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武汉公开课| “再阅古稀”的武昌寿民汤云山· 江城印象第十讲

 人文武汉 2024-05-27 发布于湖北

2024526日,“人文武汉·江城印象公开课”第十讲在武昌红巷博物馆群江城印象博物馆如期举行,当天的主讲嘉宾为严昌洪教授。

严昌洪,武汉人,1943出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辛亥革命史事长编》《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等。

“人文武汉·江城印象公开课”自开讲以来,在武昌红巷博物馆群江城印象博物馆馆长鄂小华先生大力支持下,将讲堂安排展厅内举行,这里场地不甚宽阔,却因与展馆内各种老武汉的历史展陈品共处一堂,而别有一番文化韵味。

526日天气炎热,讲座现场满满当当涌入了70余位听众,其中有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著名文史专家王汗吾、武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麻建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摄影师刘建林、武汉竹枝词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陈荣华、国家一级作家罗时汉、原武汉市老市长刘惠龙的秘书黄明忠等,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一行十人在副会长鲁桂轩带领下亦赴会聆听讲座,江夏区博物馆、文旅局、宣传部的代表,三道街小学的学生,江汉区文化馆盛卫红馆长特地从汉口赶到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院副研究员叶先培等。

在现场前排,严老教授的两位弟子、著作等身的著名学者,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涂文学、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继才,始终端坐其间,注目聆听,令现场听众肃然。

在现场,十余位孩子们的到来给严老的讲座平添欢愉和喜庆,孩子们认真听讲。讲座组织方向孩子们的分发了组织者之一侯红志老师创作的美术手绘连环画《辛亥武昌首义》,向孩子们的代表,长期跟随其父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王谨渝同学,赠送了“人文武汉”集体创作的书籍《老照片上的武汉》《徽章上的武汉》及文创手绘美术作品《策反在子夜》等。颇为有趣的是现场交流环节,读小学一年级的7岁小女孩提问“汤云山在武昌有没有有后人?”严教授诚实相告,没有看到汤氏后人的记载。

“人文武汉·江城印象公开课”自202312月开讲以来,已相继举办《发现百年地界碑》《伟人毛泽东在武汉的足迹》《“砖说”武昌》《万里关山万里情·范榕先生省亲恳谈会》《湖北模范监狱旧址的历史遗痕》《中共五大首届监委唯一幸存者——刘峻山》《南楼·跨街天桥·大桥引桥 ——武昌城南楼遗存的二百年变迁》《江城有一张“红色传播地图”》《我的1984——1985》多项反映武汉城市史、中共在武汉的革命历程的课程。

526日,严昌洪老教授于80高龄之际,不辞辛劳,将他对“明清之际武昌寿民汤云山”的研究成果带到这里开讲,是对这项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的有力支持与鼓励。“人文武汉·江城印象公开课”将在严老教授及众多知名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结出更加绚丽的果实!

摄影:胡晋鄂 邓伟明

预告 “再阅古稀”的武昌寿民汤云山——明清之际武昌140余岁老人的传奇故事》,明日全文刊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