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王夜谒唐三藏,掏出个镶金白玉圭…《西游记》原著里的玉圭,到底是什么来头?

 kenbian8 2024-05-27 发布于上海
图片昨天一早起床,见阳光明媚,空气清爽,前一晚雨狂风骤,倒是带来第二天清晨的异样平静。我们原本就打算带孩子们亲近自然,看天气清爽宜人,更是期待外出撒欢儿,妹妹打来电话提醒晚点出发,说营地经历这一场大雨,需要点时间收拾,去早了也不便。掐着点出发,中午前赶到营地,果然一切规整有序,营地里大片洋槐树、杨树,浓阴下原生态的环境,在雨后散发着混着泥土的清香,顿感远离尘虑。

图片

图片

先在营地吃了午餐。营地大片的洋槐树每年春季会产出海量的洋槐花,营地环境得天独厚,可囤下一年的经营食材,特色菜便是槐花炒鸡蛋、槐花鸡蛋包子等,于商家能就地取材有成本优势,于游客又能供应特色餐食,算是两全其美。大自然里非常疗愈人心,从高楼里到这里接接地气,让孩子们彻底释放的撒欢儿,对成人孩童都是极好的滋养。因为前一晚的雨,游客人数显然比平日少许多,我跟妹妹笑称来的时间可算是“捡漏”。孩子大人在群树浓阴间各得其乐,孩子们除了各种无动力设施上游乐,另坐小火车、喂食小动物、满地跑着追的大鹅呼扇着翅膀逃窜,一天下来,不知疲倦的“放电”,终于在夕阳西下时分显出倦意。

回家路上,俩孩子嚷着要继续听“凯叔西游记”,我也乐得随着一起听。王凯先生前些年离开央视后再度绽放人生,给孩子们改编和录制经典有声故事无数,所做之事比在央视工作时具更大影响力,以好故事和好声音滋养人和教化人,我哪怕从教育从业者的挑剔视角看,也深为认可语音作品的质量。路上听到“除妖乌鸡国”一章,中间讲到乌鸡国国王在见唐僧时,拿出“镶金白玉圭”,凯叔在故事里对玉圭的形制和功用略做了简介。我一听到“玉圭”,也马上激其更多兴趣,自从喜爱上古玉和背后的文化,便近乎职业病一样,见到“玉”字便特别敏感。晚上回家后,更是查阅电子书,重读《西游记》原著里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及第三十八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等章节,看到原著里确有对玉圭的描述,其出现场景基本符合古代玉圭的使用礼仪。

图片

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 玉圭

玉圭(同“珪”),是古代重要的礼器,器型通常为上部尖锐,下端平直,整体呈片状,被广泛用于朝堂之上,以标明身份,或用在其他如朝觐、礼见、盟誓、祭祀等重要场合。《周礼》有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圭作为重器,出现历史较早,目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在商代已有真正意义的玉圭出现,在周代墓葬中更常有发现。早期玉圭多光素无纹,尺寸从数厘米到十几、几十厘米不等,多便于手持及携带。玉圭在商周战汉的“王玉”时期被更严谨的作为礼器使用,而演变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唐代,玉的神秘感、神圣感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人们的玉德观念也趋于淡漠,在使用数量和场合上已与早期不可并论。到了《西游记》大概确切成书的明代,随着大明恢复部分古代旧制,玉圭使用又增多起来,且形制、大小、纹样变得更丰富。《西游记》原著中对“镶金白玉圭”的特征描述,符合明代可见玉圭的风格,也基本符合唐代宫廷华美用器的特征,其出现场合也准确体现了玉圭的功能。再往后到清代,玉圭的实用功能几乎已消失不见,基本上已正式演变为装饰物,甚至存在于古书记载中却并未见实物的“圭璧”,在清代竟然也出现了圭璧合体,且选料上乘、纹龙饰凤,极尽华丽。

图片

图片

清乾隆 黄玉圭璧 成交价4,025,000元 尺寸长14.5cm 

在我看来,清代的玉圭和与圭相关的玉雕题材,其使用功能既已式微,精神内核也随之消失不见,更像符合乾隆风格的精工“古风文创作品”。

图片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玉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