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冯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lwg6451 2024-05-27 发布于甘肃

明朝冯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明朝冯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冯宝,明朝太监,以书法名世。其于《清明上河图》之上留下的小楷题字,字迹工整,笔力遒劲,彰显出深厚书法功底。后人观之,无不称赞其精妙绝伦,堪称一绝,为传世之宝。

——题记

明朝(1368-1644年)历经12世、16帝,国祚276年,为巩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思想控制。明代书法以帖学为主流,法帖篆刻盛行。受士大夫清玩风气影响,明代书法以行楷为主,追求纤巧秀丽之美。明初书法继承元代风格,成祖迁都北京后,台阁书风兴起。明成祖重视文化,招募书法家并授予官职,推动了习书之风。

我们一起分享明代著名书法家冯保书法作品。

明朝冯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冯宝剧照

冯保(1543-1583)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著名太监,嘉靖年间入宫,后掌管东厂及御马监。他助万历皇帝推行新政,支持“一条鞭”法,助力大明复苏。虽贪婪,但对神宗皇帝忠诚尽责,学识不凡,书法佳,通乐理,神宗受其影响醉心书法。然其专权骄横,诬陷忠良,贪财受贿,终致恶名昭彰。后神宗长大,将其发配南京,冯保终老江南,家产被抄,落得人财两空。在司礼监时,曾监刻多部典籍,其一生功过参半,引人深思。

明代著名太监冯宝在国宝级文物《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赏析

明朝冯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明代著名太监冯宝在国宝级文物《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的题跋,展现了他的书法才华与深厚文化素养。这幅传世名画上的纸本小楷题字,虽然仅有八行,但字迹工整,每一笔都透露出古人的书法功底,足见其书法造诣之深。这样的书法水平,即便在现代也足以让书法爱好者们刮目相看。此题跋为万历六年(157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朝冯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冯宝在国宝级文物《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之一

冯保的书法不仅技艺精湛,更体现了他的个人风格与审美追求。他的字迹流畅而有力,既有古人的风韵,又不失现代的灵动。在书法界,冯保的作品堪称一绝,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有才华的太监的非凡魅力。

明朝冯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冯宝在国宝级文物《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之二

除了书法,冯保还精通琴艺,对书画也有深厚的鉴赏能力。他在《清明上河图》的题跋中,对这幅画的画工大加赞赏,将其视为比隋珠和璧还要珍贵的艺术珍品。这种对艺术的热爱与欣赏,使得冯保在当时的宫廷中独树一帜。

然而,冯保的题跋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研究者认为,这幅《清明上河图》可能是冯保从大内偷得。为了不被追究,他甚至还杜撰出一个《清明上河图》已毁的故事。这些争议使得冯保的题跋更加引人注目,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明朝太监的复杂性格与人生经历。

总之,冯保在《清明上河图》上的题跋不仅展现了他的书法才华与深厚文化素养,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位明朝太监的独特视角。

释文:“余侍御之暇,尝阅图籍,见宋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观其人物界画之精,树木舟车之妙,市桥村郭,迥出神品,俨真景之在目也,不觉心思爽然,虽隋珠合璧,不足云贵,诚希世之珍欤!宜珍藏之。万历六年,岁在戊寅仲秋之吉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监事,司礼监太监,镇阳双林,冯保”。

欣赏了明代著名太监冯宝在国宝级文物《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的题跋,我深感其书法风格独特,技巧高超。他的字迹既显得古朴典雅,又不失灵动飘逸,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冯宝的书法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艺术造诣,更为这幅传世名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采。

附清明上河图:

明朝冯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明代著名太监冯宝这幅题跋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明朝冯保《清明上河图》小楷题字,字迹工整堪称一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