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争爆发之前——关注国家竞争关系的一项研究 |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花间挹香 2024-05-27 发布于河南
编者荐语:

本文试图确定国际竞争的起源,并说明引发竞争的问题如何影响国家的战争倾向。在领土问题上有争议的国家更容易成为持久竞争对手,且持久的竞争对手比其他国家更倾向于爆发战争。同时,本文发现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间发生战争的概率大大高于预期,即使它们没有达到持久竞争阶段。然而,领土争端并不能完全解释持久竞争的战争倾向。政治争端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因此,研究竞争的动态对于解释战争的爆发非常重要。

图片

因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关注+星标 “Political理论志” 

不错过社会科学前沿精彩信息哦

具体操作如右 →

图片

国家间竞争的起源和战争倾向

摘要

本文从领土争端、政策争端及国家政权性质争端的角度描述了国家间竞争(interstate rivalry)的起源。研究发现,与在其他问题上存在争议的国家相比,在领土问题上存在争议的国家成为竞争国家的可能性更大。研究还探讨了领土争端和争端的反复发生与战争爆发的关联程度。

作者简介:

John Vasquez & Christopher S. Leskiw 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政治学系

文献来源

Vasquez, J. & Leskiw, C. S. (2001) . 'The origins and war proneness of interstate rivalrie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4(1), 295-316.

图片

本文作者 John Vasquez & Christopher S. Leskiw

引言

早期研究并没有直接审视竞争本身,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手段来识别具有高度军事化冲突倾向的二元关系(dyads)。将国际竞争视为重要对象的首次尝试是Wayman(1983)的研究,他使用竞争关系来识别和描述成员间感知到彼此重大威胁水平的二元组,具体化为在十年内至少发生过两次军事化争端的国家。同样,Diehl(1985)试图通过考察可能被视为竞争对手的国家之间的相互军事积累来测试军备竞赛与争端升级为战争之间的关系假设。当各国在规定年限内反复发生争端,它们就被视为竞争对手。

不同的操作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竞争对手名单。Wayman和Jones(1991年)将25年内至少发生过五次相互军事化争端的对手定义为持久对手。Goertz和Diehl(1992年)认为持久竞争出现在20年内发生六次或六次以上争端的对立国家。在此定义的基础上,他们创建了竞争关系的三种类型——孤立竞争、原生竞争和持久竞争(isolated conflict, proto-rivalry, and enduring rivalry)。孤立竞争指的是发生过一次或两次冲突,而原生竞争指的是发生过两次以上争执但不符合持久竞争的标准。

一些研究人员对用争端阈值法来定义竞争关系持高度怀疑态度,Vasquez(1996年)认为,一个适当的竞争概念必须能够预测两国何时会发生经常性争端,而不是将争端数量作为定义条件。Vasquez将竞争关系定义为 '一种以极端竞争和心理敌意为特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竞争者的问题立场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彼此的态度,而非当前的利害关系'。根据他的早期研究,当一个国家从使用利害关系的成本效益计算转为使用负面影响计算来决定其问题立场时,竞争关系就开始了。当一个国家使用负面影响计算时,它更关心的是谁能得到什么,而不是利害关系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对特定国家的敌意,而非利害关系的内在价值,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问题立场。虽然这一概念没有回答如何衡量敌意或相对收益等术语,但它确实预测了这些因素将使争端反复出现。

上述方法采用了横向的研究方法,忽略了国家间关系的历史。Goertz和Diehl(1993)率先提出了这一观点。分析两个国家之间的每一次争端,而不考虑争端如何与之前的争端相关,就等于假定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不重要,这是一个可疑的命题。早在Leng(1983年)的研究中就开始发现,危机的反复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每次争端都会升级。

