动态平衡,在平衡中不断变化,在动态中自有平衡。

图片
半夏泻心汤组方精炼,方中各药配伍考究,具有辛开、苦降、甘补的配伍特点。
现代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消炎、抑菌、双向调节胃肠动力功能的作用,
能促进胃肠局部生长表达,促进相关激素、蛋白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
常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溃疡等属脾
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者,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图片

    此方里提到一个“去滓再煎”,《伤寒论》里总共有七首方提到用这种煎煮方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张仲景采用这种方法呢?一般来讲,去滓再煎药性可能会更纯和、口感会更好,同时有一定的浓缩作用。因为胃炎的病人,胃不舒服时,如果喝下去的东西多,胃的张力高,胃就会更不舒服。所以很多时候张仲景考虑得更全面,这些经验本身就是从实践当中筛选出来的。

哪些人群适合用半夏泻心汤?

打个比方,流感来了,同样的病毒,但一个单位的人表现出来的证有很多种,所以用方也不一样。中医强调的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大家想想看,林黛玉的感冒和李逵的感冒,会一样吗?这就是体质,这就是人。

我们在临床上治病用药,很多时候可以把人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这就是经方体质学说的一个重要意义。

根据体质去参照的话,既可以缩小选方的范围,更快地看病,高效地应用,同时还是一个安全用药的参考和保证。

刚刚说到半夏泻心汤是天下胃肠第一方,也就是说它使用的概率比较高。

那么一个病人过来看病,他说上腹部不适,或者拿个胃镜单来说是糜烂性胃炎等,他适不适合用半夏泻心汤呢?

我们就要看这一类适合半夏泻心汤的人他们有什么特点。

大致上说,一个是望诊时,形貌、形色、嘴唇,包括舌质有一些特征;既往病史里还有一些特征;精神、情绪、心理方面有一些特征。

还有除了心下不适的主诉以外,往往会有大便性状的改变,这一类人适合用半夏泻心汤。

我们一个个来讲,首先是这一类人的营养状况比较好,不是非常虚弱、非常糟糕的状态。嘴唇等粘膜、包括舌头,还是充血偏红的。

其实我们经常会看到病人嘴唇、舌头红,可以推断他是不是有心下不适,有胃粘膜充血等,中医是以外揣内的。

半夏泻心汤证的舌苔与伴随症状

回过头来讲,适用半夏泻心汤的这一类人,往往是唇舌偏红,舌苔偏腻,而且体质状态好的人群,这是望诊看到的。

舌苔腻的这个腻有时可能是淡黄,有时可能是白腻的。

即使是白腻,但是他舌质红,甚至可以出现黄连舌,舌老红、暗红。腻苔其实就反应了湿热的存在。

很多学者提到半夏泻心汤这一大类方都是寒热错杂,个人觉得把半夏泻心汤,包括甘草泻心汤,看作是湿热蕴结中焦可能比寒热错杂更恰当一点。

再看伴随症状。很多情况下,半夏泻心汤除了治疗胃肠疾病,还可以治疗很多其他疾病,比如失眠、头痛

病人往往是以胃肠不适为主诉,这里要强调的是痞和利,病人除了有上腹部不适,还有大便性状的改变。

古代讲利,下利,是指大便的次数、性状、质地发生了改变。半夏泻心汤证往往有这个特点,病人容易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或者大便黏的表现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史

追溯病史时,按理说病人可能经常有上火的情况,比如口腔溃疡,或者例假前就发溃疡,或者牙龈肿痛,还要看脸上长不长痘痘。

但是,他出现口腔溃疡时,我们就不是用半夏泻心汤,而是半夏泻心汤的加减,加大甘草的量,原方3两增加到4两,变成了甘草泻心汤。

如果他当下现在没有溃疡,询问病史他说以前有溃疡,那我们就还是选用半夏泻心汤。也就是说,这一类人容易上火,容易出现溃疡

这一类的人还有一个烦躁的特征,他描述病情时,很心急,语速很快,焦虑貌,很烦很痛苦的样子。而且,他可能睡眠也不好,还有头痛等精神症状。

总结一下,适用半夏泻心汤的这类群体,用简单的十二字来记,“唇舌红,痞而利,常溃疡,易烦躁”

适用半夏泻心汤的症状指征

适用半夏泻心汤的症状指征:

1、以上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比如胃炎、消化溃疡,都可以出现用此方方证的情况。

2、痞而利,就是说有大便性状改变。为什么讲半夏泻心汤是天下胃肠第一方,就是因为它在胃肠方面的调整功能非常好。

3、以烦躁、失眠、头痛等精神方面的症状为主诉,往往伴有消化道的症状。

比如心下不舒服,或胃镜检查有胃炎,或有大便的改变。如果没有消化道症状,我们一般不考虑半夏泻心汤。

4、很多皮肤病,如果伴有消化道的症状,半夏泻心汤也是一个很好的方。

注意事项

再说一下几个注意事项:

1、黄连的量一般是3~5g,那么量多量少怎么来决定呢?

