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余年2》看懂陈萍萍在庆帝面前投壶,才知他的结局注定凄惨

 相见相思 2024-05-27 发布于四川

《庆余年2》可以说是一部人均八百个心眼子的剧,像庆帝、陈萍萍、林若甫、长公主以及几个皇子,个个都城府极深精于算计,相比之下,范闲名义上的父亲范建倒显得温厚朴实多了。

宰相林若甫看出了庆帝已经容不下他,便非常识时务地瞅准时机提出了告老还乡。与林若甫相比,陈萍萍的精明绝对不亚于他,陈萍萍对庆帝的了解,更是无人能及,可陈萍萍的结局却要比林若甫凄惨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当看懂陈萍萍在庆帝面前投壶这一幕,你就知道,陈萍萍的结局,是已经注定了的。

伴君如伴虎。

陈萍萍和庆帝君臣相伴多年,庆帝也非常依赖陈萍萍,庆帝的很多筹谋算计,陈萍萍都是执行者,包括在利用范闲这件事上。

但是庆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试探陈萍萍,你若说他对陈萍萍完全没有信任吧,那也是不可能的,他能把那么多机密的事情交给他,说明他对他其实是有一定的信任的。

只是自古以来君王就没几个不多疑的,庆帝自恃把人心当战场,人心易变,他的信任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庆帝让范闲主理春闱舞弊案,想借范闲的手除掉林若甫,他又担心范闲做的不能符合他的心意,就问陈萍萍为什么不帮范闲出出主意。

陈萍萍说是因为庆帝没有下旨。陈萍萍这个回答,不敢说是完美,但面对庆帝这样一个多疑的人,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

因为你若说提点了范闲,庆帝会觉得陈萍萍是擅自揣测他的意图,你若说范闲不需要提点,庆帝又会觉得陈萍萍跟范闲的关系太过亲近,若说自己没有想到,那又会让庆帝觉得他无能。

只有这句“陛下没有下旨”,虽无大功,亦无大过,虽有狡辩之嫌,但也表明了忠心。陈萍萍当然是了解庆帝的心思的,他这么多年陪着他演戏,暗暗应对他的每一次试探,这样的场景,他经历得太多了。

陈萍萍很清楚,他和庆帝彼此都心知肚明是在演戏,所以他需要的,是只要在演技上不被庆帝挑出毛病就行,至于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不会说,庆帝也不会信。

但是这一次,庆帝很显然并不满足于停留在陈萍萍这样的回答上,他对他展开了进一步的试探。

命令陈萍萍“投中”。

庆帝看到陈萍萍投壶九次都没中,从地上捡起一支箭,说再赏他一支,但是这次必须投中,因为他刚才说过一切都听他的旨意。

这就相当于一道送命题了,陈萍萍之前九次都没投中,跟庆帝说自己不善此道,可现在庆帝命令他必须投中。

如果自己真的投中了,那说明前面九次不中是故意隐藏实力的,说不善此道就是欺君,若他依然没有投中,那就是违抗了陛下的旨意,是抗旨。并且前面陈萍萍已经说过了,一切都听庆帝的旨意,如果投不中,很显然就是自己说话不算话。

陈萍萍毕竟是有八百个心眼子的人啊,只见他驾着轮椅,走到了壶口前面,轻轻把那支箭插进了壶中。

是的,庆帝只命令他投中,并没有限制距离,他走到跟前不算抗旨,把箭插进壶中也算是完成了陛下交待的任务,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剧情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次“投壶”的较量是陈萍萍赢了,他利用了规则的漏洞让庆帝哑口无言,找不到把柄治他的罪。

但其实错了。庆帝不杀陈萍萍,是因为还没到该杀他的时候,现在的他,还能为他所用。即便陈萍萍这次投壶投不中,庆帝也完全有转圜的余地,说只是一次游戏,不必当真。

庆帝不想杀陈萍萍,自然能找到一千个理由不杀他。同样,若庆帝想杀他,也必然能找到一千个理由让他死。

这次投壶陈萍萍钻了规则的漏洞,看似赢了,实际上,是更激化了庆帝对他的杀心。因为陈萍萍这样老奸巨猾的人,如果留着他,那才是巨大的隐患,他,跟林若甫不同。

陈萍萍的结局早已注定。

林若甫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他知道庆帝想赶他走,他就主动提出要告老还乡。像这样的人,只要庆帝判断出他对他不再具备任何威胁,就没有必要非得要他的命。

陈萍萍更像是一团棉花,看似绵软任拿捏,实际上是以不变应万变。陈萍萍把自己说成是陛下身边的一条狗,唯庆帝之命是从,可他更像是把这句话当成护身符,在规则之内按照自己的意愿筹谋。

庆帝问起来就是你没下旨,他也知道庆帝对他不满,但他就是不接招,让庆帝伸出去的拳头就像打在棉花上一样,拿他没办法。

陈萍萍当然也知道庆帝不是真的拿他没办法,只是时机还不到。他就是在利用这还未到的时机前,抓紧去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扶植范闲,让他成为大庆的权臣。

陈萍萍选择的,就是一条必然的死路,他从一开始就是知道的。所以他看似小心翼翼地应对庆帝,实际上又不会真的畏惧,反而在很多事情上会给他添堵。

就拿这次投壶来说,他表现得越聪明,庆帝对他就会越不爽,陈萍萍那么了解庆帝,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就是这样做了。

就如同一个委屈隐忍了很久的人,总要伺机发泄一番一样,陈萍萍看似在为寻求生机小心应对,而在庆帝眼里这更是挑衅。

这样的“挑衅”,也为他的凄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庆帝不会善罢甘休的,他总有一天要向陈萍萍加倍讨回来。

陈萍萍为什么不像林若甫那样告老还乡呢?一是因为他有自己坚持要做的事,二是他知道庆帝不可能放他走。这一切,从他踏上这条路的那天起,就是注定了的。

《庆余年2》陈萍萍才是那个看透了棋局却甘愿以身入局之人,这样有智慧有胆识的人,若遇明君,必将有一番大作为。

只可惜,庆帝的胃口太大,必然留不住真心待他之人。如同陈萍萍的结局早已注定一样,庆帝的结局,也早就已经注定。

这世间的生死荣辱,兴衰起落,又有多少,不是自己从选择的那一刻起就已埋了伏笔呢?

作者简介:相见相思,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专注于影视情感方向文章创作以及情感领域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