争端之间存在某种内在逻辑联系的观点促使研究人员试图模拟争端之间的关系。Hensel (1996年)认为,竞争中反复出现的争端遵循一种进化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敌意不断增加,直至战争爆发。还有人试图模拟竞争的持续时间(Cioffi-Revilla,1998年)、冲突的解决(Bercovitch和Diehl,1997 年)以及领土争端对竞争终止的影响(Gibler,1997 年)。这些问题自然需要回归历史。Thompson(1999年)率先将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聚集在一起,使用一个共同的框架来研究竞争。主要结论是:(a)冲突在不同时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b)少数几个国家对对大多数争端负有责任;(c)持久的竞争对手极易爆发战争。

Goertz和Diehl的研究发现,从1816年到1992年,在所有发生过互动并卷入军事化争端的国家对中,被视为竞争对手的国家(a)发生战争的概率要高得多,(b)占同期发生的战争的大多数。在其最新分析中,1816-1992年间,持久竞争对手至少发生过一次战争的概率为0.59,而原竞争对手的概率为0.32,有孤立竞争的国家的概率为0.16。一般来说,大国发生战争的概率高于其他国家。Wayman发现当主要国家之间相互对峙时,发生战争的概率会更高。如果主要对手之间经历了权力过渡或能力的快速变化,发生战争的概率会进一步上升。

在研究战争原因与和平条件的过程中,研究竞争关系促使研究人员首先关注产生竞争关系的因素、竞争关系中使争端反复发生并最终升级为战争的因素,以及使竞争双方能够成功管理其互动以避免战争甚至和平结束竞争关系的因素。


对竞争研究的批评

与国际关系中的其他研究项目一样,竞争研究也并非没有批评者。主要的批评可以分为三类:选择偏差、(不)依赖观察的问题以及竞争关系的起源。

选择偏差指的是从所有潜在观察对象中选择用于分析的案例的过程中,当采用一种单一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就会出现选择偏差。许多学者从经验上和理论上探讨了这个问题,尤其是与战略选择有关的问题(Smith 1999年)。选择偏差可能源于研究者的无意行为,也可能源于诸如'因变量选择'之类的主观行为,从而导致因变量差异很小或没有差异。通过制定规则,只将那些在给定时域内符合一定军事冲突次数标准的二元对立关系纳入其中,竞争方法就容易产生选择偏差。尽管关于选择偏差及其对因变量的潜在影响的批评提出了重要观点,但必须记住,这只是一种逻辑论证;这种影响是否真的会在实践中出现,还有待观察。

第二类批评指出,竞争方法错误地假定军事化争端在不同时期存在因果关系。传统上,研究中使用的统计方法假定案例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独立的。事实上,竞争方法指出,不能假定案例的独立性,但这是基于一些研究表明过去的争端能在引发和严重程度上影响未来的争端(Leng,1983年)。如果那些采取竞争关系研究方法的人假设他们的观察结果不是独立的,那么他们就需要考虑到案例的不独立性会给统计分析带来的问题。Bennett(1998)发现在持续时间依赖性的情况下,问题的突出性(无论竞争是否涉及领土问题)会使竞争持续时间更长,而竞争一方的政治变化会使竞争持续时间更短。持续时间依赖性只是将观察结果重新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也只是说明了它给统计分析带来的一个问题。正如 Bennett(1998年)所指出的,它还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标准误差估计,因为必须考虑到竞争中的依赖性。

最后一点批评是,实证文献中关于竞争起源的内容很少。要解释为什么最初的争端或一系列争端会成为持久的竞争关系,还需要依赖其他理论(Gartzke,1999年)。持久竞争前的最初几年与其他情况下的冲突是否有本质区别?有人认为,竞争,尤其是持久竞争,只能在事后才能确定。虽然有些研究可能确实如此,但并不是说没有关于竞争产生原因的理论和研究。Vasquez(1993年)认为,竞争,尤其是邻国之间的竞争,是领土分歧的产物。Thompson(1988年)认为,体系历史上最重要的竞争是对全球领导权的争夺,但任何两个国家之间都可能因地位问题或空间(领土)问题而发生竞争。