一是体质,二是舌质舌苔。体质越扎实,舌质越红,舌苔越厚越腻,黄连的量可以稍微大一点。

2、甘草的选择,个人倾向于用生甘草,炙甘草也可以用,生炙甘草合用也可以。

使用甘草时,熬药的量和服用的时间方面要注意,还要注意大剂量甘草或长时间服用甘草引发反酸、肿胀等情况的观察。

3、需要提醒一下。这一类方里有黄芩、半夏,特别是黄芩,现在中药质量非常糟糕,品种非常紊乱,特别是炮制不规范的大量出现,长期使用造成肝损现象也非常多,所以大家要非常小心。

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

半夏泻心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

1

半夏泻心汤主治心下痞、肠鸣、下利,胃肠动力与功能紊乱常可导致这些症状。半夏泻心汤可广泛应用于以胃痞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慢性胃炎等。

促进胃肠动力方面,半夏泻心汤联合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与单独5-HT4受体激动剂相比,可有效提高胃排空率,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胃动素,增高血清生长抑素水平,而促进胃肠运动[1]

抑制炎症方面,半夏泻心汤可改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可降低CRP、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水平[2]

2

半夏泻心汤治疗以肠鸣下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时,需以脾胃虚弱,气机逆乱为治疗要点,如慢性腹泻、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等.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腹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组[3]

在治疗寒热错杂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时,在提高有效率的同时,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积分,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5-HT的过度表达相关[4]

· 消化系统疾病 · 

半夏泻心汤治疗非消化系统疾病时,若抓住脾胃虚弱,气机逆乱,寒热错杂的治疗要点,往往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5],咳嗽日迁延不愈,多为素体虚弱,虚实夹杂

用半夏泻心汤条畅气机治疗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阿普唑仑,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6]


     心下也就是胃区,也就是专治胃脘部的胀满,君药是一味半夏,主要目的就是降胃气。半夏是一个降逆的药,能降逆止呕,善于燥化中焦的痰湿,有助于脾胃的运化。

大家都知道,胃是要降的,如果胃里面有痰饮阻滞,就可能会出现恶心、反酸或者呕吐等症状,就可以考虑用半夏来降逆。

半夏是化痰药里效果最好的药,这个是大家公认的。半夏可分解凝结于机体的水液,并能健脾燥湿。不管是寒结于咽喉、痰结于胸中、气结于脾胃、寒与水结、寒与血结等,均可加半夏治疗。

图片

半夏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

【炮制】 生半夏 用时捣碎。
【性状】 【鉴别】 【检查】 【浸出物】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用法与用量】 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半夏用通阴阳的方式为引阳入阴,使气血津液运行瘀阻的通道恢复畅通。除此之外,半夏还可散结行气。半夏能使阳气入阴寒结聚之处,使寒气散解,结聚自开。如果有脏腑及其经络所行部位有因寒气凝聚者,均可用半夏散寒结以治疗。

     半夏是茎块入药,因为在5月生,刚好是夏季过了一半的时候,所以叫做半夏。生半夏有一定的毒性,需要久煎去除毒性。

      为了安全起见,初学者尽量不用生半夏,可用姜半夏、法半夏等。根据炮制工艺不同,制过的半夏又分为姜半夏,清半夏和法半夏。图片中药系列之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

很多人分不清楚半夏的这几种炮制品,在这里介绍一下:

姜半夏善于止呕,由生姜、白矾炮制而成,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胃不好的人吃半夏这类药刺激性太强,姜半夏就会好很多。

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消痞散结,是经过白矾炮制而成,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后,化痰作用增强。可以用来治疗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调和脾胃,是半夏经过甘草、生石灰来炮制的。石灰是很燥的,所以法半夏有很强的温燥性,治湿痰效果更好了。可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临床用生半夏,有一些体会:

其一:半夏生食,确有较强毒性,但伍药入煎,则成熟品,其毒性大减,虽用量较大,却未发现中毒现象。

其二:单味生半夏还可治疗不寐、腹痛,可知该药尚有止痛、安神之功效。

其三:半夏用量须根据所治病证而定。

治咳嗽痰多用3~6克,止吐用10~20克,安神治不寐用30克以上,60克以上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一说半夏小量(6~9克)可降逆和胃,中量(15克)可化痰开结,大量(30~60克)可镇静止痛。

总的来说,阴阳交感是万物生长变化的动力,若阴阳不交,则寒者愈寒,热者愈热,万物无生长之机。

半夏妙就妙在能引阳入阴,使结聚之气、血、水消散。其作用重点在于疏通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使正气运行恢复正常。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 张军,霍晶晶.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糖水平及MTL、SS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04):101-103.

[2]陈玲.半夏泻心汤加味对慢性胃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7):1763-1766.

[3] 王燕平,刘志威,唐小丽.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1):23-24.

[4] 刘添文,陈新林,缪旺冬,钟亮环.半夏泻心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2016,48(08):76-79.

[5]刘晓玲,李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评价[J].名医,2019(11):237.

[6]刘爽. 基于升降出入理论治疗不寐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

声明:文章中所列方剂或中成药仅供学习交流,不可私自服用,不听者后果自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绍奇谈医:半夏奇用有奇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