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膜释放技术】9分钟带你掌握脊柱部-FRT的基础理论和实操应用

 xyf4345 2024-05-27 发布于浙江

筋膜释放技术:

古老中医按摩与现代康复医学的完美结合

全文2676字,PPT33页,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文章首发于“时习康复”(rehab0125),如果阅读后觉得有所帮助,欢迎各位在朋友群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1.筋膜释放技术的介绍

2.脊柱部解剖基础详解

2.1  脊柱:前柱和后柱

2.2  张拉整体-椎间关节面方向

2.3  肌肉组织模式

2.4 表层运动筋膜柱 

2.5  深层运动筋膜柱

3.脊柱部-FRT的手法实操

3.1  竖脊肌(后表线)

3.2  脊柱旋转 

3.3  胸腰筋膜(功能线)

3.4  腰方肌(体侧线)

3.5 腰大肌(前深线)


1.筋膜释放技术的介绍

    筋膜释放技术-身体结构平衡调整 (Fascial Release for Structural Balance)是现代康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康复技术从业人员的基础学习中,我们通常接触到传统的人体局部解剖知识,然而往往忽视了肌筋膜链和肌筋膜网的重要性。《筋膜释放技术》强调了肌筋膜网的连续性,这对于理解人体结构的整体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筋膜释放技术,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体结构的平衡调整,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功能和活力。筋膜释放技术不仅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还可以改善姿势、增加灵活性,并提高身体的整体运动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忽视了肌筋膜网在身体结构中的重要性,但通过学习和应用筋膜释放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身体结构的连续性,从而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

    在之前的分享中我们介绍了筋膜释放技术——概论、下肢部和胸腹部的理论基础和手法操作技巧。在正式交流脊柱部FRT之前,希望大家花一点时间看一下解剖列车的肌筋膜链。它从始至终的穿插在筋膜释放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手法实操之中,为我们的精准康复拓实了基础。(详见5分钟带你掌握“12”条肌筋膜链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让大家对筋膜释放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身体结构的平衡调整,保持健康活力!


2.筋膜释放技术——脊柱部理论-实操应用

图片

图片

图片在腹腔的后面是包绕着背腔的复杂脊柱解剖结构。由于我们将重点关注筋膜和肌筋膜解剖。因此在此只讨论几个脊柱骨骼和韧带排列的突出特点,以及与脊柱稳定和活动相关的肌肉。

图片脊柱分为前后两部分,椎体和椎间盘在脊髓的前方,椎弓则在脊髓的周围和后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它使孤立的压迫性支柱悬浮在大量的张力海洋中保持平衡(见第1章),表明这种结构的完整性是由张力构件相对平衡所决定的。对于椎骨在这种弹力方式中浮动的程度,排列在脊柱后方的所有肌肉可能发挥了如下作用。

1.使脊柱伸展以及创造次生曲线。

2.依据方向、旋转和预应力调整张力整体(预应力指的是脊柱张拉整体结构的绷紧程度),预应力越大,张拉整体系统就越有弹性,能够承受更多的负荷而不至于坍塌。预应力越小—身体有些韧带松弛(全身的筋膜网都很松),或是站立时肌肉张力的暂时放松—张拉整体为了达到最大的灵活性而放松它,它的弹性就变得更像玩具碰碰球。

3.将棘突拉在一起(把小关节拉紧,像泵柄一样将向上的力转移至椎骨的前方,把椎骨从下方的椎间盘上拉起来,使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最小化)。

图片

关节突关节除了依赖 “张力系统”之外,它们在特殊的平面内排列也会允许或者限制运动。在腰椎(为了简明,我们将每个部分视为一个整体),关节突关节面在矢状面重叠排列。这种排列很容易屈曲、伸展、侧屈,但是严重地限制了旋转。当想旋转腰椎时,关节突关节将撞在一起。尽管腰骶关节允许多一些旋转,但其他腰椎合在一起也只能旋转 5°。由于屈曲可以将小关节面彼此拉开,因此在旋转前先屈曲腰椎可以将角度小幅度加大;过度伸展(脊柱前凸)会更加限制旋转,原因是伸展使腰椎的关节突关节挤在了一起。

这种排列有助于在下背部形成一个强壮的铰链运动(想象海豚或者猎豹的移动),可以有效地将力量从腿部转移至躯干,不会使之消散在旋转类的动作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竖脊肌(erector spinae)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

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部:外侧为髂肋肌iliocostalis,止于肋角;中间为最长肌longissimus,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spinalis,止于棘突。各肌还有一系列副起点发出的小肌束参与:髂肋肌的副加小肌束起于髂嵴、肋角和颈椎横突;最长肌的小肌束起于骶骨、肋角和全部横突;棘肌的小肌束起于胸椎和颈椎的棘突。

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故又名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与骨盆和胸廓位置相关的很多模式中都有腰大肌的参与。由于它是一块三角形的肌肉,内侧靠下的纤维可以增加脊柱前凸曲度并保持这个曲度,外侧靠上的纤维可以使正常曲度减少,帮助形成平背的模式。单侧缩短可以导致胸廓向同侧倾斜,还可能最终导致向对侧旋转。

每次操作一侧,将你的手指朝向髂前上棘深入腹部内侧。记得操作前将少量的皮肤和脂肪拉向侧面,以防你深入髂窝时拉扯到表面组织。当深入操作的时候,沿着髂骨前表面的轮廓,它可以引导你深入髂窝并最终向内。

用这种方式找到腰大肌还可以帮助你评估腰大肌和骼肌的关系,因为它们有时会通过髂筋膜连在一起。这种情况下,花一些时间在筋膜中“游动”手指并将其拨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然后就可以开始处理腰大肌组织了。为确定找到了腰大肌,可以让患者把脚抬离床面。此时应该能感觉到手指下面的肌肉在收缩。如果不能直接触摸到,可以将手指稍微向内侧移动。一旦接触到它,患者可能会告诉你他完成不了这个动作了。这意味着他的这块肌肉较弱,己经被你的压力控制了。


3.筋膜手法实操的几个实用技巧

①合理利用重心转移  治疗师应通过自身重心转移施加压力,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有效保护自身腰椎。

②手的使用  通过尽量减少手腕的角度,使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紧张感降低,使力从前臂通过手腕向下传递。

③手指的使用  使用手指进行手法操作时要注意不能过伸,保持略屈曲姿势。

④拳头的使用 即使在组织较薄的胸腔侧面和敏感的肋骨上,放松的拳头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拳头放在身体侧面时应尽量放松,手指打开而不是紧握。

⑤与患者沟通  手法操作时应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患者感受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手法力度和方式。

图片


4.参考资料

《人体筋膜疗法
《临床运动学 第三版》
《筋膜释放技术 第二版》

《解剖列车 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


文案编辑:吴恒WUHENG

图片剪辑:孙亚楠SUNYANAN

审稿校对:吴恒WUHENG 孙亚楠SUNYAN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