本文的其余部分通过介绍在国家竞争中关于领土的新研究,探讨国家间竞争的起源和竞争对手的战争倾向的问题。

理论与研究设计

Vasquez(1993年)在一项关于竞争的研究中认为,领土争端比其他类型的问题更容易引发竞争,而且比其他类型的争端更容易导致战争。然而,领土问题只是增加了战争的可能性,并不是战争的充分条件。

1.以领土争端为主的国家比以其他类型争端为主的国家更容易持久竞争。(假设1)

该理论还认为,领土争端和强权政治的使用会增加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

2.受领土争端支配的竞争对手发生战争的概率要高于偶然因素引起战争的概率。(假设2)

采用竞争对手关系的方法来研究战争与和平,在很多方面都与传统的分析方法不同。除了理论上的明显差异外,竞争方法还带来了新的经验优势和挑战。通常,竞争相关文献中的分析单位是争端、二元争端和二元年。争端侧重于特定军事化国家间争端(MID)的特征。二元争端分析法将特定争端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将双方的国家配对,捕捉一对国家参与冲突的情况。二元年捕捉一对国家在每一年的冲突参与情况。如上所述,每个分析单位忽略了国家间关系的历史。

本文测试中使用Diehl的三种类型学,即孤立竞争、原始竞争和持久竞争,来确定何时出现持久竞争。为了确定一个双向关系是以领土争端为主,还是以其他类型的争端为主,使用了MID中的修正类型代码。该变量将MID中的修正主义国家标记为寻求改变领土、国家外交政策或政权,或涉及其他问题的国家(Joneset等,1996年)。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来确定领土争端在特定关系中的地位。一个衡量标准是,至少25%的MID是关于领土问题。第二个衡量标准被称为问题主导,可以用于确定哪些类型的争端在两国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基本上,如果MID中有50%集中于一种修订类型(领土、政策、政权或其他),可以被认为这是主导问题。如果每种类型都没有达到50%,则使用类型组合(例如,领土和政策)。

关于竞争起源的研究结果

表1提供了支持假设1的证据,将观察到的列与预期的列进行比较后发现,领土争端小于25%的国家组合按概率预测会有41.8个持久竞争关系,但实际上只有30个。相反,那些领土争端大于25%的对立双方,按概率推测会有21.2个持久竞争,但实际上却有33个。即如果一对国家的关系涉及众多领土争端,则争端更容易反复发生,因此很可能成为持久的竞争关系。

图片

表1

表2揭示了竞争起源问题的核心。因变量是竞争类型,自变量是先决问题,即在成为持久竞争关系之前双方的争端历史。表2分析了竞争类型和问题起源之间的关系,同时控制了国家地位这一变量。次要国家-次要国家和主要-主要国家在持久竞争之前,都有以领土问题为主的争端历史。次要国家-次要国家之间成为持久竞争关系的概率为0.084、但如果早期争端涉及领土问题,这一概率是0.14。主要大国的研究结果类似。主要国家与主要国家之间成为持久竞争关系的概率为0.17,但早期争端涉及领土问题而成为持久竞争关系的概率为0.40。这一结果表明,地位相等的国家之间的持久竞争可能源于早期在领土问题上的争端。不过,这种关系在混合对立(大国-小国),即国家不平等的情况下并不成立。竞争的概念应仅限于地位相对平等的国家(Vasquez,1993年)。尽管表2显示,以领土争端为主的国家更容易成为竞争对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类型的领土问题都同样有可能引发军事化争端或竞争。

图片

表2

对平等国家的进一步分析也表明,这些在领土问题上有争议的国家成为持久对手的可能性最大。事实上,只有以前有过领土争端的国家才会增加平等国家成为对手的可能性。当平等国家之间存在政策或制度争端时,它们会被推向相反的方向,即它们成为持久对手的可能性较小。下面要探讨的问题是存在领土争端的对手是否也更有可能爆发战争?



