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社会,咋这么多潜规则啊

 繁星1 2024-05-2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1

上周,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

有天中午,大家吃完饭坐电梯回办公室。

电梯小,就能进那么几个人;

最后上电梯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就准备把电梯门给关上。

就是在这时,有人也吃饱了踱步走向电梯。

电梯里明显的空间不够了,再上来人就得前胸贴后背了。

结果,来人是市场部领导。

这领导,身材发福,进来之后绝对会占据大部分空间。

说时迟那时快,电梯口的小伙子快速按下了关门键,把领导给留在了外边。

朋友就明显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谁愿意跟领导挤在一起啊;

如果领导非要上来,指不定得有人下去,谁下去呢?

大家不敢对领导指手画脚,但绝对会认为主动下去让位置的员工是癞皮狗。

说完了这些,

朋友对小伙子的操作称赞不绝:整顿职场,反抗压迫,还得靠着年轻人啊。

2

我觉得现在的职场,乌漆嘛黑。

领导们一个个都像土皇帝,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奴隶。

再说职场潜规则,那更有意思了。

只要你工作,多数情况下等同于卖身:

领导说自愿加班,就是到点不能走;

领导说手机24小时保持联系,他可以随时找你,你不能找他;

领导需要有能力干实事的人,但好处一定是给溜须拍马的自己人;

···

我们也都明白这么回事,也知道并不合理,但就是心照不宣的遵守着:

没办法啊,领导就是掌握着我们的「生杀大权」。

一旦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站出来,

干出整顿职场的事情,老油条便感叹年轻人不懂潜规则,不懂人情世故;

但也会觉得大快人心,因为他们也是职场潜规则的受害者。

3

说起潜规则,

潜,意味着它们是隐秘、不宣而行,往往不为人所知;

规则,则是一种形式,暗示了一种必须遵循的秩序,即便它们并非正式的法律或政策。

尽管被视为不可公开讨论的禁忌,

但就现在社会,潜规则大行其道,明规则却形同虚设。

早些年,网上曾流传一句话:

大学生眼里都有一种清澈的愚蠢。

作为“过来人”,我们理解这种所谓的“愚蠢”其实是一种天真的期望:

在家庭中,我们被教育要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在学校,我们被灌输要成为一个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公民;

在社会中,我们被期待成为一个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优秀青年。

然而,在象牙塔中被熏陶已久的人一旦步入社会,往往会对那些不为人知的社会潜规则感到茫然。

因为,我们接触的都是明规则。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会说,明规则是用来束缚底层人的。

确实,底层人也没啥话语权,只能遵守规则,安安稳稳的穷。

也正是因为跪的太久,不敢惹事,甚至连明规则都不敢用,才导致明规则用起来越来越难,见效也越来越慢。

4

我发现,现在网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课程,它们承诺能够教授你如何掌握潜规则。

这些课程往往包装得光鲜亮丽,声称能够教你世界的真相,读懂人心、洞察社会运作的奥秘,甚至许诺能帮助你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

因此,有些人开始相信,只要掌握了潜规则,就等于找到了通往成功的快车道。

他们渴望通过学习这些隐性规则,实现一飞冲天的愿望。

然而,这种想法却忽视了本质:

潜规则虽然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作用,但它们需要在明规则的保护伞下才能生效;

而潜规则的力量,源自于个人的价值和资源。

如果你没有可供交换的资源,没有足够的利益来作为交易的筹码,那么别人为什么要与你进行潜规则呢?

所以,没有实力做支撑,有些潜规则,你学了也是白学。

再者说,

如果你将潜规则当成规则来用,早晚会失去对真实的感知:

一天到晚都在想着算计套路,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这跟行尸走肉有啥区别啊?

简单点,都简单点。

还是那句老话,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潜规则,大伪似真,终究不得人心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