关于战争倾向的调查结果

与Diehl和Goertz(2000年)一样,本文也发现从孤立竞争到持久竞争,国家间的战争倾向性在不断增加。当研究先前问题变量,以确定早期历史集中于领土争端的对手是否更容易发生战争时,研究却发现这种关系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甚至差异的方向也不正确(表3)。

图片

表3

首先,这表明并非竞争对手(但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概率可能比预期的要高。其次,尽管对先决问题的衡量可以很好地预测领土争端双方是否会成为持久的竞争关系,但对于预测它们是否会走向战争却不尽人意。为了更准确地预测竞争对手的战争倾向,必须考察后期的MID,而不仅仅是早期的MID。

表4考察了二元对立的MID的整个历史。(以领土争端为主的双边与以领土争端和政治争端为主的双边结合起来)。领土争端的二元国家之间发生的战争比预期的要多。这个战争的基本概率从孤立的冲突上升到原始的对抗,再到持久竞争(0.28、0.408和0.571),以领土问题为主的战争条件概率也是如此(0.473、0.596和0.682)。对于孤立竞争和原始竞争,基本概率和条件概率之间的差异在0.01或0.01以下水平显著,但对于持久敌对关系,差异仅达到0.14。这些发现,虽然与假设2不一致,但强调领土争端的战争倾向——它们可以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引发战争。

图片

表4

表4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领土争端中的双方发生战争的概率要高于偶然的预期,无论双方是否是持久的竞争对手。表3和表4说明假设2是不完整的。这意味着有必要重新提出假设。假设1和假设2中的隐含模型(图1)过于简单,即领土争端导致竞争,而领土是使竞争对手引发战争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更符合这样一个模型,即领土争端与战争的爆发直接相关(通过增加战争发生的概率),并与竞争的出现直接相关。竞争对手开战的原因可能在于领土,但也可能在于其他因素,如仅仅是争端的重复,或者更可能是诉诸强权政治来处理重复的争端。这一推理产生了假设3。

图片

图1

3.竞争对手国家之所以比其他国家更有可能爆发战争,是因为它们往往存在领土争端或强权政治。

表5可能有助于说明这些关系。它列出了每种持久竞争的问题起源。次要国家比主要国家更关注领土争端。约60%的次要国家至少有25%的军事行动涉及领土,更符合假设1和假设2。原因是领土争端可能再次发生,从而产生竞争。

图片

图片

表5

然而上述分析似乎并不适用于主要大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关注领土问题,有许多竞争源于政策分歧。Rasler和Thompson(2000年)认为,主要国家主要关注两个不同的问题:空间(领土)和位置(争夺权力和全球领导地位)。他们认为主要国家的竞争更多关注后者。另一种可能是大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通过多边战争。从这个角度来看,二元战争往往是由国家争夺领土造成的,而更复杂的多边关系则是涉及连锁问题和传染效应。第三种可能性是那些主要大国会经常发生争端,并以强权政治的方式处理非领土争端而导致战争。


结语

这篇综述试图确定国际竞争的起源,并说明引发竞争的问题如何影响国家的战争倾向。在领土问题上有争议的国家更容易成为持久竞争对手。这种趋势在平等国家之间最为明显,早期争端是围绕领土问题展开,而在不平等国家之间则不存在这种趋势。

分析表明,持久的竞争对手比其他国家更倾向于爆发战争。同时,本文发现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间发生战争的概率大大高于预期,即使它们没有达到持久竞争阶段。然而,领土争端并不能完全解释持久竞争的战争倾向。没有领土争端的持久竞争对手也相当频繁地发生战争。

对竞争问题的研究表明,小规模的竞争势力最容易采取领土争端的方式挑起战争。这些政治争端是否有什么特殊之处导致国家走向战争,或者战争的结果是否因为这些争端是以权力政治的方式处理的,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因此,研究竞争的动态对于解释战争的爆发非常重要。

编译 | 王   硕
审核 | 张思烜
终审 | Mono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